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下午,离退休论坛春聚一行九人参观离兴隆县城北面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兴隆溶洞。 这是溶洞路口的地质公园标志,留影是必须的,图像像素不够,太遗憾了。<div> 沿此路再向北7公里,就进入著名的燕山主峰雾灵山了,可惜它的防火期要6月1日才结束,我们赶到时山门不开,只好与它失之交臂了。</div> 溶洞景区大门。游客向里步行约一华里,才正式进入溶洞。 这个牌楼下有个小门,从这里正式进入溶洞。 因为进入溶洞的人数有限制,我们先在入口的门厅休息片刻,等里面有人出来我们才可能进去。大家拥抱或抚摸门厅内的佛像,以求吉利。<div> 溶洞内温度较低,东南西北事先嘱咐大家多穿点儿衣服,并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副线手套,防凉也防沾手。</div> 兴隆溶洞位于兴隆县北水泉乡陶家台村,距县城6公里,现已发现的溶洞面积5000多平方米,旅游开发面积为2700平方米,同时还发现有支洞5处。<div> 兴隆溶洞为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发育年龄达10亿至14亿年,而且仍在生长发育,属典型的渗流带洞穴和典型的缓慢扩散流碳酸钙沉积,洞内的碳酸钙沉积物,类型齐全,景观形态美,体量大。是我国最古老的溶洞之一。因其洞内景观以原色原貌、晶莹剔透、精致荟萃、罕世珍藏为特色的次生洞穴化学沉积景观,如花似玉,因此名为燕山水晶宫。</div><div> 因为溶洞内禁止拍照,我只偷偷地拍了几张,供大家欣赏回味。要想亲眼目睹它的风采,还请您到兴隆来,或者上网搜索。</div> 老张和晚秋枫叶在溶洞里。 5月19日用过早点,一行9人乘车一个多小时,去游览著名的承德离宫。承德离宫正名“避暑山庄”,也称“热河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离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被称为“清朝第二政治中心”。<br>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山庄始建于1703年,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 东南西北昨天已通过住在承德的同学事先安排了导游和酒店。我们到达后导游已在等候。大家在“丽正门”前合影。 导游带着我们游览。 大家认真观赏,导游仔细讲解。 承德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方,悬挂一块蓝色匾额,上面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据说是康熙皇帝亲笔手书,其中的避字里的辛字多写了一横,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敢说,这个字要是我写的,老师会给我打个大大的红叉,还得有成千上万人口诛笔伐。可这是康熙皇帝的亲笔,所有臣僚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div><br> 在清朝,承德避暑山庄号称“第二政治中心”,皇家接待各少数民族的首领,如蒙古、西藏、新疆等,都是在避暑山庄,不知那些首领们看到这个错字会作何感想。<br></div> 避暑山庄“金山亭”仿照江苏镇江的金山慈善塔而建,虽只有六面三级,但各级都有康熙皇帝的御笔题字,传说来的游客围亭子沿顺时针方向转一圈走平安运,转两圈走发财运,转三圈走升官运,转四圈走桃花运。东南西北旁边那棵桃树枝叶茂盛,摸一下也可以走桃花运哦! 烟雨楼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br> 相传1926年,汤玉麟当了热河都统,避暑山庄也就落到了他的手里。在他当政期间,他的儿子汤佐在沈阳市开了一个饭馆,可是饭馆没有合适的招牌,他便把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的匾额摘下来,运到了沈阳,悬挂在饭馆门上做招牌。可叹这块当年皇上亲题的金面匾额,竟沦落为街头饭馆的招牌。<br> 1953年,国家进行文物普查,发现这块招牌不同寻常,经考察,匾额上有“乾隆御笔”的印章字样,遂认定它为珍贵文物,移交给沈阳故宫保存。一年后,这块御笔金匾终于回到了它的老家——避暑山庄烟雨楼。<br> 现在看来,还得感谢这个汤家“官二代”,如果不是他把这金匾摘下来,说不定早让日本鬼子运到日本了。 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南面,有一个亭子叫做“曲水荷香”,模仿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而建。此亭有一个“外号”,称为“东倒西歪”亭。为什么呢?<br> 因为此亭北面的横梁上有一幅画,画上有一院一亭。这个亭子的顶部如同清朝的官帽。游人在画的正面看,这个“官帽”是正的;游人在画的左面看,这个“官帽”就向右歪斜;游人在画的右面看,这“官帽”就向左歪斜;游人站的角度越大,“官帽”歪斜得越厉害。人站在亭子下面看亭子,就有摇摇欲坠的感觉。<br> 我想,那“官帽”就象征着官员,这应该是康熙皇帝对官员的警示:做官先要己正,己不正则(视)事不正,事不正则危及国家的安危。<br> 那个“官帽”为什么会随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呢?这问题留给朋友们吧。 文津阁前有一水池,人站在池边特定位置,大白天的就可以看到水中的月牙的倒影随波晃动。 据说这是当年建造文津阁时,乾隆皇帝给和珅出的一道难题,说是要“日月同辉”,即要全天都同时看得到太阳和月亮。这和珅冥思苦想,居然做到了。就是在池前造一假山,假山上造出一个如上弦月一样的孔隙。光线透过孔隙射向池内水中,便成了“水中之月”。这样,头上艳阳高照,水中月影婆娑,就形成了“日月同辉”的独特景观。<br> 不过,依我之见,既然当初的创意设想如此别出心裁,为什么不把那“月牙”也做得圆滑逼真一些,而是弄成现在这样棱角分明,显得非常拙劣呢?<br> 或许,“日月同辉”本来就不是提前设计的,而是假山造成后偶然发现了这一景观,事后牵强附会命名的。 东南西北手托假山的“月芽”留个影,证实这“月芽”之拙劣! 避暑山庄永佑寺内有一座六合塔,乾隆年间仿杭州六合塔而造,砖石结构,琉璃装饰,高67米,九级八面。塔尖为纯金制造,重300多斤。每级各角都有一风铃,既漂亮美观,且风动而铃响,起驱鸟作用。 此塔建于乾隆十九(1754)年,那时没有现代的吊装设备,那么高的建筑,怎么建呢?相传正在建筑师为此一筹莫展的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头,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脖子,说:“我是土埋半截的人了,你们就照我的样子建造吧!”,说完就不见了。<br> 建筑师连忙跪地,感谢仙人点化。以后,从平地取土堆山,斜坡运料,建一层塔,堆一层土,依次渐高。取土之坑,即为现在的湖区。塔建成之后,依次将土撤之,依设计堆积成山,即成现在的山区。 避暑山庄内有一椭圆形岛屿,临湖3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此殿12根立柱均向中心倾斜10度,为清代建筑史上所独创,看上去似乎歪斜欲倒,实际上却坚牢稳固,这是山庄建筑三绝之一,据说这样的设计出于康熙的授意,寓意“上梁不正下梁歪”,用以警戒臣工;<br> 还有另一说法:在这十二根“歪柱”之上的“梁”,根根都是“正”的,这叫作“一正压百邪”,也是康熙的寓意。 写了这么多有趣的景点,我们的人呢?入迷了?失踪了?都没有,且容我一一表来。 老张兄神采奕奕。 这哥俩指点江山。 书香亮大家风范。 哎呀,我也不一一介绍了,大家看照片吧,反正都是熟人儿。 有情况,老张大哥被一个陌生女人盯上了! 哎呀,你们批斗错了,这事不是老张兄的错! 我说了,这不怪老张兄,你们别没完没了的! 消除误会,平反昭雪,一切归于平静。 累了就歇会儿。 渴了就买点儿解渴的。 在有标志的地方合个影!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结束了离宫的游览,计划中的兴隆之聚也就结束。书香事先订好了承德的酒店和回程的车票,书香、枫叶、梅兰、白雪、老张当晚就住在承德,第二天各自回程。东南西北夫妇、春夏秋冬、一片蓝天同车返回兴隆,东南西北第二天送一片蓝天乘火车回北京。整个兴隆春聚结束。 兴隆之旅,短暂而匆忙,我觉得很是不尽人意,报导也不及时全面,特向各位朋友道歉,希望大家谅解。<div> (2016.5.2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