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 撰文/邱江陵·重庆万州<br> 编辑/渝夫·天津河东<br><br> 【渝言不止】<br><br> 渝夫没品尝过重庆巫山皮厚馅满、形似元宝、极具美感的包面,对重庆开县老家的包面倒是印象深刻。正如邱江陵老师所言,在我们开县,尤其是在那个缺吃少穿的清苦岁月,包面是一道只有重要节日才有的美味佳肴。比如中秋节,我们老家一带不吃粽子,专吃包面,多以四季豆、腊肉、小蒜为馅,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这就是人间一等一的美味。<br> 邱江陵老师的作品,乡土味、烟火味浓厚,读之既令人思乡,又可以抚慰思乡之情,著文如此功效,善莫大焉。<br><br><br><br> 有朋自远方来,奉上我亲手做的包面。<br> 儿时的记忆中,吃包面是个大事件。那时候,家里最最隆重的宴席,是“下炸”。下炸即油炸扣肉(烧白)、酥肉、豆腐丸子、萝卜丸子,此等盛事只是过年的时候才会有。<br> 次一等的节庆,就是吃一顿包面。记得我小时候,每到过生日,外婆和母亲就会做包面给我吃——长大后再也没有吃到过香鲜如大昌的包面。吃包面比普通的打牙祭要正经和正式,且不说包面的肉多(感觉中包面包的全是净肉,而一般的炒菜则是菜比肉多),单是一家老小围在一起七手八脚包包面的过程,就已经是生理和心理的巨大满足了。<br> 再次一等,比如病号伙食,就是下挂面。面条又有几种,清水面、鸡蛋面、臊子面,据说还有鸡汤面。我的同学涛哥在地区广播局下乡检查工作时有过一次口误,他给接待的同志说:“千万千万不要客气,中午吃碗鸡蛋面就行了。”而下属将“鸡蛋面”听成了“鸡汤面”,为此宰杀了一只老母鸡,吊了汤给涛哥下了一碗面。<br> 今天把客人请到家里,也是一份礼遇,而且是我亲自包的包面。我一向对万县的包面不以为然,一是皮小且方,二是馅儿少,三是形状不佳。咱巫山的包面:皮大且厚,裁成梯形;肉馅儿饱满,一个馅儿抵得过万县包面10个;形似元宝,极具美感。<br> 今天我包包面,当然只能用万县的方形面皮,但我在探索中却包出了花样来。其实包包面没得巧,一是馅儿要包实,二是外形要张扬,我至少创作了十几种造型。<br><br> 作于2015年4月25日<br><br><br> 【作者简介】邱江陵,男,“60后”。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曾任中学教员、教科所长,并在教育和文化行政部门任职。获多项市(省)政府和市教委教育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多年担任市、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常委,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出版建言献策文集《我的亲水万州》。乐于文史探秘、长于随笔记趣,在《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发表地方文史论文多篇,在《重庆晨报》《重庆文化》《神龙架报》《三峡文艺》《巫山文艺》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数十篇,由其作词的歌曲《黄葛谣》在央视“星光大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