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四)太阳河桥的今昔</p> <p class="ql-block">一条美丽的长长的宽近2O米的兴隆母亲河一一一太阳河,由上而下,由南往东缓缓流向大海,也从场部中间狠狠的把农场分隔成为河东与河西两大经济区域。</p><p class="ql-block">说起桥,农场建场初期处于墟镇和场部的中心地带的太阳河段本就根本没有桥,1951、1952归国的数百名马西亚归侨只能靠当地的兴隆镇原住民划船摆渡抵达相互的对岸,连自行车、牛车也过不了河岸,更遑论汽车了,严重制约了两岸人员的交流和物流,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农场职工生活。</p><p class="ql-block">有幸的是,之后的几年这百年千年的太阳河终于等来了桥,说是桥,也不过是最先抵达农场创业的归侨用最原始的本能与办法,利用太阳河床原有的石头把它们垒起来,再在石头上面铺上木根条和厚木板,搭起的一座简易木板桥,木板桥很矮,低头弯腰用手都可触摸到清清的河水,这样一个所谓的桥每次都因为下大雨或河里发大水,把桥给淹没了,自然也过不了河,无耐当时的农场经济状况,也只能静观其变,无可奈何花落去,走过一春又一春,一年又一年。</p><p class="ql-block">时光走到五十年代未和六十年代初,农场经济有了一定的小规模和基础,建桥的时机也到了,时任场长张奋带领农场自行培养的土木工程师和一支几十人的工程队伍开往工地,在原桥基地上很快地建起钢筋混泥土水泥桥,但桥并不太宽也不太高,桥两段还得爬行十来米长坑坑洼洼的泥沙坡路,每次发大水,小桥也几乎水漫金山,把两岸阻隔,两岸居民只能望河兴叹,回家心切的职工等不及洪水退却,不得不冒险涉水过桥,有的还杠着自行车和物过桥,洪水过后桥面桥下则是狼藉一片,桥栏杆也被冲毁,得收拾和重新修补才能通行,人们戏称这第二次修建的太阳河桥为”水中桥”,其形象也不言而喻。一些老场员则习惯把它叫着”张奋桥”(因时任场长名曰张奋)。我第一次见到太阳河桥是1965年,以后到场部寄宿读书,见桥的次数就多啦!好几次从位于上游的学校住地往桥下游玩,并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依稀的记得,1971、1972年读高中时,有同学讲起我们班的五六位漂亮的女同学周六回河东的生产队的家,次日回校时正赶上河水暴涨,把桥的水泥面彻底淹没了,为不影响回校和上学,几位同学手牵手过河,险像环生,有的同学还被吓哭了的故事,此故事当然也有些伤感和真实的生活写照。此桥共延用了十多年,直至七十年代中期还使用该桥,1975年我离开农场时,看见和在使用的还是这座桥,高兴的是,几年后再见时已是座新桥了。</p><p class="ql-block">1978年,太阳河桥的事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时任农场新任场长李步海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改建太阳河桥,以彻底改变逢大雨洪水必淹的情况,工程由海南行政区公署路桥局设计,农场自行投资兴建,经过数月的施工,于是便有了一条比原桥长、高而宽的第三次修建桥,至此水漫金山冒险涉水过桥的事再也没发生过,有场员为表场长的功劳,称太阳河桥为”李步海桥”。以后每见和经过太阳河桥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场长李步海。</p><p class="ql-block">2011年,为配合经济旅游区建设,重塑新区侨乡面貌,迎接农场欢乐节,农场再度投资对原第三次修建的桥进行更大规模的改扩建,并于年底建成通车,成为农场第四次新的修建桥,也是最后一座新桥,农场人高兴的称其为”欢乐桥”。建成后的太阳河新桥崭新宽敞漂亮,桥面与两岸地面平行,并装上了照明灯,人来人往,车辆穿流不息,成为农场一道靓丽的景观桥。</p><p class="ql-block">至从又有了新的修建桥后,每年回农场省亲,车到了太阳河桥头我便拿起行旅即下了车,不为别的,就想多走走多看看,摸摸河上的大桥,又往清澈的河里抛去一块小石头,看河面上激起一片水的涟漪,温习太阳河桥的名字和故事,高兴地像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