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为艺术半为佛——忆李叔同传奇人生

灵魂有香气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很欣慰也很开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都能排除一切困难一起走进读书会。来之前呢,可能因为紧张吧,我查了一下黄历,2021年12月23日星期四,农历辛丑年庚子月乙巳日,也就是冬月二十。今天适宜修造、赴任、祈福,因为这期由我分享</p> <p class="ql-block">所以在读书之前,我请大家先闭目静心10秒钟,为我们的大美西安,为我们的在那儿生活的至亲祈福,愿他们做好防护,安然无恙,长安常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忙中藏了一个“亡”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忍中藏了一个“刀”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稳中藏了一个“急”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静中藏了一个“争”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红尘俗世,人来人往,作为女人,大多时候,忙中我忘了初心,忍中我学会了坚强,我事事想做到稳重妥善,愣是给自己争得了眉头紧蹙,两鬓华发。生活是平凡的,甚至是平庸的,生活更是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但庆幸生活也是眷爱我的,因为它赋予了我一颗敏感细腻和感知美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晨起床,站在阳台目光所及之处,我可以咏出“朝看云东流,暮看日西坠,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p> <p class="ql-block">下午,夕阳西下“心飞九霄外,脚踏祥云飞”等等。</p> <p class="ql-block">突然手机响起,思绪被拉回人间烟火。窗外灯火阑珊,总算,我的思路稍见头绪。耐心工作,只为碎银几两,云里写诗,泥里生活。想想明日,需要我搀扶的父母,想想将来,儿为我带回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生活逼着我每天做着选择,慢慢的有些事有些人,我用绝对的理智妥协了不该发的脾气和情绪,逐到最后才明白治愈我的不是时间,而是读书带给我的豁达与释怀。</p> <p class="ql-block">所以今天晚有幸,在疫情施虐和紧张的气氛中,让我能和在座的,和我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各位才女姐妹们一起读书分享,谢谢!</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进行读书会第113期,第一个内容,共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之第43页{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之为我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个人感悟:《莫高窟》是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何止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际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作者从画像的色彩中,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千年已过。大漠没有掩盖莫高窟的神韵,在斑驳的壁画上仍可窥见千年的辉煌。尽管中国古代文明曾屡遭不幸,但庆幸我们还可以感受这个民族的伟大以及这种文化凝聚成的生命精神,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给喧嚣以宁静, </p><p class="ql-block">给躁急以稳健,</p><p class="ql-block">给隐忍以清冽,</p><p class="ql-block">给繁忙以明丽。</p><p class="ql-block">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能有风韵。</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进行我们的第二个环节,个人分享。</p><p class="ql-block">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不知大家听到这首蕴含情感的送别歌是什么感受,我却想谈谈我最近的感受,首先是因为这首歌是前一期我们在读《文化苦旅(寺庙)》章节第四节提到的,河英领唱,其他男学生附和唱的送别,而因为这歌的旋律勾起了我14年前一段回忆。那会儿刚接触电脑,不想这一首《送别》竟让我潸然落泪。因此我在申请的QQ中,运用芳草碧连天这个网名,而且沿用至今,相信这个名字也将伴随我一生。</p> <p class="ql-block">其二呢,是因为2021年12月18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我的同事王少婷以及其她29位护理人员,临危受命被抽调远赴西安,支援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整个微信,头条,抖音几乎被刷屏。我看着直播,望着窗外万家灯火,突然心生悲悯,说什么幸福安稳,其实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这几日想分享的话题感觉很多,在这个舒心的夜晚,我感觉还是找个相对轻松的话题跟大家一起,让这首歌带领我们走近中国近代,半生艺术半生佛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传奇人生。</p> <p class="ql-block">  天津河东界,宅内老爷李世珍辞官归乡,入商门。虔诚喜佛,乐善好施,妻妾成群更是再正常不过,除正室姜氏外,后来纳有郭氏、张氏两位。但奈何长子夭折,次子体弱,花甲之年竟少于香火。于是小轿一顶侧门入,窈窕佳人嫁老翁。这便是李叔同的生母——王凤玲,一个为延续香火被迎进府的女子。老夫少妻,难免会被人在背后说闲话,尤其是在那个封建年代。要不是李世珍在当时奠定了崇高地位,就老夫少妻这一个词就能让他们被戳脊梁骨许久。一些人总是高高在上,评判着他人的一切,既然李世珍口碑好,那就换个人,这样一来,所有的炮火便对准了李叔同的生母——王凤玲。尽管备受非议,在清末光绪六年,也就是1880年12月23日,在仍旧是旧时代的李家,王凤玲诞下一子。六十八岁的李世珍老来得子,虽说是庶子,但也让年过半百的他欣喜不已。他一改往日的沉稳有礼,兴奋的不知所措。而他19岁的母亲,也从曾经的沉闷,郁郁寡欢中透出欣喜。在这样的一个家里,母亲也总算是有了期盼,对未来也有了一定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虽然李叔同出生后父亲百般疼爱,奈何依旧无法与同父异母的哥哥相提并论。5岁那年父亲去世,一句“文熙继承家业,文涛以兄为父”,让李叔同与母亲的处境越发困难。为了能在府里安稳地生活,李叔同和母亲不得不每日提心吊胆。日复一日,长期的压抑生活让王凤玲把重心全部压在了儿子李叔同的培养上。她用她身为母亲的执着在生活中消磨着自己的青春,每日的谆谆教导,无不是期盼李叔同能进士及第,早日带她脱离此等境地。 然而庆幸他早慧,六岁启蒙,总角之年(八九岁至十三四岁),便通四书、晓五经,习训诂(解释古书中字句的意义)之说,一般孩童应有的烂漫,却也引得当时颇有名望的老学究称赞不已。</p> <p class="ql-block">  生逢乱世,本志在九霄,却不想家国遭难,但见那世间满目疮痍,犹如阿鼻地狱。生于富裕,满腹经纶又有何用?我泱泱大国落于如此困境,却不晓感受到的竟是前所未有的无措。不知何时,这个天赋异禀的内向少年,澄澈稚嫩的目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参透世情的浑浊。自此,李叔同学会了如何敛去天真。每日与诗书为伴,琴棋为友,偶尔还沉浸在佶屈聱牙(ji qu ao ya意思是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的卷卷经书中,寻觅那超脱世俗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迷戏亦迷人,李家三郎“入歧途”。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苦难是很好的激励物。在这一段时间的努力下,十三岁的李叔同在诗词书画方面便有了不小的成就。而他的惊才绝艳跟母亲王凤玲的悉心教导脱不了干系。高墙大院虽然像牢笼囚禁了这位年轻的却没多大过错的女子,但身为母亲依旧没有放弃过给自己的孩子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李叔同在学业上格外上心。或许是长期的压抑,亦或是少儿郎的叛逆。李叔同对于学习变得不再那么热衷,反而对于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玩乐会消磨一个人的才华,慢慢地,李叔同绝了仕进之心,变身票友,出入梨园,消磨时光。此时,李叔同生命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出现了——杨翠喜。此人小名二妞儿,穷苦出身,自小便被卖入戏院当艺人,未想成年后竟成了津门名扬的角儿。一个是戏园子的常客,一个是唱戏的角儿,一回生二回熟,这一来二去,两位也便有了交集。李叔同自从结识了杨翠喜,便常常来为其捧场。一代名伶——杨翠喜。在家难以喘息的他,在杨翠喜这里,才找回了久违的自由,以及属于他那个年纪的开心。俊男俏女,名门世家的少爷,梨园小门的戏子,看似和谐的两人,却因身份,从一开始便注定要成为悲剧。当家人注意到李叔同的异样时,李家长辈就找来了李叔同的母亲,对她说道:“这样纵容叔同迷戏,不怕耽误他的学业和前程?”此时,母亲心头一震,明白何事为主,为了斩断李叔同的戏瘾,她甚至还以性命威逼。最终,李叔同放弃了爱好,放弃了戏中的她。自此这个故事也便画上了句号。</p> <p class="ql-block">母亲王凤玲看见李叔同如此,异常高兴,待空闲之日,两人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谈话,这场谈话断送了李叔同的婚姻,谈话过后,李叔同拥有了名义上的妻子——芥园茶庄俞掌柜之女。十七岁那年冬天,天异常冷,鞭炮声声如雷鸣,锣鼓齐鸣喜降至,数十人的仪仗队,大红花轿几人抬。笑声不断,李叔同心中却异常凄冷。与此同时,梨园的小怜人,被袁世凯以十万两军饷买下,酿成了轰动一时的“杨翠喜案”,一代名伶就这样在津门的舞台上悄无声息地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悲看涵养。</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国家落败,割让土地,赔银两亿两。康有为联合在北京会试举人千余人联名上书,直言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国内动荡,战事纷至,这对于当时刚刚踏上人生旅途的李叔同可谓是当头一棒。戊戌变法后,刚成家不久的李叔同因被人质疑参与革新,同时也为了让母亲脱离现下这压抑的生活,便带着母亲与妻儿搬至上海。上海有李家的产业,他们到达此处,无需为生计烦忧。对于李叔同来讲,在上海的这段日子是他与母亲所度过的最欢乐的时光。因为在这里不仅经济自由,最重要的是无需看他人眼色度日。不一样的生活让李叔同放开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不久后,李叔同结识了文社主事许欢园。在许欢园的牵桥搭线下,李叔同认识了其他几位文友,几人结金兰之好,合称“天涯五友”此时,生活似乎格外美好:康健的家人,三五个知心好友。但天常不遂人意,乱世的动荡使李家的生意受到了影响,无奈之下,李叔同返回天津。</p> <p class="ql-block">且有喜自有悲来,在李叔同逐渐成功之时,天涯五友受到追捕,各奔东西,其母因在家中思虑过多,尚未等到儿子功成名就,便早早撒手人寰。母亲离世前,曾握着李叔同的手,从唇齿之间挤出的只言片语,却是想要归家。或许在王凤玲的内心深处,上海的日子固然过得舒心,但终究不是归宿,高墙大院的枷锁再重,却也是落叶归根,她要回家,她要归根。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寒梦不春。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母亲的离世给李叔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剩下的是不断地悲哀与忧愁,浑然不知何处是岸,为完成亡母的遗愿,李叔同扶柩归津。然未至家中便被拦至门外,原因竟是因旧时习制“外丧不进门”。这所谓的旧制度夺走了其母的幸福,禁锢了一个青葱少女的一生。至死唯一的意愿不过是想回家,却也无法实现,这些所谓的亲人,德高望重的族人,竟这般不通情面。李叔同压抑已久的悲愤,在此刻彻底爆发了。</p> <p class="ql-block">1905年的天津,世人皆传李家三郎办了件奇事,他举办了一场彻底反对封建礼教的葬礼,祭奠他亡母的众人无须行跪拜之礼,仅鞠躬慰问即可。此外,他更是将钢琴放于灵柩旁,自编自曲,自唱自弹,为亡母祭奠。</p><p class="ql-block">松柏兮翠姿,凉风生德闺!</p><p class="ql-block">母胡弃儿辈,长逝竟不归!</p><p class="ql-block">儿寒复谁恤,儿饥复谁思?</p><p class="ql-block">哀哀复哀哀,魂兮归乎来!</p> <p class="ql-block">李叔同成年后,可分为几个阶段。母亲的病逝让李叔同认为自己的幸福时期已过,于是改名李哀,东渡日本开始留学,结束了第一阶段从15岁到26岁(1894-1905)这十年,包括他在天津求学,到上海参加“城南文社”,考入南洋公学等求知历程。这是他比较系统接受儒学经典,吸纳“新学”,全方位开发智慧的十年。用丰子恺的话说,就是他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十年。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充满入世精神,甚至带有偾世嫉俗激进色彩的诗文。如写于1901年的《辛丑北征泪墨》,五律《透风愁不成寐》等。这一时期的李叔同积极用世,奋发有为。他人生第二阶段追求包括他在日本东京留学六年,回国后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七年,即从26岁到39岁(1905—1918)的13年时间。这是他生命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他艺术创造的颠峰时期。他的许多的艺术作品,无论诗歌、音乐、美术、书法还是金石等大都创作于此时。在日本留学时,他接受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教育。在审美思维和人生追求上他渐趋务实,一扫过去以“修身、齐家”为目标的“以学致仕”的儒学体系,逐渐确立了“以美淑世”、“经世致用”的教育救国的理想取向。这一时期是李叔同在艺术上突飞猛进的一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这种颠倒以往的“不成体统”的行为,却深深地触动了在场人的心弦。这件事更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报纸都刊登了这件事。此举究竟李叔同在以己身反抗封建礼制,亦或是以这种激烈的方式感怀母亲发泄不满,此中答案或许也只有李叔同自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突然抛弃俗世功名,离开娇妻爱子前往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时年39岁。从此进入了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至此,尘世中少了名士李叔同,佛门里却添了个弘一法师。</p> <p class="ql-block">  从追求戏剧、音乐、书画、辞章的绚烂妙趣,一变而为持守律宗,苛严的戒律的圣僧,翩翩公子忽成青灯黄卷终老一生的僧人,两段人生轨迹似乎两重天地。而在他,出家可谓壮举。他断绝尘缘,超然物外,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完全过起了一种闲云野鹤似的宗教生活。他的出家并不同于一般和尚,因为他仍然是积极的。他虽然痴迷于宗教但一心向真、向善。他在出家后诸艺俱疏,唯有书法割舍不下。他将佛法禅心融入笔下,形成了清净似水,恬淡自如的独特个性。他所写的:“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但观诸法空无我”等作品无不充满了智慧、忧思和悲悯。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出世后的李叔同说法传经,普渡芸芸众生,可谓用心至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的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学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可见,无论是早年的艺术还是晚年的宗教,从本质上讲李叔同都是在追求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一句话,李叔同是大师。而真正的大师无不具有爱和善的天性,无不具有博大、宽容、悲悯的情怀……24年后的1942年秋,也就是距他63岁生日还差10天的时候,李叔同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坐化后,遗骸分在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寺两处建舍利塔,供僧俗瞻仰礼拜。李叔同临终前书“悲欣交集”四字以为绝笔。且预作遗书、遗偈数篇,于弥留之际分发示友。其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廊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一生63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其生其死都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仿佛一切都是事先已设计好了的,又仿佛是演完了一场人生大戏,在人们还没有品出韵味的时候,便匆匆卸装收场,留下遗憾万千。观其一生,半为艺术,半为佛。其一生光明磊落,潇洒飘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居士曾撰联一幅概括李叔同一生为:“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照天心。”</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有两个美丽的妻子,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日本。闻知李叔同出家,前往杭州哭成泪人,跪地恳求其还俗,但李叔同心意已决。关于李叔同为何要出家,文化界至今仍存有争议。这更体现他的一生变的如真如幻,扑朔迷离。斯人已逝,他留下的,是终将归于虚无的物;带不走的,是虔诚的心。这,或可成就另一个传奇。</p> <p class="ql-block">  到这,我的分享也将结束。纵观古今中外,不管普通民众,还是传奇人物,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杆秤,亦如伟大水利工程的缔造者李冰还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小道士王圆箓。在我心里眼里,每个人都在呼吸着不同时代的空气,背负着时代本身的重量在自己所处的年代艰难的活着,也将会在自己时代的洪流中成长,消亡。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是非功过,自待后人评说。珍惜眼前,不纠过往。且行且珍惜。谢谢! </p><p class="ql-block"> 2121年12月22日 </p><p class="ql-block"> 郑芳 执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