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疆 令人向往

陈志义

<h3> 魅力新疆 令人向往 多年来,总想到新疆看看,今年国庆节终于有时间乘飞机来到乌鲁木齐,开启了新疆之旅,亲眼目睹了新疆之大、新疆之美。新疆总面积16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新疆有560公里边境线,与8个国家接壤,有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通过217国道的霍尔果斯口岸,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是战略合作伙伴,石油输入克拉玛依,储存起来;西电东送所在地,西气东输有三条线,惠及11个省,能源来源于邻国。 新疆的“疆”字,指三山夹两盆(三横夹两田)。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指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疆字左侧结构代表弯曲边界线。 新疆现在很安全。历史上,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被流放到新疆伊犁,开垦田地,解决百姓吃饭问题,消除饥荒贫困,社会安定。钦差大臣左宗棠抬着棺材进入新疆,平叛扰乱,收复新疆,将新疆首府由霍城迁到今天的乌鲁木齐。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97人死亡、1700人受伤。中央政府止暴治乱后,新疆建了几千个便民警务站,加强治安管理。现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处处祥和安宁。 我们此次旅行,在辽阔的新疆大地,亲身感受气候随纬度和海拔变化,整个行程跨越了四季:天池是春天、吐鲁番是夏天、可可托海是秋天、喀纳斯是冬天。</h3> <h3>乘坐南航飞机</h3> <h3>大兴机场</h3> <h3>大兴机场</h3> <h3>大兴机场</h3> <h3>大兴机场</h3> <h3>大兴机场同游启程</h3> <h3>鸟瞰天山雪山</h3> <h3>鸟瞰天山雪山</h3> <h3>本次出游共计八天,我们去了可可托海、禾木村、喀纳斯、禾尔木胡杨林、天山天池和吐鲁番等。亲身体会到了新疆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时间有限、了解廖廖,一游未尽,决心下次深度自驾游。</h3> <h3>天山的云杉</h3> <h3>火焰山不毛之地</h3> <h3>喀纳斯云杉</h3> <h3>喀纳斯森林</h3> <h3>湛蓝的禾木河</h3> <h3>天山雪山</h3> <h3>第一站: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景区。位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域,气势恢宏,绵延千里。它横跨中、蒙、俄边界,成为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天然分界,也是新疆第二大河流的额尔齐斯河的多个支流源头,额尔齐斯河全长4248公里,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中国境内约600公里,从新疆流入哈萨克斯坦,经俄罗斯流入北冰洋。 沿河两岸连绵排列着花岗岩群峰,山峰多为钟状、穹状和锥状,一山一景一世界。有神钟山、骆驼峰、神鹰峰、象鼻峰、飞来峰等一百单八峰;有蟒蛇出动、人头马面、富龟石、海豹石等象形石,妙趣横生。最知名的属高365米的神钟山,是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它孤峰傲立、直插云霄,置于河边,令人叫绝!它高365米,意欲365天,“情定终生”、“终生平安”、“钟爱一生”,是祈求吉祥的圣地!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意思是“绿色的丛林”,蒙古族语指“蓝色的河湾”。到了可可托海,随时能听到美丽动人的情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散步额尔齐斯河边,我们一边听着哗啦啦的额尔齐斯河水声,一边欣赏着清澈见底的额尔齐斯河水,河水随阳光变化,时而呈现湛蓝、时而呈现翡翠绿;岸边随处都是金黄色的白桦林、翠绿挺拔的云杉、一片片透红的野葡萄藤。听着优美动听的歌声、水声,看着多姿多彩的秋色,呼吸着清心润肺的空气,真是美不胜收、陶醉其中!</h3> <h3>新疆额尔齐斯大峡谷</h3> <h3>穹壮景区</h3> <h3>老同学合景</h3> <h3>额尔齐斯河</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神钟山</h3> <h3>神钟山</h3> <h3>神钟山</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可可托海</h3> <h3>  第二站 新疆禾木村。位于新疆最北部布尔津县境内,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我国仅有三个图瓦人村落,即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禾木村是最远和最大的村,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从北侧点将台俯视禾木村,木屋散布、小桥流水、炊烟袅袅,胜似仙境。 禾木村是最接近俄罗斯的村庄,禾木原本是图瓦人狩猎场。1918年苏联十月革命之后,昔日白俄的贵族和军官无藏身之地,流浪至此,带来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逐渐建立了村庄,那时图瓦人只是来禾木村打工。1959年中苏交恶,白毛子纷纷逃到了澳大利亚,一个也没剩;而后,禾木村变成了图瓦人的家园。</h3> <h3>禾木村庄</h3> <h3>禾木村</h3> <h3>小桥流水</h3> <h3>小桥流水</h3> <h3>  禾木村群山环抱,周围是成片成片的白桦林,风景如诗如画,河水绚丽深沉,落日余晖使整个村落红得象玫瑰。只可惜,我们去晚了,已遇初雪,山顶已被白雪覆盖,部分白桦落叶稀疏,禾木变成另一番景色。禾木河从村东北向西南绕村边流淌而过,在林中转了个弯,向西流入布尔津河,串流喀纳斯湖,再汇入额尔齐斯河。白云朵朵,漂浮在山谷之上,感叹图瓦人祖先为躲避战争,找到如此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真可谓陶渊明笔下又一个世外桃源。</h3> <h3>禾木白桦林</h3> <h3>禾木白桦林</h3> <h3>满山白桦林</h3> <h3>群山环抱禾木村</h3> <h3>群山环抱禾木村</h3> <h3>群山环抱禾木村</h3> <h3>图瓦人放牧</h3> <h3>禾木河</h3> <h3>禾木河</h3> <h3>图瓦人木屋全部由原木建成,从不砍活树,每户家门一律朝东;一层平顶居住,二层采用人字形坡屋顶,里面用来储存食物和草料。木屋由村民将木头两端砍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磊建而成。木墙缝隙用“努克”草填满,遇水膨胀后将缝隙填满,使墙体密不透风。</h3> <h3>禾木村图瓦人木屋</h3> <h3>禾木村图瓦人木屋</h3> <h3>禾木村图瓦人木屋</h3> <h3>禾木村图瓦人木屋</h3> <h3>第三站 新疆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接壤地段,面积10030平方公里,喀纳斯有大小景点55处,有八大自然景区和三大人文景区。这次我们只去了喀纳斯核心景区喀纳斯湖。喀纳斯湖面海拔1375米,形似弯月,长24公里,宽约1.9公里,平均水深90米,最深188.4米,面积6.9万亩。最有代表性景点为月亮湾、神仙湾、卧龙湾。 <br>  喀纳斯景区,年降雨量1000毫米,林草茂密。主要是西伯利亚针叶林:落叶松、云杉、冷杉和红松。深秋时节,气候宜人,森林黄绿相间;湖水随着天气变化,晴天呈深绿、湛蓝,阴天呈浅灰色;漫步湖边,赏姹紫嫣红的秋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十分惬意! <br>  现在人们能够游览美丽诱人的喀纳斯,非常感谢我国历代政府的有效管控!清乾隆20年(1755年),平定准葛尔部后,正式派军队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延续清末旧制,直属中央政府管辖;民国8年(1919年),阿尔泰地方划归新疆省,并设布尔津县,喀纳斯地域直辖布尔津县。新中国成立后,1980年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喀纳斯自然保护区。</h3> <h3>喀纳斯河水</h3> <h3>西伯利亚冷杉</h3> <h3>西伯利亚红松</h3> <h3>喀纳斯湖</h3> <h3>喀纳斯湖</h3> <h3>喀纳斯湖</h3> <h3>喀纳斯湖</h3> <h3>喀纳斯湖</h3> <h3>喀纳斯河</h3> <h3>喀纳斯图瓦人村庄</h3> <h3>喀纳斯图瓦人村庄</h3> <h3>喀纳斯图瓦人村庄</h3> <h3>喀纳斯图瓦人村庄</h3> <h3>219国道起点纪念</h3> <h3>喀纳斯神仙湾</h3> <h3>西伯利亚森林</h3> <h3>喀纳斯神仙湾</h3> <h3>喀纳斯神仙湾</h3> <h3>喀纳斯神仙湾</h3> <h3>西伯利亚落叶松</h3> <h3>喀纳斯神仙湾</h3> <h3>西伯利亚落叶松</h3> <h3>喀纳斯月亮湖</h3> <h3>喀纳斯月亮湖</h3> <h3>喀纳斯月亮湖</h3> <h3>喀纳斯月亮湖</h3> <h3>喀纳斯月亮湖</h3> <h3>西伯利亚冷杉</h3> <h3>火🔥</h3> <h3>多像一条卧龙啊!</h3> <h3>多像一条卧龙啊!</h3> <h3>喀纳斯森林</h3> <h3>喀纳斯西伯利亚云杉</h3> <h3>喀纳斯湖畔</h3> <h3>第四站 乌尔木胡杨林景区。位于新疆克拉玛依(意欲黑油山,是我国新疆大油田)市的乌尔禾,现有胡杨林近30万亩,主要分布在百口泉与乌尔禾城区之间的原始胡杨林、白杨河大峡谷胡杨林,乌尔禾镇胡杨,以及世界魔鬼城和艾力克湖之间戈壁滩胡杨林。“生而不死一千年, 死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胡杨精神。最佳观赏期:每年10—11月。</h3> <h3>胡杨树</h3> <h3>倒影胡杨林</h3> <h3>胡杨树</h3> <h3>胡杨树</h3> <h3>胡杨树死而不到</h3> <h3>胡杨树倒而不朽</h3> <h3>适应沙漠的梭梭树</h3> <h3>胡杨树</h3> <h3>沙漠红柳</h3> <h3>第五站 新疆天山天池。天池风景区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是国家AAAAA级风景区。景区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以天池为中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有完整的4个垂直自然景观带。2013—2015年,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景点有:小天池、灯杆山、天池北坡游览区、醴泉洞等等。 <br>  这次去天山天池很是不巧,遇上了大雾天,浓见度不足50米,既没有看到天池,也没有看到雪山,遗憾而归。趁云雾飘散瞬间,随拍了几张照片。</h3> <h3>起点</h3> <h3>雄鹰展翅 年年有余!</h3> <h3>雾里云杉 若隐若离</h3> <h3>池边古榆 镇池之宝</h3> <h3>池边赏秋</h3> <h3>闲步池边</h3> <h3>闲步池边</h3> <h3>闲步池边</h3> <h3>第六站 吐鲁番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中北部,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低丘。山体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火焰山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鸡蛋埋在沙子里,一会就会熟。所以,火焰山寸草不生。 火焰山是唐僧去印度取经必经之路。唐皇李世民对唐僧回国后写《取经西域记》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有了国家的赞助。</h3> <h3>孙悟空西天取经路过此地</h3> <h3>金箍棒温度计</h3> <h3>金箍棒温度计</h3> <h3>孙悟空跑不出如来佛手心</h3> <h3>火焰山</h3> <h3>火焰山</h3> <h3>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h3> <h3>第七站 新疆吐鲁番葡萄文化。吐鲁番现为高昌区(古称高昌国)下辖两市一县,是最热(年气温48.5℃)、最干(每年很少下雨和下雪,年降雨量15毫米)、最低地方(低于海平面-154米)。吐鲁番是维吾尔族发源地。穆斯林是团结的意思。吐鲁番的葡萄又甜又好吃,品种有几十种;还有好吃的西瓜和哈密瓜。当地维吾尔族主要是以种植为主。 晾葡萄干用的是四周有孔的凉房(四面小楼房),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晾晒需要40—60天,葡萄架一般高不过人肩。因为常年天天吃葡萄,葡萄籽含有黄酮是长寿元素,所以长寿老人特别多。吐鲁番是世界三大长寿乡之一。</h3> <h3>新疆是个好地方</h3> <h3>吐鲁番葡萄架</h3> <h3>吐鲁番葡萄架</h3> <h3>吐鲁番葡萄架</h3> <h3>吐鲁番葡萄架</h3> <h3>吐鲁番葡萄架</h3> <h3>吐鲁番天然葡萄干</h3> <h3>晾晒葡萄房</h3> <h3>晾晒葡萄房</h3> <h3>晾晒葡萄房</h3> <h3>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在新疆干旱地区发明的地下饮水工程,引出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分为竖井、明渠、暗渠和涝坝四部分构成,总长度5000多公里。历史上,爱国将领林则徐流放到新疆伊犁,开垦田地,指导修建了吐鲁番坎儿井,解决百姓吃饭问题。为新疆南疆维吾尔族人民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h3> <h3>坎儿井</h3> <h3>坎儿井</h3> <h3>坎儿井</h3> <h3>坎儿井</h3> <h3>烤馕坑</h3> <h3>烤馕坑</h3> <h3>烤馕坑</h3> <h3>苏公塔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葡萄乡木纳尔村。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报答天恩”而建。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塔形伊斯兰教建筑。迄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它是清朝时期维吾尔族著名爱国人士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之所以称作苏公塔,完全是因为该塔由额敏郡主的儿子苏莱曼建造完成,故得名于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