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20220101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新村街道崇安里社区

编者按 敬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一元又复始,盛世气象新。值此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我向大家推荐一篇由崇安里社区居民、援越抗美老兵曹守志同志撰写的随笔——《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篇随笔写得非常棒,感人至深,希望大家喜欢!让我们珍惜今天 ,拥抱明天;知恩图报,与健康、快乐同行!心有阳光,一路芬芳!同时也祝读者朋友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我今年78岁,家住本市滨海新区新村街道福安里小区,是一名有56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上世纪60年代参加援越抗美防空作战的退役老战士。当我得知国家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时,心里非常高兴。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战士理应率先垂范,带头接种疫苗。但因本人属于过敏性体质,不知能否接种疫苗,于是,我前往滨海新区塘沽体育馆临时接种点找医生咨询,医生说我年龄大了,可以接种,也可以不接种,让我自己选择。 作者曹守志青年时代照片 听了医生模棱两可的答复,让我进退两难,一直犹豫不决••••••如果不接种吧,怕影响整体疫情防控;接种吧,又担心接种后会产生不良反应。怎么办呢?在左右为难之时,我急中生智,通过手机上网查询,其资料显示:“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在境内外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数量已超过5亿剂次,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只占一千万分之一。这种情况,经过医生及时观测、处理,基本都无大碍。”<br>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仍然处在高位运行,随着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出现,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也变大了。我们老年人接种疫苗刻不容缓,而且接种疫苗是预防心冠肺炎最有效方法,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打消了思想顾虑,于2021年12月11日上午电话联系社区网格员王静,她非常热情地说:“好啊!曹大爷,您就放心吧,塘沽体育馆临时接种点开辟了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到场后无需排队。下午两点,请您带身份证,我送您去疫苗接种点。”<div> 下午两点,我准时到达社区居委会,只见一辆崭新的私家车等候我的到来。车上除了网格员王静,还有居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王连波,她们二人一起陪同我前往疫苗接种点。如此的关心和关爱,让我盛情难却。我说:“离塘沽体育馆离接种点不远,咱们步行15分钟就到了,就别开车了”。王静深情地回应道:“您老扛过枪、打过仗,是共和国的功臣,我作为晚辈开车送您接种疫苗是应该的。”</div> 社区工作人员王静陪同曹守志接种疫苗的照片 在社区工作人员王静和王连波二位同志陪同下,我走进塘沽体育馆接种点。只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有条不紊,秩序井然。经过医务人员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评估健康状况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录入相关信息。前后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疫苗接种,感觉非常好,没有任何不良反应。<br> 王静王连波和曹守志合影留念 我顺利完成了首次疫苗接种,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和社区及接种点工作人员细致入微的服务,无不为之感动。对于我这个尝遍酸甜苦辣,经历过喜怒悲哀的老人来说,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此时此刻,我热泪盈眶,感慨颇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