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共成长,联盟教研谱新章——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梧州市广平镇中心校、梧州市大坡镇中心校“校际联盟”活动

Smile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搭建教师、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实现联盟学校间教育优势互补、大小协作、资源共享、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2021年12月22日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梧州市广平镇中心校、梧州市大坡镇中心校携手成功开展了以“校际交流共成长、联盟教研谱新章”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梧州市广平镇中心校李婷婷老师执教《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首先,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找出单位“1”及分析数量关系导入新课。学生通过齐读题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能够快速找出单位“1”并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李老师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苏桂荣老师执教《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课堂伊始,苏老师以复习旧知作为铺垫,并通过对比不同导入例题,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然后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新知教学作铺垫。</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苏老师始终践行“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引导”的理念,以抛砖引玉的形式耐心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检验反思的方式引导学生抓取关键信息,巧妙地训练了学生的解题技巧,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技能。整个课堂,苏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体现“双减”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思想,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形式多样,板书清晰合理。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  精彩纷呈的课堂,让学生们沉醉其中。他们学习激情饱满,认真思考探索,积极举手抢答,把课堂小主人的身份发挥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们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瞧,每一位老师都在认真听课,专心做笔记,不一会儿,所感所悟就跃然于纸上。</p> <p class="ql-block">  联盟学校的教师以及听课教师纷纷对本节课谈了各自的感想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此次活动,让执教老师从评课中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个人体验,也让听课教师们得到启发学习。</p> <p class="ql-block">  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校长黄英梅指出 “双减”背景下,此次校际联盟研讨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推动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在“同课异构”研讨过程中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有效的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不仅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为全面提高联盟学校的教研水平起了推动作用。龙圩区教育局适时作出了“校际联盟、结对帮扶”的战略决策。</p> <p class="ql-block">  梧州市广平镇中心校副校长林燕连指出:此次“校际联盟,结对帮扶”活动能更好地对我们乡镇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改培训、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在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的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希望三校联盟以后能有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携手并肩,砥砺前行,努力实现三校共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最后,梧州市广平镇中心校常务副校长练贵贤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讲话。练校长首先回顾了与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开展联盟教研的系列活动,对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的鼎力支持和帮扶致以感谢。练校长说:以后要继续传承校际联盟交流机制,不断搭建平台,让我校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专业素养水平,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取得联盟交流的实效。</p> <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人说,教育是一首歌,一首常唱常新的歌;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让我们以“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的进取与求索;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勇气与豪迈,不断提高教学品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争相斗艳,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审核:林燕连 练贵贤</p><p class="ql-block">编辑:李婷婷 刘卓恒 韦丽贞</p><p class="ql-block">图片:全体教师</p>

梧州市

中心校

联盟

校际

教师

学生

中心小学

课堂

交流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