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汽车的牛鼻子依旧是“电动化和智能化”。</p><p class="ql-block">电动化的核心词汇是“渗透率”,智能化的核心词汇是“L几”。</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分析电动化的部分。</p><p class="ql-block">电动化的市场竞争对象是油车。油车被逐步渗透的标志性事件是头部主机厂停止进行汽油车核心部件发动机的研发投入,以及重点城市宣布退出油车的时间表。这两个标志事件都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没有完全完成。所以,我们可以初步判定,电动化正在新旧势力交替的快速通道上。</p><p class="ql-block">电动化,其核心是用整车购置成本+使用成本的综合成本来和油车竞争。</p><p class="ql-block">整车购置成本,就是比谁卖的车便宜。其核心在电池。</p><p class="ql-block">电池降成本,又有两条思路,一条是电池自身的技术创新,另一条是商业创新。</p><p class="ql-block">我们先说电池的技术创新。</p><p class="ql-block">电池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围绕能量密度+安全性+性价比来进行的。</p><p class="ql-block">能量密度实际上在铁锂的两个重要技术出现后,已经可以达到日常通勤的需求了,里程焦虑快速缓解。至于三元,能量密度更优秀,但安全性略低。</p><p class="ql-block">从性价比的角度看,哪个材料贵,哪个材料少用。这也就是我们从532到622,从622到811,再到现在号称无钴的高镍电池。哪个材料贵,研发的方向就会少用这个材料。因为电池的装车成本,不是和其他电车竞争的,而是和油车竞争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p><p class="ql-block">安全性的角度看,首先要解决刚性的爆炸,现在基本都能做到了。其次是起火逃生时间,这点也能做到了。在这两个绝对前提下考量安全性问题,技术路线是指向不用液体或者尽量少用液体。</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来看这三个创新点的推演。</p><p class="ql-block">电池本身还会提升能量密度,但从最终装车来看,电池要做成电池包,电池包再放到车体里二度保护,这样从整重上就增加了。如果电池可以更加皮实,直接CTC,那么整重会下降,从最终组件的能量密度看,会提升。</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记住第一个技术:CTC</p><p class="ql-block">从电池材料来看,要高镍化,无钴化,负极最好还可以性价比高一点,用硅。液少或者干脆不用,隔膜还可以减量。这也便是指向了半固态化固态化。这个方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本质上还是电化学,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但记住前面的结论,我们只需要比油车便宜,我们的目标是,逼着油车主机厂停止发动机研发,全面导入电车。</p><p class="ql-block">从安全性角度看,CTC可能会带来新的安全考量,需要调整电池周边安全的设计。但半固态和固态,是安全性的加分。这里也插一句,软包电池安全性高,鼓包不炸。但要命的是会渗液。如果哪天电池成分可以不用液,软包这种技术路线又会回到C位。别觉得不可能,你手机、笔记本里头,都是软包。</p><p class="ql-block">那么推导到这,就不难明白,市场热捧的4680了。电池体积更大,因为采用全极耳(无极耳)技术,电池充放速度更快。未来负极改良后还可以更快。安全性方面对BMS和温控要求更低。同时还可以CTC。</p><p class="ql-block">但4680是终极形态吗?肯定不是,4680以及兄弟信号,在23年后会逐渐成为主流。而全固态几个技术路线还没有博弈出来,半固态倒是接近了。全固态的商用雏形,应该在25年之后才能看到。除非材料学有革命性突破,这个时间表不大可能提前。</p><p class="ql-block">少钴少液做大点,最好可以CTC,这便是21-23年技术演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使用成本一方面是充电的电价,另一方面是使用是否便利。我就结合商业创新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想购置成本非常低,用使用成本来消纳,那么指向的就是换电技术路线。</p><p class="ql-block">你买车,电池可以是租的。</p><p class="ql-block">现在有一些不能换电的车,也推电池租赁业务,那太假了,属于男生到女厕所抄作业。电池租赁的有效性,是必须由换电技术路线来支持的。</p><p class="ql-block">我举例</p><p class="ql-block">比如你买了一个不能换电的车,租电池跑滴滴。你付了租金,却还是在家充电,付出时间成本。</p><p class="ql-block">而你买了一个换电的车,租电池跑滴滴,没电了就去换,相同时间相同租赁成本,可以赚更多钱。</p><p class="ql-block">所以,降低购置成本在于运营类型的汽车,运营用的,对购置成本更为敏感,且可以转嫁租赁成本。</p><p class="ql-block">未来运营车走这条换电+电池租赁的路线,会实现购置成本+使用成本最低化。</p><p class="ql-block">前面我们也做过重卡换电,就是基于这种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普通乘用车,不换电的,使用成本更多体现在是否便利,核心不再是里程,而是充电时长。</p><p class="ql-block">要减少充电时长,就必须把现有的充电从4个小时充满,降低到1C,且提供4C以上的快充方案。15分钟充满80%的电量,是未来两年主流车型的起步价。从电池角度来看,是可以支撑的(4680\4690完全可以)。</p><p class="ql-block">但这就意味着,整个车机的电压要升到800V。800V也将是未来的主流技术标准。概念股不要去追,类似逻辑还有智能化对车内通讯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投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电池实现了密度安全性价比的提升,且车内平台实现了800V,那么这个车,天然是可以进行V2G的。V2G功能可以带来电车使用成本的快速下降。理论上,V2G带来的峰谷价足以让这台车终身免电钱。当然,这又涉及到了电网的部分,电网尤其微电网要与之匹配,这一点在国网和南网的投资披露中也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电车的退出问题,什么残值,不用考虑了。电车电池衰减到80%时,其实车行驶里程也到点了。但80%对于储能还是很好用的,完全可以把车交给储能运营单位。本身就是V2G的车,还是可移动的储能设施,且带有自身安全监控系统。对于储能单位来说,棒棒哒。就是占地大了点而已。等V2G也赚不到钱了,再拉去报废。残值不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智能化</p><p class="ql-block">汽车的智能化,首先要分清楚核心词汇"L几”,这个是很儿科的常识了,但如果你在跟踪过程中,脑子里时刻没有分级标准的话,依旧容易出现错乱。</p><p class="ql-block">离脚、离手、离眼最后拔掉方向盘,这个我就不科普了哈。有混进来的小白自己去补。</p><p class="ql-block">从工信部的指引来看,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20%,且市场的预期是在2050年达到50%。也就是说L2级别以上的,在快速渗透。这个渗透率的提升速度,不亚于新能源的渗透速率。其实也比较好理解,不能保证一定智能化的油车,面对动力系统和智能系统都进化的电车,无法生存。</p><p class="ql-block">所以,聊到这里,我们应该建立第二个直观认知:智能化渗透率媲美新能源渗透率。</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再把前面两个点,结合在一起讨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L2+对应的智能是以驾驶人为中心的驾乘舒适度提升,主要体现在从驾驶人左侧到右侧到中控的这一系列驾乘提升。现在很多中低端车都是以这个为卖点,通过大屏、语音部署以及消费电子的灯光氛围等等,来提升驾驶体验。但实际上,这个车从离手离脚来看,还是有局限的。我们可以从产品上,把是否提供语音导航作为一个观察点,这也是SOTA的试金石。这部分以前聊过非常多,不拓展了。</p><p class="ql-block">L3+对应的智能是域控制功能、FOTA功能基本到位。现在正在进行广州车展,预计推出FOTA的车型会比较多,大家注意跟踪。从汽车的性能来看,FOTA可以不断将汽车进行优化,并且释放硬件潜能。特斯拉每次升级版本或者打补丁,汽车性能都会得到提升。从油车和电车的特性来比较,电车在FOTA领域会远远超出油车,因为其零部件更少,内部通信能力更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需要一个结论,我们也可以简单粗暴地说,油车在L2+还能保持和电车等齐的智能化竞争能力,但是到L3,由于FOTA短板,就被电车天然地甩开了。那么看官会问L4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L4的竞争是在电车和电车之间展开的,虽然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在用油车来试验自己的L4系统,但最终在降成本环节,油车还是会被淘汰出局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L4对应的是外部感知和算力的竞争。</p><p class="ql-block">感知能力现在可以简单分为激光雷达路线和全视觉方案。</p><p class="ql-block">全视觉方案比较好理解,从我们二级的角度来看,摄像头就是看点(比较高了),特斯拉目前还在走全视觉方案。</p><p class="ql-block">而激光雷达前几年讨论的中心还是扫描能力,从16线到128线再到探射距离。但从去年开始,市场的焦点已经转向哪种技术路线更适合车规。从大的技术展望来看,激光雷达固态化有取代机械式的趋势。</p><p class="ql-block">但如果从终极形态来看,激光雷达和视觉成像融合,加上原来的比较便宜的毫米波甚至声波,最终完成试时4D成像,是从消费端最为友好的方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就对算力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PU+XPU成为基本框架。</p><p class="ql-block">我也可以罗列一下主流的几家:</p><p class="ql-block">Xavier以GPU为计算核心∶CPU+GPU+DLA(DeepLearningAccelerator)+PVA(ProgrammableVisionAccelerator)</p><p class="ql-block">特斯拉FSD:CPU+GPU+ASIC(NPU)</p><p class="ql-block">EyeQ5:CPU+CVP(ComputerVisionProcessors)+DLA(DeepLearningAccelerator)+MA(MultithreadedAccelerator)</p><p class="ql-block">地平线和MobieyeEye差异在于地平线自主设计研发了Al专用的ASIC芯片BPU。</p><p class="ql-block">如果看不懂,就看成芯片芯片芯片就好了。</p><p class="ql-block">苹果刚刚宣布了入局时间2024年,大概率切入的是L4水平。最终是什么形态,只能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二级市场看,首先要看现有的零部件能不能上FOTA,这点决定了配件商的生死存亡。其次是看智能化增量部件,除了摄像头雷达这种显而易见的,还有很多,比如说车内通信水平的提升就会带来很大机会。再有就是基材和元件的用量增加,比如电动化带来的IGBT、SIC。比如消费电子下沉到汽车带来的PCB、FPC、HDI以及线束的性能要求变化和改性塑料增量等等。此外ECU和周边的电阻、电感等等元器件用量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核心的核心,却是我们的核心算力单元受到了半导体卡脖子的制约。门槛低一点的MCU还好一些。但未来L4及以上水平的竞争真正展开时,我们的核心算力的硬件基础,还是会被卡脖子。毕竟28纳米和5纳米,在最终性能上,有很大区别。</p><p class="ql-block">所以,跟踪任何一个智能化,不管是汽车,还是AI,最后都会回到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半导体工业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智能化的细分非常多,我这篇只是初步搭建一下框架,可能看官会觉得智能化比电动化难懂。其实是,电动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市场科普,且本身是制造业属性,所以好懂。而智能化偏科技属性,且市场科普时间少,或者说智能化的部分,肉眼无法从一台车上直观看到,所以难懂一些。难懂的地方,才有钱可以赚。大家都懂的地方,弹性就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