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居里夫妇——两弹一星之父钱三强夫妇传奇的一生。

萤火虫

<p class="ql-block">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他 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出生在浙江湖州的一个书香世家,不满4岁就开始天天站在祖父的书桌前认字背书。</p><p class="ql-block">他的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青年时代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学习。回国后,先在一些著名的中学任国文教员,后到北京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教授。</p><p class="ql-block">他由于接受了章太炎、秋瑾等革命党人的思想影响,竭力主张推翻清朝统治。随后他又与陈独秀、李大钊、严复、胡适等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教授一起,投入了新文化运动,是进步刊物《新青年》的积极支持者和轮流编辑。</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钱三强,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进步思想的熏陶。为培养钱三强,在他7岁时,父亲送他进了由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北京大学教授们创办的子弟学校——孔德学校(孔德是法国哲学家的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老师的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学生,对音乐、体育、美术,钱三强都有两下。刚进初中,年方13岁,就成了班上“山猫”篮球队的队员,在比赛中,他的拼搏精神和集体意识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4年3月5日,何泽慧出生于苏州市十全街的“两渡书屋”。可以说,她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其父母家族都是世代官宦望族。</p><p class="ql-block">父亲何澄曾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是早期同盟会会员,如今著名的苏州网师园便曾是她家私宅;</p><p class="ql-block">母亲王季山是物理学翻译家,外祖母王谢长达是清末妇女运动领袖,深受“科学治国”思想的影响,1906年创办了著名的“振华女校”。</p><p class="ql-block">何泽慧的小学、中学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殷实的家境、开明的思想让何泽慧和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女性命运不同,她成长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苏南才女”。</p> <p class="ql-block">1932年,何泽慧从外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高中毕业,随同学前往上海考大学。何泽慧18岁,当时中国传统落后,妇女地位不高。而她却敢于冲破封建桎梏去上海考大学。</p><p class="ql-block">她只身赴考,何澄豁达地跟女儿说:考上了大学就去读,考不上就当丫环呗。让她完全没有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何泽慧只带两元钱就上路了,她报考浙大和清华。当时,报考浙大的有800多人,报考清华的3000人,她一考就进了清华物理系,是当年唯一的“女状元</p> <p class="ql-block">何泽慧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并不愉快。一踏进校门,迎面而来的是一盆冷水。那年,物理系一共招收28名学生,其中有10位女生。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教授们认为女生学习物理难以学有所成,于是劝说她们转系。</p><p class="ql-block">这可气坏了自幼在男女平等家庭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何泽慧,她据理力争:为什么在考试成绩之外,设立性别条件?何泽慧显示出性格里倔强的一面:“你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你们不让我念,我偏念!”最后,系里只好妥协,同意女生试读一学期,但成绩不行的话一定要转走。</p><p class="ql-block">那时,国内大学宽进严出,清华的课业尤为繁重。四年的学习中,不断有人退出物理专业,何泽慧不仅没有转系,而且还以论文全班最高分的优异成绩毕业。排名第二的则是她未来的“科学伴侣”钱三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6年,是何泽慧和钱三强,这届物理系学生的毕业照。后排左边第一位就是钱三强,而第一排这个扎着两条长辫子的清秀女孩就是何泽慧。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又充满自信,脸上微微带笑,每个人都显得那样的意气风发、充满活力。在这一届毕业生中,何泽慧与钱三强的论文成绩,包揽了前两名。但是,成绩同样优异的两个人,却在毕业之后面临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p> <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在严济慈的引荐下,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人,并跟随化学师葛勤黛夫人做钋的放射源研究,还在约里奥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p><p class="ql-block">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p><p class="ql-block">194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1946年春,钱三强与他的同行合作,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这一发现不仅反映了铀核特点,而且使人类能进一步探讨核裂变的普遍性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p> <p class="ql-block">毕业找工作时,女性身份让何泽慧再一次受挫。当时全国抗日热潮高涨,何泽慧之所以报考清华物理系,一方面出于兴趣,更多的是想要科学救国。</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南京兵工署是学习物理专业的学子们抗日救国的首选。教授们积极推荐男生,却未理会成绩更加优异的何泽慧。</p><p class="ql-block">于是,何泽慧决定留学德国。二战爆发前,中国与德国在军事上有一定合作。留学德国,一来费用较省,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德国的兵工技术和理工科教育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何泽慧还得知,柏林高等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主任,德国弹道学权威、军事专家克兰茨曾经到南京兵工署当过顾问。</p><p class="ql-block">一次,在清华大学山西籍同学聚会上,何泽慧偶然得知山西省政府的一项规定,凡国立大学毕业的山西籍学生出国留学,可以获得3年3000大洋的资助。何泽慧虽然出生在苏州,但祖籍是山西省,于是她立即去山西办理出国留学手续。也从此,她对山西家乡父老始终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1936年9月3日,何泽慧乘火车到德国。这个梳着两个小辫子的清秀女孩,毫不怯阵,径直找到克兰茨,申请进入技术物理系,学习实验弹道学。</p><p class="ql-block">柏林高等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与德国的军事工业有着密切关系,一般不接受外国人在那里学习。尤其是克兰茨从事的弹道学研究,属于军事敏感领域,保密程度很高。</p><p class="ql-block">起初克兰茨不同意,何泽慧对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我们兵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侵略者,我为了打日本侵略者到这里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呢?”</p><p class="ql-block">最终,克兰茨被何泽慧所打动,破例接收了她。这是该校技术物理系第一次收外国学生,也是弹道专业第一次收女学生。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在居里夫妇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在认真做实验</p> <p class="ql-block">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p> <p class="ql-block">一封25字情书惊艳了岁月,理工直男钱三强用科技报国谱写感天动地的家</p><p class="ql-block">1945年,32岁的钱三强终于鼓起勇气,向远在德国的何泽慧发出了25个字之内的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不久后,何泽慧回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p> <p class="ql-block">何泽惠和钱三强终于在法国巴黎相遇了。</p> <p class="ql-block">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p> <p class="ql-block">那天,小居里夫人的丈夫约里奥先生在婚礼致辞中说:“居里先生和夫人曾经在一个实验室中亲密合作;以后,我和伊莱娜又结为伴侣。事</p> <p class="ql-block">新婚中的钱三强夫妇</p> <p class="ql-block">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p><p class="ql-block">因为铀核“三分裂”现象是何泽慧首先发现,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他们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和第二代距离一家人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1946年夏天,钱三强夫妇应邀来到英国剑桥,出席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的,“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大会。这张照片就是钱三强夫妇,在会后与中国物理学家的合影。这是战后首次举办的国际科学盛会,也是中国物理学家的一次战后团聚,当时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的许多中国学者都云集剑桥。</p> <p class="ql-block">1946年11月22日晚,何泽慧正在进行实验,她在显微镜中突然看到,原子核从一个点发射出了四条粗线。何泽慧判断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铀原子的四分裂。原子四裂变的概率大约是三千分之一,在第二年的二月,何泽慧又观察到了第二个四分裂现象。</p><p class="ql-block">这个现象有什么用呢?答案是造原子弹。铀核是应用于原子弹不可缺少的元素,这堪称是一项“诺奖”级别的发现。据研究数据表明,在原子核分裂中,三百次裂变当中有可能出现一次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在上万次裂变当中,可能出现三例。而四分裂如此稀少的现象就是何泽慧先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1948年4月的巴黎卢森堡公园,钱三强与夫人何泽慧,抱着仅五个月大的女儿钱祖玄,脸上洋溢着甜蜜满足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满怀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重回清华园</p> <p class="ql-block">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p><p class="ql-block">他回国后,他培养了一批从事研究原子核科学的人才,建立起中国研究原子核科学的基地。在原子弹的研究中,钱三强担任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在“两弹一星”的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 “两弹”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1951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全体人员。前排左起:胡文琦、肖振熹、邓稼先、彭桓武、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肖健、王素铭。</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环境渐渐稳定,何泽慧更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中国科学院的核物理研究上,甚至连年幼的女儿的无暇顾及。</p><p class="ql-block">当1950年,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几乎一片空白,回国后的何泽慧与钱三强一起承担起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任。钱三强任副所长,何泽慧是研究专员。</p><p class="ql-block">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研究环境非常的简陋,不仅研究人员不足,甚至连一些常用实验仪器都没有。</p><p class="ql-block">可何泽慧却没有被打败,没有仪器,她就去废品站找废旧的金属自己绘制图纸做,人员不够,就把自己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简直是将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发挥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最终在1956的时候,何泽慧研究出了原子核乳胶,而且各方面性能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是一对好父母。何泽惠很会做菜。平时孩子们在学校吃饭,他们在单位食堂吃饭。礼拜天,爸爸和妈妈常常坐公交车一起去买菜。回家后,妈妈会做苏州的各种鱼,也很会做蛋饺。爸爸做浙江菜,像‘腌笃鲜’,就是把腌肉、鲜肉放在一起,再加上竹笋一起炖,可好吃了。”</p><p class="ql-block">她也关心孩子学习,孩子遇到难题,打一个电话,她马上告诉孩子怎么做。</p> <p class="ql-block">1955年8月5日,钱三强正式入党</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在视察工作</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到苏联访问</p> <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中国向外发布了这一消息,震惊全世界。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脊梁。这一天,也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后场区集体照,前排左起王汝芝、张蕴钰、程开甲、郭永怀、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亚、张爱萍、刘西尧、李觉、吴际霖、陈能宽、邓稼</p> <p class="ql-block">何泽惠在工作</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在看报</p> <p class="ql-block">何泽慧和钱三强一起为中国核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生活里,他们是幸福美满的夫妻,工作中,他们是最默契的搭档。</p> <p class="ql-block">何泽慧晚年上班十分顶真</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晚年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和孙子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接见钱三强</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在清华大学校庆会上</p> <p class="ql-block">温家宝总理接见何泽惠</p> <p class="ql-block">温家宝总理和何泽惠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钱三强夫妇的儿子事业有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