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月26日,由于上海浙江的疫情突然爆发,我改道来到湖北武汉、宜昌、恩施、黄冈、鄂州、黄石等地旅游,湖北地处我国中原腹地,九省通衢,长江从高山峡谷奔流而下,冲出了广袤的江汉平原,历史上楚文化、三国吴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长江三峡的美景,还是清江流域的恩施大峡谷、利川的腾龙洞,大小景区游人稀少,酒店饭馆门可罗雀!对于酷爱历史文化的我来说,山山水水只是对自然地理的深入理解,主要的兴趣在于这里的山水所孕育出的人才和文化,人才和文化创造了人类的历史,有一句话:“历史是胎儿,地理就是胎盘”。</p><p class="ql-block">黄冈位于长江北岸,距武汉仅仅半小时车程,黄冈古称“黄州”,黄冈市内有一个公园,公园内有一座小山,小山的岩石呈现红色而称“赤壁”(不是赤壁之战的赤壁),因此这个公园就叫“东坡赤壁”,为了纪念苏东坡这位大文豪,这里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代建筑和名人碑帖。苏东坡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一生多次被贬到全国各地,最远是海南海口,近有陕西凤翔,这次来黄州四年又两个月,期间生活异常艰苦,他的诗书法《寒食帖》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行书之一(另外三位是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诗句中“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大意:潮湿的茅屋里,地面都是水可以行船,空空的厨房里,用潮湿的芦苇煮着野菜。)诗意苍凉多情,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在如此的艰苦条件下他创作了诗歌、诗词、赋、文章以及书信共计700余篇,平均每两天一部作品,就在当今的现代化条件之下恐怕也是无人能及!《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文学作品千古流唱。</p><p class="ql-block">离开湖北进入江西的第一站是九江市,九江唐朝时称“江州”,宋朝称“浔阳”(宋江书写反诗的浔阳楼在此),九江市内的庐山、鄱阳湖的名气胜过九江,常常有只知道庐山不知九江何在?九江的意思是域内江河较多,包括赣江的江西所有的江河都汇入鄱阳湖而由湖入长江,长江入口有一座小山名为“石钟山”,也是因苏轼的《石钟山记》而名扬。</p><p class="ql-block">离开九江,应朋友“老李”之邀我们来到九江市下辖的修水县,这个因修水河而命名的小县城,由于不通火车而保留着原始的宁静和纯洁的美丽。“村长老李”是一位为人厚道、兴趣广泛的旅游达人,音乐、摄影、写作无不酷爱至极,巧的是他即将离开工作了近十年的异地他乡,他乡遇故知我们异常高兴,在修水的几天里,有老李的“三陪”,我们游历了宋朝书法四大家的“黄庭坚故里”,一门五杰的民国大文豪“陈寅恪故居”。除了历史文化景区,我们还来到种植“宁红茶”的茶园,喝了多少年的这个红茶以前根本不知道产自哪里,其实这个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清朝末年就已名声大震。一天早晨,沿着修水河顺流而下,清澈的河水、两岸的树木、远处的山恋都披上了一层薄雾,朦朦胧胧好似一副水墨画!行驶了20余公里,来到一个十分安静的村庄,叫车田村,村口的修水河岸有一片樟树林,这里保存着几十颗千年以上的樟树,一个个参天古树雄健挺拔,在晨雾中又显得婀娜多姿!这些顽强的生命親历了千年的历史並目睹了日本鬼子在这里的暴行!</p><p class="ql-block">离开了修水,到达南昌以南的抚州市,因抚河而得名。抚州古时称临川。抚州是“才子之乡”,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曾巩、欧阳修的老家,也是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汤显祖的故居,汤显祖辞官回归故里,创作了《牡丹亭》、《紫釵记》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十几年前我的一位博士,他本科就读于南京河海大学,博士转学“物理电子”,毕业后又去深圳创业,专供“水质检测”产品,也算一位“奇才”!</p><p class="ql-block">在江西的最后一站宜春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有两个5A景区“明月山”、“武功山”,只能放弃了。我来到宜春博物馆,宜春古称“袁州”,因袁江而得名,博物馆介绍了两位唐朝晚期的状元,一位叫卢肇(生于公元818年),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一位叫易重(生于公元808年),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状元),时隔两年 “一春攀得两重枝”,卢肇还是历史上江西的首名状元,他们两个人既是老乡又是同学好友,不仅如此,他们同届考上进士的同学好友还有许多,在那个“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在历经了乡试、省试、会试、殿试的层层选拔之后,能够考中进士的人都是凤毛麟角,何况在这个远离中原朝政的山区能有这样的奇迹,其中必有奥秘?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回来后,遇到西安的疫情爆发,我只能宅在家里,查找了有关资料,首先与在袁州为官的三个人有关:</p><p class="ql-block">第一位,房琯,是唐朝开元年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公元746年因触犯皇帝而被嘀贬袁州,他开办了江西第一所学堂,开创了宜春的教育先河,袁州人民为他树碑“首立学宫”,唐宋八大家都留下了许多赞美房琯的诗句。梁启超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近百年后,这里出了江西第一个状元,这就应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语。</p><p class="ql-block">第二位,韩愈,唐宋八大家,公元819年,因为上书皇帝,劝谏反对皇帝从陕西凤翔迎俸佛骨舍利,差点丧命黄泉,由于他的才学而保全性命被贬袁州,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文人在袁州兴办教育、讲学育才,自然培养了大批人才!虽然他只有一年多时间,卢肇只有2岁,易重仅有12岁,两位儿童的先辈老师如沐春风,耳濡目染汲取了韩大师的精气神!为袁州的教育添砖加瓦。</p><p class="ql-block">第三位,李德裕,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赫赫人物,公元835年,也是因为朝廷的党争而被贬袁州,此时卢肇17岁,易重27岁。朝廷命官被贬袁州,这两位才子自然要去拜见,两位青年才俊颇得李大人的赏识和器重,无论是学业的指导,还是人脉的指点,甚至为官之道,李大人的谆谆教诲,为两位青年指点迷津、铺就士途!八年之后,即公元843年,卢肇25岁,跋山涉水来到长安,参加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试,年长他十岁的同乡好友易重,似乎更是胸有成竹,主动放弃了当年的会试。就这样卢肇顺利的蟾宫折枝,荣登榜首!时隔两年的845年,易重又中状元。</p><p class="ql-block">我们查查历史,公元843年,845年,李德裕大人出任大唐朝庭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无论是教育部(礼部)、人事部(吏部),还是阅卷的考官,哪一个不看看他的眼色行事。虽然李大人是一位清官,但是他的幕僚下属深谙他的意图嗜好,再说谁不喜爱自己的得意门生?</p><p class="ql-block">我们再看看两位状元的诗词,卢肇的状元试卷诗后两句:“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薰弦:指的是舜尧,古代的贤君)。翻译一下就是 “当今的皇帝好比古代的舜尧,举国上下都敬仰你的恩德”!</p><p class="ql-block">再看看易重考上状元之后,写的《寄宜阳兄弟》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今朝遇已知。</p><p class="ql-block"> 上国皇风初喜日,御阶恩渥属身时。</p><p class="ql-block"> 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p><p class="ql-block"> 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p><p class="ql-block">文如其人,先不用怀疑两位状元的学识文采,从这两首充满阿谀奉承的肉麻诗句,可以窥见他们的性格和人品,因为一甲状元的试卷是要皇帝批阅的,二甲三甲进士的试卷皇帝是没有时间批阅的。难怪古代的状元大多是业绩平平、碌碌无为的平庸一生!</p><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的房琯、韩愈、李德裕、苏轼、黄庭坚、王安石、曾巩、汤显祖,没有一个是状元及第,最多只是进士及第或进士出身。无论是唐宋文学八大家,还是唐朝的诗仙、诗圣,甚或是唐宋的书法八大家,这些永垂青史万事敬仰的先贤们,除了他盖世的才华,主要还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以及刚正不阿的人品和親政爱民的业绩!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观和道德观!这些传统文化现在还留下多少呢?</p><p class="ql-block">“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咸阳塬上埋皇上”,古代进士多江南,江苏、浙江、江西的进士数量是全国第三。特别是唐朝以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向东南转移,虽然明清之后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但是苏浙赣地理位置优越,远离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物产丰富,商贾云集,富甲天下,长江、运河等水路交通便利,人民安居乐业,为教育奠定了优越的经济基础。现在除了江西还是以农耕为主以外,江浙两省依然领跑中国经济的前三名。</p><p class="ql-block">写于西安封城之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