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赵南庄,聆听“二郎担山”的故事

青鸟

<p class="ql-block">  在武安市徘徊镇赵南庄村,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而且至今有明显的痕迹佐证着故事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话说远古时代,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捏泥造人,平原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那时的天空有十二个太陽轮流照晒,地面上炎热难当,草木枯焦,人们挥汗如雨,苦不堪言。百姓们没法生活,天天求雨,惊动了上界。千里眼、顺风耳二神禀报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念天下苍生辛苦,急命二郎神去制伏太阳。</p> <p class="ql-block">  二郎神姓杨名戬,力大无穷。得到玉帝召唤,二郎神不敢怠慢,决心制付太陽,为民除害。他去南海请教佛祖如来,佛祖送他一根扁担,嘱咐他去女娲补天采石之处,挑选压山神石,将太阳压在大山之下。二郎神领命,健步如飞赶往太行山深处女娲炼石补天之地,精心挑选,担起两筐如山般的神石就去追赶太阳。那十二个太陽,都知道二郎神的威力,听说二郎神要来用神山压制它们,一个个吓得四处躲藏,二郎神则紧追不放,抛出巨石不断地砸向太阳。由于二郎神力大无穷,行走如飞,一直赶到太行山边缘,十二个太陽已被他用神石压制住了十个。二郎神累了,便放下担子稍作休息。第十一个太陽吓得脸色苍白,乖乖的被神石压在了箩筐下。最后一个太阳见势不妙,慌忙继续逃窜,二郎神举起最后一块儿巨石,向太阳砸去,因为太累了,劲使得小了点,巨石落在了靠海的地方,形成了一座山,那便是后来的泰山,而最后一颗太阳则一头扎进了大海,被保留了下来。从此,这个太陽东升西落,有规律地照耀着世界,后来成为造福人类的万能之神。</p> <p class="ql-block">  二郎神压住了太阳,才觉得又累又渴,他睁眼四下里找水喝,远远看见山崖下边有群男女,老的老,小的小,有的端盆,有的捧碗,正接着从山崖缝里一滴一滴渗出来的水。二郎神看见百姓吃水这样艰难,便操起担山用的扁担,对着山的半腰,用力一戳,一下子就戳了十几丈深,扁担一抽,一股泉水喷了出来。二郎神又用扁担轻轻一划,一条水沟便从半山腰通到山底下,清冽冽的泉水顺着水沟朝下流进了农田。二郎神喝足了水,便回天宫交差去。这眼泉水不断地流呵流呵,流了七七四十九天,绕过了九九八十一道弯,流成了一条造福一方百姓的河流。这条河流的名称叫井坪河,意为井里面留出来的河流,可以长久不断。黎民百姓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人们用这条河的水浇庄稼,五谷丰登;用这条河的水烧饭,又香又甜。这一带百姓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远古的故事讲完了,然而故事给人们留下的痕迹却清晰可辨!当年二郎神担山休息的地方留下来挑山的痕迹,就在武安市西南部徘徊镇赵南庄村南的桃花山脚下。两座大山并排而立,唤作“二郎山”,山顶各有一窟窿,那是穿过扁担的山眼。山腰有几个很深的洞,那是二郎神用扁担戳出来的,洞口被水冲刷的很光滑。据说洞的另一头连通着漳河水,这一头接着井坪河。只要漳河有水,井坪河的水就不会断流,一直流到十月以后,农民种上了麦子。洞口附近有一陡直的山,那是二郎神担山用过的扁担!一块儿神似哮天犬的巨石就卧躺在扁担旁边!</p> <p class="ql-block">  没有了十二个太阳的炙烤,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自然忘不了担山日夜赶太阳的二郎神。为了纪念二郎神,当地的人都称那一带的山为二郎山,最高的山顶称为玉皇顶。山下始建有二郎神庙,山顶则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方圆几十里地的百姓至今还有逢年过节或每年三月十五到玉皇顶祈福的习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