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2月23日,我参加了“滨州市小学特色学校课程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成果推介会暨校长论坛”第一天的会议,“特色学校课程”与“学生素养展示”精彩亮相——</p><p class="ql-block"> 两个区域进行了经验分享:聚焦区域层面,深度思考,主题聚焦,顶层设计,重点攻关,区域推进以及成果成效,为区域更好的发挥教科研部门的职责任务,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示范引领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十个特色学校进行了课程建设成果推介:这些学校围绕国家课程方案,聚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断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深度高、文化浓、推进实、成效好,课程建设的做法和成果值得深入学习;</p><p class="ql-block"> 五个学校进行了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成果展示:“五彩”“尚美”“双螺旋”“快乐音符”“三段三学”,有主题、有情境、有素养、有创意,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系统化、立体式、多角度,既关注了优秀成果“是什么”,又展示了优秀成果“有何用”,还回答了优秀成果“怎么来”。</p><p class="ql-block"> 学习归来,各种精彩点不断刺激着我的神经,提醒我要用更多时间去消化与实践。暂且粗略总结以下三点思考:</p> 一、课程体系,要有根有序 <p class="ql-block"> 说起课程,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经常谈论的课程性质、内容等微观领域,陌生的是课程建设、特色等上位概念。</p><p class="ql-block"> 惠民孙武街道中心小学的“孙子文化”,弘扬光荣传统,赓续兵圣血脉。他们以“学孙子兵法,做智慧少年”而“修言行之美,立志趣之学”,厚植孙子文化,激扬时代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深耕特色课程。地域文化鲜明的学校课程在全市特色课程中独领风骚!</p><p class="ql-block"> 点赞的同时,我想到了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对课程建设进行过的思考。起初,我们课题组围绕着“进一步细化、优化、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这一目标,依托校内育人场馆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了活动开发、校本开发和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发。活动多样且多彩,可是实施起来并不理想。在我们进一步查找了“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内在关系后,发现了“课程体系”的小秘密——课程体系,要有根,更要有序。之后,我们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分析、调整与实践,并取得显著效果。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抓好“核心文化”,做好课程体系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学习着各个特色学校的精彩,羡慕、佩服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个疑虑:基于如此多彩的课程,怎样保证规范与质量?是否能减负提质?</p><p class="ql-block"> 总之,当一个学校的众多课程都有完整且实用的实施纲要、实施手册及评价标准时,当这些课程立足实际、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要时,当课程体系完整且科学时,这所学校的课程体系才能称之为优秀!</p> 二、专业发展,要有花有果 <p class="ql-block"> 以前说专业发展,喜欢侧重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与过程的感受。今天,滨州经济开发区百川小学的成果展示让观者无比震惊。</p><p class="ql-block"> 一群农村留守儿童组成的“快乐音符”合唱团捧回了义务教育学段第一个国家级专业合唱比赛的奖杯,应邀远赴德国五所城市交流演出,在国家大剧院参演“喜迎十九大,向祖国汇报”合唱音乐会……</p><p class="ql-block"> 在点赞孩子们梦想绽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为秉承“路虽远,行则至”的老师们点赞,更应该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力度与物化成果而思考。</p><p class="ql-block"> 总之,我们虽然身在基础教育,但是不能把自己放在基础,我们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点,进行思考与研究,让专业发展结出果实。就像周院长在总结环节指出的,“专业工作者要有自己的专业思考,也要有专业成果”。</p> 三、创新思维,要有力有点 <p class="ql-block"> 开发区莲华学园由宝英副校长和学生成长中心盛龙主任带领两名学生作为“特色课程”汇报主讲人,以《双螺旋·三原色》为题走上舞台。两位老师从“双螺旋体系缘何而来”“三原色课程为谁而来”等角度阐述了莲华学园的课程思考;两名学生从“课程影响”“亲身感受”等方面展示了莲华学园的课程成果。</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精彩汇报,赢得了与会领导和嘉宾的阵阵掌声。同时,这种与众不同的课程建设成果推介方式让人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 创新一向被视为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经过后天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身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具有创新思维,才能担当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所以,我们在“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造激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塑造其创造精神”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创造素质的锻炼,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p> 后记 <p class="ql-block"> 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p><p class="ql-block"> 对于教师来说,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课程生产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