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统编版小学语文五上习作八:推荐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现场40分钟习作——现场自我修改——同伴修改——随机抽签互评</p><p class="ql-block">我们约定:谁的这次习作得分最高,谁推荐的这本书,就将成为今年寒假我们全班共读的图书。</p><p class="ql-block">——小朋友眼里三篇“五星”作文:</p><p class="ql-block">第一篇推荐的是一本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书《一本有很多如果的事》</p> <p class="ql-block">听完作文以后,我一脸的蒙圈,根本没听懂写的是啥。一连串的问题,我以为是我年纪大了,和小朋友有代沟,结果其他同学也没搞懂这是个什么样的书。于是,大家合力推翻了这篇“五星”作文。</p><p class="ql-block">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这本书到底长什么样?是漫画书?还是百科全书?还是小说?还是专门提问题的书?啥都没搞清楚,只是有一点,那就是奇奇怪怪的一大堆问题而已!</p><p class="ql-block">更别提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收获,以及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通通都没有。</p><p class="ql-block">显然,这位小朋友陷入了对书本内容的复述,这一常见“陷阱”中了!</p><p class="ql-block">必须推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同伴推荐的五星习作洋洋洒洒800字!!!</p><p class="ql-block">注意噢:这800字是在我们的课堂现场完成的噢!</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老朱同学是杨红樱的铁粉!</p> <p class="ql-block">秉谦同学,眼睛特别尖,发现了这篇全班都认可的优秀作文,有一个问题:牛头不对马嘴。前面引用的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是正文写的是自己在吃“营养大餐”。我们班的找茬高手!!!</p> <p class="ql-block">第三本五星作文,我也没看过。看来我跟小朋友们的代沟还有点深……</p> <p class="ql-block">正文:</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读过很多书,《中国名人故事》,《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半小时漫画党史》,其中我最喜欢《半小时漫画党史》。它是一本既严肃又活泼党史书,是由半小时漫画团队编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用漫画的形式,优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军长征等故事。其中我对红军长征很感兴趣。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大会师!</p><p class="ql-block"> 从这本书中看到了毛泽东主席,他足智多谋,多次指挥红军打胜仗!他不仅打仗时,方法多,在物资紧缺时,他拉上人民,一起种地,带头生产物资。毛泽东提出了一句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句话,道破了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的。”这句话在我的印象中很深刻。</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文明,这本严肃活泼的党史书特别适合们这个龄的小学生来阅读,学习党史就从这本书开始吧!</p><p class="ql-block"> 五3班贺梓心</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我自己对这篇文章不是太喜欢,觉得这不是儿童的语言,或许这位儿童已经成了小大人,看不到一个儿童应该拥有的语音和阅读真实感受,光面堂皇的话太多,有点假。</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也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下水文:</p> <p class="ql-block">2019,38岁,从教整20年。也许是刚好“临时”(下午两点开注册家长会,中午12点临时把我换成班主任)接手新班,拿到一手很糟糕的“牌”,用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扭转局面。在极度无奈、无力、无助、无望中,走进工作室,重新把自己归零,重新学习,重新开始,重新翻开在自己书柜里沉睡多年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这本教育经典我读过三次。第一次是刚入行时,才翻了几页,就放下了,因为看不懂。第二次是参加比赛,硬逼自己看了几条。第三次是在工作室,师傅布置的作业。在2019年大年初三,凌晨五点,我终于看完了这部25万字的教育著作。关键是书中的每一条建议,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都能看懂了!</p><p class="ql-block"> 这部1984年(35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出版的书,今天读来依然十分“前卫”。比如办“蓝天下的学校”办“快乐学校”,上“思维课”“热心课”去“旅行”。再比如用“书香校园”和“书海生活”取代课堂灌输和题海战术。等等这般,不正是现在教育界正在尝试、推广、提倡的新理念,新思路吗?</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本书,除了震惊,还十分羞愧。在教育路上,自己走着走着忘了什么是“儿童”,什么是“教育”,也忘了自己的“初心”。苏霍姆林斯基的“无冲突教育”点醒了我。“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触碰”“教育的关键是自我教育”“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些结论没有一点理论的空洞味,每一条建议中都有真实的案例或情景,让我感到这是一位老教师用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十分接地气。比如在对待自己班里的“淘气包”“造反者”“懒汉”“爱吵闹”,还是“后进”“迟钝”“冷漠”的学生,他都一一开出妙方,举出实例。反观自己,面对这些孩子时,有过甚至有错。此刻,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自己照片下写下的座右铭“教是为了不教”,发现自己有时走偏了,有时走错了!我必须找回自己的教育初心。</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是雕塑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思想、道德甚至灵魂的“雕塑家”之一;是协调各方教育力量,使教育的“交响乐团”走出美妙乐曲的“指挥家”;是手里有“手术刀”的“医者”既可以医治“顽疾”,也可以拯救灵魂,既可以挖出“脓疮”,也可以造成大出血,必须慎之又慎。</p><p class="ql-block"> 好书,好人,好教育!谢谢师傅布置的作业[抱拳]感悟太多,寥寥几笔,不足抒意!</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听得很入迷,一个劲儿的鼓掌。可是,我问要不要今年寒假全班一起读这本书,一个个脑袋绕得跟拨浪鼓一样⊙ω⊙</p><p class="ql-block">非常期待其他同学的作品浮出水面……</p><p class="ql-block">否则,就要全班同学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了,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