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可爱的家乡平遥古城等您,

李吉龙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亲临平遥古城视察,指导工作,这对于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的继承保护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明天的平遥古城会更美更好!</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2月3日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地灵人杰,在这方土地上,承载着历代帝王更迭的印迹,演绎着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丰厚的沉淀,保持着华夏古城历史文化环境的整体风貌。</p><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成为三晋大地的耀眼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p><p class="ql-block">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的格局</p><p class="ql-block">平遥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有300多处古迹。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镇国寺万佛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平遥主要景点还包括平遥县衙、文庙、清虚观、瓮城、城门顶、角楼、点将台等。平遥县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云南丽江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县城。平遥古城墙把平遥县城升格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全长6。4公里,为方形,城墙高12米左右,外有护城河。共有3000个哚口、72座故楼, 城墙内街道、铺面、楼市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城墙外是新城,是一座古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想不已的胜地。“晋商”的发源地,中国第一家银行“日升昌”票号,在这里诞生。平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金融中心。可见,在中国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平遥有三宝的是双林寺,镇国寺,彩塑造像2000余尊,是我们的“彩塑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六道门,</p><p class="ql-block">市楼修在正当中,雄宏气派显威风。</p><p class="ql-block">龟首南门迎矄门,矄风南来喜临门。</p><p class="ql-block">龟尾北门拱极门,众望所归定乾坤。</p><p class="ql-block">上东门为太和门,和谐安定享太平。</p><p class="ql-block">下东门为亲翰门,浩然正气守古城,</p><p class="ql-block">上西门称永定门,青春永驻百业兴。</p><p class="ql-block">下西门称风仪门,吉祥如意千古情。</p> <p class="ql-block">市楼兴建的年代远无可稽,唯知17世纪前的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曾重修。有清一代,晋商称雄天下,平遥市面空前繁荣,当政者无不注重市容建设,而且商家也争相资助。市楼于清代中晚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曾先后数次修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此楼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高18.5米,歇山造。黄绿琉璃瓦顶。楼之底层面阔、进深各3间,占地133.4平方米,平面呈方形,中间南北向是通道,东西两边砖砌台基,四角立通柱,外包砖墙。市楼既居于平遥城“天心十道”处,则应有东西向的横街,在此却因地制宜,在东西两边的台基上各有砖券拱门一道,与南大街路面交汇成一个象征性的十字形通道</p> <p class="ql-block">楼下四周置木栅栏围护。楼之上架施斗拱,一斗二升交麻叶,明间平身科一攒。平座斗拱为五踩重翘,平身科两攒,角科施附角斗,厢拱做成鸳鸯交首拱,滴珠板狭窄,斗拱全部外露。二座平座上筑廊,前后有隔扇门装制,内设前后神龛,武圣关帝像与观音大士像相背而坐。更上一层,北向的檐下曾悬有魁斗星君像。上层檐下斗拱七踩,平身科三攒,皆出翘。楼顶屋面的彩色琉璃瓦镶成“囍”、“寿”图案。楼下的中央路面覆盖着当年的“金井”,对此却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街景市楼,位于平遥古城内南大街上,始建年代不详。后经历代修葺,至今雕梁画栋,气势磅礴。尤其登上楼阁顶层的“奎光阁”远眺时,但见:</p><p class="ql-block">纵览山秀于东南,目提清流于西北。</p><p class="ql-block">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p><p class="ql-block">被称为一方之盛景。特别是当雨晴雪霁,阳光投映在市楼下的金井里,这时的井水就会变得金灿灿亮光光的,辉映的市楼金碧辉煌,更加壮观。于是人们把这种盛景称为“金井市楼”,被列入平遥“名胜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文庙: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上硕果仅存的平遥文庙有“小故宫”之称,规模宏大,规制齐全,也有一条类似的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魁星楼却在文庙外城墙上的东南角,她小巧玲珑,却直指天空。登上此楼,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平遥古城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凡中状元者要从东门城楼登上云路,然后再登魁星楼、文昌阁,经过云路坊(凌空而架,像云中虹桥),再跨进棂星门,经过拌桥(也称状元桥),再到大成殿祭拜孔子。</p> <p class="ql-block">从隋朝确立科举制度以来,那科举路上的七百多名状元,十多万进士,以及难以计数的举人,在经历过“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苦难历程之后,登云梯,上星楼,跨云桥,进棂门,在世人面前风风光光地招摇展示一番,为“一朝成名天下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为文庙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在高1米的砖砌台基上,前有宽广的月台,周围施以石栏板。前檐明次间用隔扇门,稍间置窗。檐下斗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栱偷心造。昂为批竹昂,耍头蚂蚱形。梁架分草栿和明栿两种,草栿隐在天花之下,天花板下露明处用明栿。梁架结构为十架椽,前后槽用搭牵乳栿联接,内柱之间,以复梁拼成的草栿承重,草栿以上,用四椽栿、平梁、叉手、侏儒柱、驼峰等层层支叠,梁枋断面高宽之比大多为三比二,基本采用了宋金时期作法。中央置藻井,用小型斗栱叠架而成,形制规整,工艺精巧。</p> <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把平遥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平遥文庙就是她的灵魂;如果我们把平遥文庙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那么,大成殿无疑是她的心脏部位。明伦堂,又称彝伦堂,在大成殿后,是强化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伦关系的殿堂,是向人们灌输儒教伦理道德的讲堂,是学官中的主要学习场所。文庙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云路街北侧,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文庙中罕见的宋金时期建筑。</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位于平遥古城的城隍庙街中段,整个庙群坐北朝南,总占地7302平方米,前后共四进院落。它是一所规制齐全,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丰厚的道教庙观,除正殿和寝宫外,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灶君庙、财神庙四大部分组成。布局规整、层次分明、气势宏伟、风格别致,</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正殿前有月台,殿内塑有城陴神、判官、鬼卒等,摆放着四品轶级官署的仪仗,左右山墙上画着巨大的壁画,为城隍昼夜出巡图。东庑殿中塑有穴曹判官、鬼卒无常、阴问酷刑演示彩塑组像;西庑中塑着平遥四十个坊里的土地神像,神态各异,工艺上乘,供庙会时各地百姓拜祭。东西两侧小殿堂中塑有驱鬼避邪的钟馗等。正殿后面为寝宫院,院内外左右两侧殿中塑有冀公和石神。财神庙建在城隍神殿的西侧,同灶君庙相对称 ,财神庙大殿正对面建有乐楼,而且雕龙画凤,十分豪华,戏台前有镂空木雕“二龙戏珠”了,建筑奇特,风格各异,文化内涵厚重。</p> <p class="ql-block">县衙平遥县衙位于衙门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p><p class="ql-block">据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称:“平遥县治在城内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国朝洪武三年主簿孙在明重建。”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载,县治于明万历十九年、二十五年 、四十七年 、四十八年间,均有过大规模的增建改筑;清顺治十二年及光绪五年补修添建。</p> <p class="ql-block">县衙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仪门3间 、牌坊1座 、大堂5间 、宅门3间、二堂5间(明代匾额名" 忠爱堂")、内宅5间、大仙楼3间。仪门外之东西厢窑(房)各7间为赋役房。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p> <p class="ql-block">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间 。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衙署东部有彰瘅亭,自南而北又有钏楼 、土地祠 、寅宾馆 、侯祠、粮厅和花园 。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狱、女狱、轻狱、洪善驿、督捕厅和“马号”。</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号</p><p class="ql-block">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清道光三年(1823)左右成立。前身是本县西达蒲村李家在城内西大街开设的大商号西裕成颜料铺。李家数代经商,资财万贯,积累了大量商业资本。日升昌票号在全国设立了35个分庄,重点多在东部沿海城市和南方城市。同时也在俄、蒙设立了代理庄。为平遥票号在各地设立分庄最多、业务量最大、盈利最高的一家,号称“天下第一号者”。正如日升昌票号一楹联所书:“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因业务重心在南方,到危机和衰败阶段,受南方分庄损失拖累过重,故有“日升昌倒在南”之说。</p> <p class="ql-block">日昇昌前身“西裕成”颜料庄,财东李大全和掌柜雷履泰于清道光四年出资30万两银改营。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对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p> <p class="ql-block">镖局在平遥古城,有几大有名的镖局:同兴公镖局、华北第一镖局、中国镖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镖局是以武力为雇主保护人身、经营场所安全和商品物资长途运输安全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机构。</p><p class="ql-block">清代武术的发展为镖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清代中国武术发展最为繁荣,民间武术兴起进入集大成时代,社会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武术流派,形成了不同的拳种,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p><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出现了很多商帮,晋商、徽商、潮商等,在清代票号产生之前,资本流通几乎全部是金属货币的流通。</p><p class="ql-block">金属货币,实在太重了,少量的话可以随身携带,稍多一点就得车载马驮,物资往来极不安全,别说商人了,清朝官员被抢都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镖局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据说最早的镖局是由山西人神拳张黑五在清乾隆年间创办,名字叫兴隆镖局,开在北京顺天府前门大街,目的是保障晋商来往的资金安全。</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有许多寺庙:文庙,武庙,城隍庙,尧庙,火神庙,二郎神庙,双林寺,镇国寺,显庆寺,</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内有大大小小彩塑雕像2000余尊,建造年代多在明代,这些雕像是整个双林寺的精华,一个小小的寺庙中能有数量如此巨大的雕像,并经过了诸多动荡岁月得以完整保留,用“奇迹”来形容也并不为过。虽然看上去灰头土脸,若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每一座雕像都充满了艺术的活力和美感,让人心生感动。</p> <p class="ql-block">大佛神态端详,目光饱含悲天悯人之情。一个个王朝留下远去的背影,留给我们无限的哀叹和华美的雕像,惊艳着岁月。</p> <p class="ql-block">菩萨殿的千手观音仪容端庄典雅,手姿多变纤巧,似人似佛。她仿佛对人们的心事了然于胸,默默护佑着与她对望的每个人。</p> <p class="ql-block">影随群像动,空中众灵飞”。寺庙总是让人去过一次便久久回味的地方。那些在寂静寺庙里的独自徘徊,在昏暗光线下和诸神诸佛跨越时光的对视,是看寺看佛看自己。</p> <p class="ql-block">雕像衣褶线条流畅,面容饱满,神态动作自在。想必当年的匠人雕塑前,对不同佛像人物的心理状态早已揣摩通透,手达心意,丝毫不谬地表现出来。历史的尘封完全不能掩盖其光芒。环视这些历经百余年的雕塑,漫步在千年古寺,人们只会对它心存敬意。</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占地2.25平方公里,共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是完整的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县衙、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古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有3797处,其中400余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民居风貌,是中国明、清时期县城的活标本。现在多数居民穿着现代的服饰,居住在古建筑的房屋内,过着既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气息的生活。在此旅游使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城墙:在这古老的城墙之上,三千垛口,七十二敌依然巍峨耸立,难道这垛口,这敌,仅仅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吗?从它的实用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三千,七十二不正象征了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大贤人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城墙:古代战争年代,平遥古人仍不忘学习及文人的重要性。可见这"文武结合”的精神早已种在了平遥人的心中,这也无怪乎坐落于文庙对面的平遥一中,年年高考升学率很高,一直也是省属的重点中学,或许这已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早已</p> <p class="ql-block">民居: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p><p class="ql-block">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的堡门。高大,气派。</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首富”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p><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主人马中选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其祖父马斯才和父亲马德新前后经营传统工艺制作的硬木家具,古琴,漆器,黄酒等作坊,是从事小本经营的‘’货郎挑‘’。</p> <p class="ql-block">马忠选自幼聪明好学,写的一手隽绣的是蝇头小楷毛笔字,而立之年。科考桂榜提名,得中举人。他学忧末仕,投身商贾。曾经是平遥票号‘’蔚‘’字五联号之一,蔚丰厚票号驻宁夏分号的经理,总号二掌柜,大掌柜,也合伙投资创办‘’平遥蔚长盛布庄‘’是财东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家资富有,财力雄厚。马家大院经过同治,光绪几十年的不断修建,逐渐形成了一坐宏伟精美的建筑群体。该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在大院中深深蕴含着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在平遥古城3749处古代民居中,马家大院以其气势雄伟,规制严谨,功能齐全,风格独特而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亭堂,楼阁,书院,厨院,围院,戏楼成龙配套:影蔽,门楼,石雕,砖雕,木雕,彩绘,题材繁多,内容丰富,大院集民居建筑,风俗文化,豪门起居,商贾兴衰为一体,成为了平遥古城内清代建筑装饰风格及晋商传奇轶闻的代表,是极富艺术魅力,极具观赏价值的古民宅群体,有‘’平遥古城第一院‘’之称。</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的戏台院。</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最窄街巷,仅能供一个人通过。它对防火防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为店铺伙计提供捷径。</p> <p class="ql-block">平遥的古城墙是重要景点之一。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进行过多次补修和修葺。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墙外有护城河,深宽各4米,有3000个垛口、72座敌,城墙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宏伟壮观,令人感叹。置身于古城墙内仿佛亲历了一场古战争,坚固的古城墙在防御外来侵犯保一方平安上一定荣立过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我最欣赏的平遥街市门面口的一幅幅楹联,那一字一句,文工音圆;一言一语,词贴意深。它们遍布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虔诚地站立在大门的两侧,娓娓地述说着古城的故事,款款地迎接着往来的嘉宾。它们是古城流盼生辉的眼睛,永不褪色的灵韵。走在这幽深的街巷,我想如若穿上明时的马褂,清时的长衫,手执纸扇,佳人相伴,吟诗赋联,满口之乎者也,也许才与这古色古香的景致相匹配了。</p> <p class="ql-block">当你穿过平遥古城那厚重的城门,走进岁月雕饰的街巷,她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繁荣的晋商文化,会让你惊叹万分,眼前会浮现出它往昔繁市富邑的兴盛景象。随处可见内涵丰富的楹联,砖雕木刻,书体各异,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楹联文化增添了古城的神韵和内涵。街联、景联、庙联、楼联、院联、店联、铺联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城,其实就是一本古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和必然。平遥古城有着凝重的封面,尽管在未谋面之前,我从小就耳闻了这座古城的许多章节:城墙、县衙、老街、票号、镖局,店铺,庙宇……对一个地方的向往,俨然如爱恋某个人似的,爱上了,就放不下。平遥亦如此。怀着这样的心绪,我走进了平遥……平遥亦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我也从现实中走进平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厚重的城墙上,我感觉脚下的青砖承担了太多太多,防御敌人的垛口如今站满了慕名造访的红男绿女,带来了喧嚣与噪杂。也许平遥已经习惯于面对摄影师的闪光灯和游客的评头论足。但我却害怕突然的来访会打扰古城的梦境?可能是的,我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走在坚硬的青石板上,生怕惊扰它的块砖片瓦。在我的脚下,这高耸,伟岸,墩厚,坚实,黑褐色中带着沧桑的城墙:2700多年呀,从西周宣王的壮志,到明洪武的德政,从明清的休养生息,到“文革”的风雨,这城墙没有倒下,没有坍塌,没有撕裂;然后一段一段,一截一截地累积,才有了这座叫平遥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厚重沧桑感,历史见证,车水马龙,买卖繁忙,这坚硬石头上深深地车辙会告诉你一切。</p> <p class="ql-block">古老街巷,沧桑有力的见证。这些青砖经历年代久远风雨的侵蚀,变得如此盘剥,让游人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整座古城将明清时期的建筑与生活气息都一并保存了上千年,不同于清丽温婉的江南,有着小叶扁舟;不同于曾经辉煌的洛阳,有着皇都历史;不同于粗犷豪迈的青海,有着明镜碧海;更不同于京城帝都,有着剔透琉璃。</p> <p class="ql-block">它坐落着,端庄平静,只是用一座古城,隐隐流露着曾经的辉煌,过去的沧桑。平遥的美是一种深沉的美,就如同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人,举手投足间透露岀来的优雅风度一样,令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俗话说:“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到人。”平遥的气魄缘于晋商,富可敌国的故事里流淌着现代金融的种子。走进日升昌——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门脸不大,黑色的院门严肃而朴实,近看却已经斑斑驳驳。虽然牌匾上的字己略显黯淡,但“日升昌”的金招牌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蒙尘。庭院深深深几许,外朴内秀,面简里厚。正房厅柱悬一幅木制长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还有那一块闻名商界的牌匾——汇通天下。汇通天下!这就是当年晋商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说起平遥不能不说中国晋商第一票号——“日昇昌票号”。单就“日昇昌”三字而言,就是一副让人感慨的对联:“日日升,升日日。”再看票号门联更让人感受其当年的昌盛。上联道:“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下联对:“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横匾“丽日凝辉”。当年治理这“日昇昌票号”的大掌柜名唤雷履泰,我们只看其故居两联就可领略他那经济大家的风范了。“矢公矢正追管晏治政之遗范,志持志筹超端陶经济之风流。”“孔门高第越国大夫碧卢玉工有在天之灵共赞古陶雷君后来居上,李唐飞钱赵宋交子朱明宝钞具脉行其道怎比票庄一纸汇通天下。”</p> <p class="ql-block">这座明清时期平遥古城的“摩天大楼”,有记载说:“金井市楼”是平遥“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悟天道之盈虚,察人事之推谢”的建筑智慧的创造、商业文化的体现,是汉民族生活历史的见证。你可否是中国商业的一座高峰?我站在你的脚下,仰望那置于屋脊正中的鎏金宝顶。我听到了喧嚣的市声。当年,客来商往,车水马龙,人们便在这里交换日用物品,互通有无。“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囤集交易之物,待市而出之。</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端正威严的平遥古县署,环顾这长长短短的楹联,我突然发现吏治文化是活的,是有灵魂的。我现在就在和这个幽灵在对话。这个幽灵就是被皇权披在专制身上的儒家精神。</p> <p class="ql-block">《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整个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可贵而有特征的是,平遥的道义精神是在对民俗、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如“送别”、“选妻”。同时,讲述形式不仅有丰富的可视性,在文学上更有深蕴,运用了具有象征寓义的手段来表现。如:正面地表现镖师的死亡,而用城墙上的鬼魂来表现镖师的精神和灵魂,这是很有创见、很有文学品位的构思。这些片段不仅冲击了观众的情感,让观众记住了那些人物,更体现了创作者的哲思。</p> <p class="ql-block">与以往“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有很大不同,《又见平遥》突破了原来利用山水实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内,并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迷宫般的剧场有着繁复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观众可以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等,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看实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观众有时像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p> <p class="ql-block">自从我退休回到平遥古城居住,这七八年间,先后接待了三四十批到平遥古城游览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单位同事,还有自己教过的学生,除了热情接待,还给他们设计游览行程,安排食宿,并兼任导游。无形中成为平遥古城的代言人。我是平遥人,理应做好对平遥古城的宣传。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平遥古城的辉煌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我在平遥古城等你!</p><p class="ql-block">看官若有闲,且来平遥住。住在平遥,生活在平遥,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远离都市,去寻找山西晋商曾经繁华一时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平遥的夜色,美的有些浪漫。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客栈里,睡在北方常见的炕铺,欣赏着十二生肖的手剪窗花,从窗棂向外张望,但见灯笼点点,月朗星稀,屋檐上的雕刻在灯光中影影绰绰,远处悠然传来每逢整点敲响的钟声……在这样的意境里,若是有知已相对,抑或红袖添香,温一壶酒,沏两盏茶,时闻莺莺细语,间或棋枰落子,你也许会质问自己:这是幸福吗?那种感觉,让人不由得放松,再放松,慢慢地有了一个好梦。</p> <p class="ql-block">步入平遥,仿佛穿越时空。似乎就在刻意追求与古人执手相牵的味道。满目的青砖灰瓦,精巧的飞檐雕壁,高耸的城墙市楼,鲜亮的灯笼金匾,那些古城中的居民,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也不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精明,平静地过着淡然的日子,热情地做着小本生意,偶尔也有悠闲地踱着方步遛在狗后边的……抬头看天,是与青砖灰瓦相辉映的碧蓝色的天空,纯净如孩子的眼睛,间或几丝浮云游过,带走了所有的烦恼和浮躁……</p> <p class="ql-block">平遥宛若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它的气质从每一座瓮城溢出,从每一条街道流出,从每一扇旧窗淌出,从每一道雕纹渗出,从每一位平遥贤士的才情里吟出……</p> <p class="ql-block">平遥的每一条蜿蜒的街道,都渗透着沉稳;每一块斑驳的青砖,都浸渗着古朴。让置身其中的生灵,撕开灵魂隔着平遥与历史相望。不敢放纵自己的思绪,生怕一不留神,就堕入苍茫的历史长河,忘却了站在时间这头的故乡与亲人。</p> <p class="ql-block">我躺在这温馨喜庆的窑洞里,感受着晋商东家舒坦的生活。回想今天看到的一切,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明清时期的市井中。。。</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平遥历任县太爷生活履职在这箴联遍布、警钟长鸣的衙门,能否践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为官信条,只怕这些楹联都是县太爷为标榜自己而撰写的冠冕堂皇的溢美之词。</p> <p class="ql-block">我给朋友们设计的游览平遥古城的方案:</p><p class="ql-block">必须是两天的游览。</p><p class="ql-block">第一天,平遥古城的南门迎熏广场,进南门,上城墙,向东步行到风情街下城墙,在进文庙,下来再观城隍庙,然后到县衙,</p><p class="ql-block">返回南街,在天元奎用午餐。下午游览南街和西大街的票号,镖局,博物馆,然后乘电瓶游览车到西门外《又见平遥》剧场观看,用晚餐后,在游览平遥古城夜景,</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领他们去马家大院,然后用午餐,下午乘车去双林寺。若时间容许,还可以乘车去镇国寺游览。</p><p class="ql-block">尽量做到贴心服务,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p> <p class="ql-block">为了做好导游解说,我除了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多次进城进行实地考察。弥补自己的一些缺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