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有趣的科学课,我们爱你

小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2月15日,骤冷忽暖的下午第三节课,柳市三小校园里,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似乎春日提早来到,茶花盛放,万物蓬勃葱茏。三楼教室里,综合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林正雅老师正在引领二(7)班的孩子们将一张普通的白纸,变成《神奇的纸》。全体综合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相互交流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普通纸的特点和局限性,通过一个问题“在没有其他材料的帮助下,怎样让这张普通纸变神奇呢?”,将学生的思路带入到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一开始,林正雅老师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书的历史,你们还记得现在的书是什么材料做的吗?”导入,既复习了书的演变过程,又自然引出对纸的学习,温故知新,衔接自然。板书“纸”后,抽出一张普通的A4纸,让学生谈谈这张纸的特点,引出普通纸软、薄、易湿、易破的特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针对低段学生的特点又设置了一个情境:如果我要用这张普通的纸做个纸袋子,打算用它来装订书机,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学生根据普通纸的局限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口否定,林正雅老师再顺势抛出“在没有其他材料的帮助下,怎样让这张普通纸变神奇呢?”这个探究任务,而这,也正是教科书聚焦部分的要求。学生提到了可以用折一折的办法,林老师立即表扬:你真聪明,竟然和书上想到的办法一模一样,我们赶快去读读探索部分的第一句话吧。既满足了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又不露痕迹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书本中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下来是带领学生对普通纸进行加工改变形状,从而使纸具有新的功能。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正确地折瓦楞纸是不容易的。折瓦楞纸看似简单,并且有些学生已经有折扇子的经验,但把每一步折到位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却是个难点。能否落实折好瓦楞纸的目标直接关系到后面三个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林正雅老师非常重视这一步,要求学生双手放好,认真看老师示范折纸。她把纸放在黑板上边折边讲要点,特别提醒学生折好一条边后要用指头压平,反过来再折,折的边不能太宽。在全体学生动手折纸的时候,再巡视相机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低年级孩子进行动手操作的时候,会特别兴奋,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管理,课堂就会失控,导致教学目标不能如期达成。林正雅老师深谙此理,在课前就做足了功课,在每一个实验开始前,都会发出非常明确的指令,如学生开始折纸前,她就说:组长把自己抽屉里的纸给每个组员发一张,多出来的纸还放在抽屉里不要动,每个小朋友学老师的方法开始折,折好观察手里的纸的形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待学生折好纸后,林老师引导他们观察折好的纸的侧面变成了“WWW”,与普通纸“一”对比,什么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表达出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形象地告诉学生这种形状就是古代那些房子屋顶上铺瓦片,我们看过去的样子,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学生观察过纸的形状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第一题,画出纸的形状。林老师教育学生要养成好的习惯,边实验边记录,画好和老师黑板上校对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将普通纸加工成瓦楞纸后,林老师再次引领学生探索瓦楞纸的新功能。这个环节需要学生做三个实验,首先来测试瓦楞纸能不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林老师演示放一放和按一按的实验,提示学生认真看。这两个实验是学生分组完成,讲清实验的纪律和规则非常重要,林老师请小朋友把手放好,不要动纸,眼睛看向老师,然后分别给学生演示这两个实验,边演示边讲注意的点。演示做按一按实验时,特别具体地指导学生体验弹性。什么是能弹回,学生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她让学生先按普通纸,问纸在手下有没有动,学生说没有动;再按瓦楞纸,学生就体会到纸会动了,林老师就告诉他们这种就是弹性,就是能弹回。这样的感觉就具体化了,还强化了两种纸的对比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生有序地进行分组实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却没有失控,学生沉浸在体验活动中,每人轮流做实验,看到普通纸变成瓦楞纸后真的能支撑订书机了,也变得有弹性了,他们小声交流实验后的看法和感受,并把这种惊奇的感觉告诉老师。他们的眼睛放着光芒,那是对科学的神奇的赞叹。他们不满足于在瓦楞纸上放一个订书机,想要知道瓦楞纸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自己又往上加书本加铅笔盒,得出了瓦楞纸虽然比普通纸更承重,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度的结论,和老师悄悄交流后,林老师肯定了他们敢于探索的做法,表扬他们是小小科学家,他们又变得无比兴奋。</span></p> <p class="ql-block">  两个实验完成后,林老师提醒学生在组里填写活动手册第二题中的前两题。老师巡视,检查活动手册完成情况并交流题目,在课件上校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避免学生实验过程中被热水烫伤,林老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做摸一摸实验,三位学生分别隔着普通纸和瓦楞纸摸一摸装有热水的纸杯,实验过程中,请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实验结束,请这几位学生谈谈感受:你觉得哪个纸杯更烫呢?三位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全班同学,他们都感受到隔着普通纸很烫手,而隔着瓦楞纸不太烫,全体学生完成活动手册最后一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个实验结束后,林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瓦楞纸的新功能,学生们得出了瓦楞纸比普通纸更能承重、更有弹性、隔热能力更强。到此,由一个小情境展开的改变纸的形状的探索活动完满结束,学生也通过实验获得了对普通纸进行加工后具有了新的性能的认识,这个过程也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这恰恰是科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科学课并没有结束,接着林正雅老师又带领学生去体验瓦楞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让学生通过观看分拣快递、拆快递盒、买热饮的视频,提出问题:请你猜测一下纸箱、纸杯、杯套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到瓦楞纸呢?有了之前的三个实验的铺垫,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瓦楞纸能防止撞击;瓦楞纸不烫手,杯子里可以装热饮……林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贴出纸箱、纸杯、杯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是这节课的拓展部分,对普通纸进行改造,使它具有新功能。林老师拿出了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这令学生和听课老师都耳目一新,原来她想让学生体验普通纸改造成油纸后,会有什么新功能。她撑开油纸伞,请学生观察伞面,确认是纸做的。再请三位同学上台,摸摸伞面,学生说伞面有油油的感觉,确认是油纸。然后一位学生撑伞,蹲下来,林老师手拿喷壶模拟下雨向伞面喷水,让全班同学观察。问台上两位学生观察水往哪里流,学生说流向伞外边、地上了。再问伞下的学生有没有被“雨”淋到,学生说没有。此时,教室里一片欢腾。</span></p> <p class="ql-block"> 体验结束,林老师提出问题:油纸伞为什么不会漏水?不用老师启发了,学生纷纷说油纸能防水。这时,林老师马上把话题切入到油纸的制作上来,通过一个5秒钟的《做油纸》小视频,学生明白了制作油纸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的结尾,林老师总结说:今天我们研究了神奇的纸,其实不是纸神奇,而是我们的大脑让纸变神奇。生活中,只要你爱思考爱钻研,你也会让更多的材料变神奇。课后,小朋友可以选择一个作业做一做哦。1、动手做一做:在一张普通纸上刷上食用油,做成一张油纸。2、我是小小科学家:给普通纸加工改造,让它具备更多的新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林正雅老师引领的这堂科学课,有料有趣又好玩,将科学课堂变成智慧与欢乐的海洋,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了孩子们的心田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课后,赵舒婷老师为本课进行了说课。她的说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对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等环节都做了详尽的阐述。之后,郑蓓蓓老师对《神奇的纸》这堂课的教学进行了评课。她认为林老师的课遵循了低段科学课的基本模式,又彰显了她独具个性的创意;认为林老师的课堂引导准确、扎实、有趣、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在课的结构上更是层层深入,层层推进,让活动手册进课堂,注重了练习的层次性。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评价林老师的这堂课给了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当然,如果在渗透对比思维的同时,能在语言上点出来就更完美了。最后郑老师给科学组的老师指出了今后的教学研讨方向。通过本次活动,综合组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沟通,并在观摩和实践中得到了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撰稿编辑: 林正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拍摄: 孙胜翠</span></p>

学生

老师

瓦楞纸

普通纸

实验

林正雅

油纸

神奇

后林

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