<p class="ql-block">青海簇拥着数千座峰峦,使它纳进了青藏高原的领地;青海孕育了数千条河流,让半个中国成为了它的流域。青海不仅有油菜花海、天空之镜,还有中华水塔、昆仑天梯,这里藏牧与汉耕共存,荒野和隽秀并举,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波澜壮阔的地貌,让青海傲立于中国旅游大省行列。</p> <p class="ql-block">七月,在最合适的季节去看最美的青海,4周时间9000公里的行程,从清清黄河到茫茫戈壁,从祁连天境到玉树临风,足迹遍及青海全境的“东西南北黄果树宁”六州两市,尽情领略了壮阔青海的山岳河川。</p> <p class="ql-block">青海的旅行,从峨堡古城开始。连通河湟谷地与河西走廊的青海北大门,曾是古丝绸南路上的咽喉驿站。当年西征大军和商旅驼队走过的的人马驿道,如今是最美国道G227的宽阔坦途,奔驰的车辆载着憧憬的人群进入青海,一路草原绿意盎然、油菜遍地金黄。</p> <p class="ql-block">天境祁连,卓尔不群。卓尔山是位美丽的红润皇后,传说她与阿咪东索是对神界情侣,一个温润秀美,一个巍峨雄浑,它们隔河相望、千年相守<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同护佑着祁连万物生灵的平安吉祥。</span></p> <p class="ql-block">卓尔山顶地势平坦,它背依祁连山,前望阿咪东索,左是一幅尽善尽美的田园画卷,右是一片气势磅礴的丹霞景观,脚下是八宝河岸繁华的祁连县城,如此美妙的景色和开阔的视野,堪称是大西北首屈一指的天然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仅把视线停留在卓尔山,显然是浪费了祁连的丰富资源,沿二尕公路继续西行200公里的沿线,黑河峡谷、祁连草原、八一冰川等旷世大观更是精彩。我们没能遥望到冰川,初入高原的不适,让我们在野牛沟卫生院决定回撤。</p> <p class="ql-block">阿柔大寺是经五世达赖允准而建,它在阿柔部落的马背上四处迁徙,最终随部落定居祁连。寺院并不声名显赫,显得宁静自然,寺里有年迈沉稳的老僧,也不乏年轻活泼的喇嘛,信众和游客可不急不慢地做着各自感兴趣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七月中旬的门源,正是油菜花最盛的十天。立于浩门城南的照壁山,孤峰独出,陡峭如壁,如观阅台。远望群山青黛,俯瞰阡陌金黄,浩水道路如长龙蜿蜒,城楼村舍似花海漂浮。油菜花并不罕见,但60万亩铺天盖地的气势,也只能在彪悍的西北独见,这是一种耕种作物,门源人把它们组合成了一道壮阔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走近花田,油菜花开正盛,翠绿的茎、金黄的蕊,风吹舞动,香气袭人。青海有骑行赏花的传统,大到国际环湖赛,小到单位田园游,显然青海人不想独享美景,门源已成了油菜花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肥沃的湟水谷地,诞生了西宁海东两座繁华都市,这是青海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3%的土地集中了全省75%的人口。西宁的浦宁之珠电视塔,就像个小号的东方明珠,上海浦东人把它复制到了海拔2400米的高原,这是西宁的城市观景台,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夏都日新月异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湟源丹噶尔,素有“海藏咽喉”之称,是中原农业在青海扩张的极限。古城西门拱海门,表达的是对西海海神西王母的恭敬之意,据说清政府每年七月十五都要派遣大臣来到青海湖,召集蒙藏王公祭海会盟,其实祭海只是形式,联欢几日加深一下感情,目的还是在于防止离心离德发生战乱。</p> <p class="ql-block">丹噶尔排灯是古城旅游的魅力所在,但恐于人员聚集传播疫情,城内的排灯已被拆了个干干净净,这让古城大为失色,昔日熙熙攘攘的街区,如今却变得冷冷清清。</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湟水谷地熠熠生辉的佛教寺院,它因黄教祖师宗哈巴大师的诞生地和安多藏经教育的最高学府而至高无上。寺院广场上的如来八塔是塔尔寺的标志,用来赞颂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它们整齐地一字排开,给人以圣洁庄严的美观感受。</p> <p class="ql-block">晒大佛是法会的重头戏,展佛仪式需要迎着朝阳进行。错过了晒大佛的场景,但赶上了“跳欠”的热闹。这种被称之“喇嘛社火”的舞蹈,用意在于驱魔降妖,他们头戴怪异面具,在钹镲、号角、唢呐的伴奏下,迈着缓慢沉稳的舞步,摆出各种花哨的造型,场面威严而有趣。</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青藏第一关的拉脊山,分割了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垭口处的宗喀拉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拉则,站在海拔4200米的高处,听听山口的风声,看看飞舞的经幡,品思一番藏民的信仰,酝酿一下继续前行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拉脊山下的贵德大地,到处都是耀眼的丹霞,阿什贡七彩峰丛被认为是万里黄河沿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山峰突兀,造型神奇,<span style="font-size:18px;">粗犷中透示着娇艳,这</span>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球内外营力的杰作。</span>选择在太阳西斜时分进入景区,那些如雕刻般红红火火、重重叠叠的崖体,定会给你带来别样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被吉尼斯列为世界之最的中华福运轮,醒目地矗立在贵德城的黄河岸边,为到此的芸芸众生增添吉祥。底层室内的自转经轮,它的动力来自于黄河水流的推动,而顶层室外26米高的主体经轮,则需七八壮汉奋勇合力才能转动。高大的经轮给人以直冲云霄的感觉,它内藏2万册经书、外饰各种浮雕,在烈日的照射下金灿耀眼。到此的人们都会加入到转经的行列,弘扬佛法,也为自己积累功德。</p> <p class="ql-block">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黄河是位伟大的母亲,而在青海副省长吉狄马加的眼中,黄河则是一位清纯的少女。他面对贵德清澈的黄河,发出了诗人的感叹:只有你真正用最纯洁而高尚的灵魂去追溯这条伟大河流的历史,你才会亲眼目睹这眼前的奇迹:伟大的黄河母亲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女时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贵德黄河广场有几个标志性景观,一架象征着农耕文明智慧的水车,一尊洋溢着青春风采的黄河少女雕塑,一排由钱琪深副总理书写的“天下黄河贵德清”七个大字。</span></p> <p class="ql-block">清晨来到黄河岸边,水中一看,水是清澈的,可以见底,用手一摸,水是冰凉的,也许还带着雪山的寒气。这里已属黄河上游,过几日,我们还要探访黄河源头,去看看巴颜喀拉山下的黄河源水。</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无疑是青海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水域的浩瀚,被藏人称为青色的海。</span>吸引人眼球的,不是它的大,而是它的色。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分不清它是蔚蓝、深青、浅绿,但一定是纯粹、清澈、通透。</p> <p class="ql-block">但在七月,这种平静往往会被打破,单纯的冷色系中会骤然添加进大量的炙烈色彩,涌动的人海、缤纷的衣裳、金黄的菜花、飘舞的经幡,青海湖的夏天是一处喧嚣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翻过橡皮山就进入了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迎来的将是一个个泛着盐渍的湖泊和千奇百怪的雅丹。茶卡盐湖是一处工业遗址,职工礼堂的外观是我们熟悉且最感亲切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茶卡盐湖号称是天空之镜,它的热度已超越青海湖成为女士们的最爱。盐湖能否成为镜子,得看老天脸色,无风且三成云量的晴日才是出片的时机。遗憾我们没有好的运气,三个小时的天空一直浓云密布,阵阵的大风非但没有驱散乌云,反而吹皱了湖水,带来了寒凉,吝啬的太阳只是在坠落之前,才透过云层缝隙象征性地投射出了几束安慰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的翡翠湖,前几年还是秘境,如今已是青海的网红。由于盐池深浅和饱和度的不一,池水呈现了各异的色彩,有的翡翠绿,有的薄荷蓝,有的又如牛奶一般,难以想象世间竟有如此梦幻般的水色,视觉的冲击和好奇的心理,让翡翠湖较之茶卡盐湖更胜一筹。</p> <p class="ql-block">大道不孤,荒野G315,因为有了U型坡道的存在,让这条戈壁公路有了欢声笑语的陪伴。这里恐怕是全中国最不要命的网红打卡地,游人与司机在这里进行着心理素质和灵敏度的较量。黄沙包裹的公路好似一条黑色蛟龙,瞬间沉入深渊,迅疾又高高扬起直插天际,极度的视觉冲击让人千里迢迢赶赴戈壁,不惜风险也要在此留下珍贵影像。</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雅丹奇观惊艳了青海,荒漠中凭空而出的一片汪洋,让千奇百态的沙丘跟碧水有了交集。没人刻意的雕琢沙丘,也没人有意的引来清水,这是原始自然神奇力量的天作之合。</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东西南北”游览,我们将投入“黄果树”的怀抱,面对昆仑余脉,我们的队伍已经减员过半,但前进的动力更加澎湃。位于黄南州尖扎的海黄大桥被誉为高原长虹,它横跨于红山绿水之上,白色的水雾堆积在山水之间,把高原之地装扮成了秀丽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鲜为人知的隆务河浩浩荡荡冲下高原,在同仁冲刷出了一片富庶的河谷,藏人称这个区域为热贡。随着隆务大寺、吾屯上下寺的兴盛,青灯黄卷下苦修佛果的僧人,开始研究起了唐卡、堆绣,他们以棉布为画卷,以石粉为颜料,创造出了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唐卡大师如星河璀璨,画院基地、售卖门市更是星罗棋布,在吾屯一带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唐卡艺术小镇。画师不是吃青春饭,也不是越老越金贵,真正的画师基本上是在四十上下才出大作,年轻的徒弟只能做些磨布和勾勒工作,细致的点睛之笔则是需要大师来完成。这位画师是位多产作家,但一年也是仅能完成四幅稍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脚下是坦途,窗外是山河。世界上</span>海拔最高的两条高速,连接起了果洛和玉树,年宝玉则、阿尼玛卿是花久高速的姿色担当,通天河、星星海是共玉高速的颜值配置。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从久治驶入800公里长的高原之路,虽然全程4000多米的海拔让人稍感迟钝,但两座神山、两条大河之源、一场大地震等诸多元素持续刺激着兴奋的神经,一路虽然艰辛却是有惊无险。</p> <p class="ql-block">花久高速处在果洛州的久治、玛沁境内,在人少车稀的高原开车没那么多的讲究,可以路边停车观赏,也可以在高速中间拍摄公路大片,甚至可以到对面车道或者走下高速去亲近雪山冰舌。</p> <p class="ql-block">在花石峡转入共玉高速,平坦的路面开始出现波浪、裂缝,更有一座桥梁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坍塌在水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两个月前玛多7.4级大地震带来的后果,车辆被迫转入G214国道。</span></p> <p class="ql-block">玛多,藏意为黄河之源,一个值得仰视的地方。县城西百里的扎陵湖、鄂陵湖,被认为是黄河源头的第一道景观,但已经对游人永久关闭。<span style="font-size:18px;">刚入玛多县城,一座标有“天上玛多,黄河源头”的雕塑映入眼帘,标志着这个县域的独特身份。虽然县城的</span>广场搭满了赈灾的帐篷,但却难掩格萨尔雕塑的大气恢宏,六字箴言的石刻铺满了整个山坡。</p> <p class="ql-block">玛多县的黄河大桥,看不出有多大的气势,但它却是万里黄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玛多有着“千湖之县”的美名,大小湖泊已达五千之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片星罗棋布的湖泊叫做“星星海”。星星海看来是我们能见到的最上游的黄河水,其实黄河源头并不在玛多,而是更靠上的玉树曲麻莱,我们将要前往曲麻莱,但那里寻到黄河源头更加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巴颜喀拉山,黄河的发源地,果洛州与玉树州的界山,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并没有想像的那般壮观,在阴雨之中穿越垭口,前方就是秘境玉树。</p> <p class="ql-block">跟大多数人一样,知道玉树是源于十一年前的那场灾难,7.1级的地震夺去了2698条鲜活的生命,也让州府结古镇夷为平地。玉树人在废墟上建起了地震纪念馆,玛尼堆夜空上的点点繁星表达了人们对那些亡灵的祈祷,饼干宝宝惊恐的眼神折射出了人类对生命的渴望,众志成城的雕塑展示了玉树人知恩图报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木它梅玛山上的结古寺大气恢宏,登寺俯瞰更是一片壮丽的景象,结古寺与脚下这片繁华的城市一样,都经历了那次地震的涅槃重生。结古寺在中国藏区闻名遐迩,九世班禅圆寂于寺、一世活佛独创百种舞蹈、嘉那活佛晚年创建新寨嘛呢石城,这些大事件的发生大大提升了结古寺在藏区的至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嘉那活佛不会想到,自己当年放置第一块玛尼石的荒野之地,今天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城。25亿块经石,让我们仿佛对数字失去了概念,面对堆积如山的石经城堡,听着钢钎凿石的阵阵声响,看着背石登高的沉重脚步,我们的神志有些恍惚,脑海里满是大大的问号和惊叹符号。</p> <p class="ql-block">25亿块刻着六字箴言的嘛呢石,见证了信教藏民300年来的执着信仰。这是一座圣城,一个佛教精神的道场,一个藏民信众的内心世界,也是到此游人的旷世大观。</p> <p class="ql-block">勒巴沟是著名的唐蕃古道,一条流淌着文字的河流,表达了藏民对大唐公主的恭敬之情。传说这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停留最长的地方,公主在岩石上凿字刻像,向藏民传授耕耘纺织技艺,被当地奉为天上的菩萨娘娘。<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成公主庙隐秘于高山崖壁,庙宇不大,香火很盛,是藏汉民众都要到达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江主席题字的三江源牛头碑矗立在通天河畔,宣示着圣洁玉树、中华水塔的特殊地位。但凡中国人,无人不晓位居亚洲前三的长江、黄河、澜沧江,但却鲜有人知这三条澎湃的大河都孕育于这个遥远而又神秘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是这里淌出的第一滴雪山融水,纳千流汇百川奔涌万里,在它广袤的流域,催生了中华五千年的璀璨文明。</p> <p class="ql-block">称多县直门达水文站的通天河大桥,曾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藏民稀罕地称其为幸福桥,在建桥最初的三十年间,一直有解放军战士和基干民兵日夜把守。大桥不远处的一块磐石,传说是唐僧取经归来的晒经石,当地百姓用经幡以敬圣迹。通天河在此始称金沙江,至宜宾叫长江。</p> <p class="ql-block">国道214玉树段是著名的唐蕃古道,也是数条进藏路线中最为低调却最为纯粹的风景大道,它不像318那样极度起伏,垭口也不是那么的高耸险峻,因为它一路都是奔腾在4000米之上的青藏高原。</p> <p class="ql-block">囊谦县,青海的南大门,因处在茶马古道和古盐道的重要节点,成为旧时玉树地区的政治经济佛教中心,因而有了“先有囊谦后有玉树”之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低眉慈颜的释迦牟尼大佛像是囊谦的地标性建筑,旁边的阿育王塔因藏有佛祖的身骨舍利,让这片人神共处的圣地充满了灵性。</span></p> <p class="ql-block">当澜沧江流进囊谦谷地,一向汹涌的江水顿时安静了下来。盲目地爬上岸边的一个山头,正是俯瞰河谷的极佳之地。落日的光芒正在试图穿透浓云,红色的江水在宽阔的河谷肆意伸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自然的神来之笔</span>,绘就成了澜沧江这道壮美的网状水系景观。</p> <p class="ql-block">囊谦至毛庄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砂砾土</span>路,穿梭在荒无人烟的峡谷秃岭。巍峨雄浑的央噶天柱,怪石嶙峋、经幡飘荡,被誉为云海神山。这里高居群山之首,四周峰峦此起彼伏,视野犹为开阔,我们行驶在海拔4800米的群山之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在“前方请掉头”的导航提示中探索前进,难免</span>有些气喘吁吁、胆颤心惊。</p> <p class="ql-block">噶丁寺为江水环绕,真可谓风水宝地。观赏拍摄噶丁寺的最佳位置,在寺院隔河相望的山头,不要吝啬惜力,爬上山顶可看到壮美的景象。目光由远及近,澜沧江的支流孜曲河从远山款款而来,先是滋润了右岸的村庄,接着以近乎360度的双臂搂抱,温柔的把嘎丁大寺揽于怀中,而后恋恋不舍的缓缓东去。</p> <p class="ql-block">噶丁寺由五世达赖亲临赐名,七世达赖也曾到此弘法驻歇,看来这个人间仙境充满了佛光。65岁的寺院活佛总有一种面熟的亲切感,他熟读藏汉经书,曾多年在藏区讲学布道并在印度游学,他带我们参观经堂、观看辩经,还到他的书房卧室做客,并送上自制的酸奶油茶让我们解渴充饥,他会幽默地跟我们开玩笑,摆出姿势合影拍照。跟随活佛的几位僧人也是笑容可掬、法度超人,其中一位指着寺院上方的山洞,说他刚在那里完成了三年的闭关修行。</p> <p class="ql-block">白扎村古地处澜沧江水系的地下盐水带,开采土盐已有千年历史,是川藏滇青食盐贸易的集散区。晾晒土盐一般在春秋两季,古老的制盐工艺是把盐泉水引入坑中静待水分蒸发,最终盐池里就会留下一层厚厚的盐粒。这是一片近百亩的盐池,不知是河水浸红了土壤,还是红色的土壤映红了河水,晨光下的这片原始盐场呈现出了一种诱人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尕尔寺被誉为空中悬寺,向上仰望,群山环绕,晴空蔚蓝,宏伟的大寺就如同镶嵌在海拔4200米高的峭壁之上。居高俯瞰,丛林深深,草场翠绿,村屋僧舍沿坡而建,一派天祥地瑞的稀有圣境。</p> <p class="ql-block">尕尔寺与西藏界已是近在咫尺,传说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镇魔修行。尕尔寺历来教法昌盛,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悬崖上寺空间已经不敷使用,后增建了下寺。目前上寺主要被当做圣物的供奉处,只有戒律严格的僧侣才可进入,因此寺中显得尤为安静。</p> <p class="ql-block">前往杂多县的查乃拉卡山垭口,一个进藏朝圣的家庭在此休息,两个年轻男人驾驶一台保障车辆,装载着帐篷食物,七八个妇女则是要徒步走到拉萨,他们计划用一个半月的时间,来完成向往已久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杂多县是澜沧江的源头县,江水发源于海拔5200米的吉富山,因流经中缅老泰柬越六国而被誉为东方多瑙河,它在青海境内叫做扎曲,在滇藏称为澜沧江,入缅后始称湄公河。想去澜沧江源头看看冰峰耸立的万千景致,但那里河流杂乱、沼泽密布,只能知难而止。阴雨的傍晚站在县城的澜沧江第一湾观景台,眼见一条红色的大河由远而至,它围绕杂多县城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离开故乡奔向了陌生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杂多经治多、曲麻莱到昆仑山口的700公里沿线,是三江源和可可西里的重要保护区,全程4200米以上的海拔和满是弹坑波浪的冻土道路,是一个充满荒野之美而又艰辛刺激的行程。在夜色中出发,在黎明时分到达日阿东拉垭口。海拔5002米的垭口并不险要,它是杂多与治多的界山,是澜沧江与长江的分水岭,也是整个青海行程的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治多县城的繁华程度,明显要强于玉树其它几县,毕竟这里是长江的发源地。治多是《格萨尔》史诗中女主人森姜珠姆的故乡,传说她倾国倾城的姿色震惊了世间万物,颠倒了四时节气。通天河大桥连通治多与曲麻莱,桥下的长江水显得有些红润,这是上游汇入了楚玛尔河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曲麻莱县的一字型碑,标志着自己黄河第一县的至高地位。曲麻莱的老县城被称为高原废城,它只使用了20年就因风沙缺水而被迫废址搬迁,据说新县城也一度出现了排队买水喝的局面,江河源头的富水地区出现如此现象真是令人费解。</p> <p class="ql-block">楚玛尔河是长江源头的北源,因流经富含铁质的岩层而成为红水河。楚玛尔河大桥附近的景色令人惊艳,远处是巍峨昆仑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四周是曲麻莱高亢奔腾的荒原,银白的雪峰脚踏红河头顶蓝天,欢快的藏羚羊和乖巧的藏野驴悠闲自得,一条宛若腰带般的赭红色大河蜿蜒伸向天边,荒野之美在这里展现的酣畅淋漓。索南达杰的高大形象被永远屹立在了昆仑山口,他用生命唤醒了人们对这片高原圣地的保护意识。</p> <p class="ql-block">八月的高原,大地万物仪态万方,玉树正在进行着一场庆典的狂欢。<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span>彩烟腾空、国歌响起,玉树州70年庆典暨康巴艺术节拉开帷幕,大型情景剧《守望三江源》在跑马场隆重上演。</p> <p class="ql-block">解放让玉树获得新生、赈灾让玉树凤凰涅槃,长袖舞动雪域,颂歌划破长空,这是一幅三江源头的天堂印象,一部讴歌时代的华彩乐章。望着这片色彩浓烈、万人恢宏的场景,除了震撼,就是一种莫名的感动。感谢巴桑书记的慷慨馈赠,让我们有幸目睹了这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大典玉树,盛装康巴,70年庆典的重头大戏一一盛装巡游华丽上演。来自滇川藏青康巴藏区的友好使者和玉树一市五县的藏族群众,组成了五十余个庞大的方阵,他们以百匹骏马舞党旗为先导,抬着开国领袖的巨幅画像和当今领袖的深情寄语,浩浩荡荡行进在玉树的大街,展示风采,接受检阅。</p> <p class="ql-block">玉树是康巴服饰的翘楚,他们有收藏宝石制作饰物的习俗,素有藏地“服饰之乡”美誉。盛装巡游的人们把珍藏的珠宝佩于头项腰腕,五颜六色的金银、玛瑙、蜜蜡、天珠、红珊瑚、绿松石华丽夺人,表达着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天地自然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享誉世界的康巴汉子高大威猛、气度非凡,他们手握藏刀、步履铿锵,坚毅的眼神透露着英豪之气。</p> <p class="ql-block">倾国倾城的藏族姑娘绰约多姿、娇艳无比,她们手捧哈达、衣着艳丽,甜美的笑容洋溢着青春色彩。</p> <p class="ql-block">格萨尔广场人潮如涌,连续数天昼夜不停的歌舞、走秀好戏连台,在高原丽日和缤纷焰火下精彩绝伦。</p> <p class="ql-block">当代山观景台是新玉树的瞭望塔,这里可以鸟瞰市区全貌。木它梅玛山上的结古寺红墙炫目、金顶辉煌;扎曲河畔的都市高楼林立、街火通明:格萨尔广场的精彩还在继续,庆典的礼花不时划破夜空。玉树,这个豪气冲天的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正在毅然掀掉神秘的面纱,以大山巨川之浑、伊舞彩袖之柔,惊艳青海,昭示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