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圆梦革命生涯开始的地方

远山的意境

<p class="ql-block"> 张珍秀制作</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终于见到了被称为“活着的烈士”——冯品荣。103岁的冯老在他儿子冯水青和江西石塘镇领导班子的陪同下,来到了老人久违了八十多年的大安村。</p> <p class="ql-block">  1933年,受尽苦难的15岁冯品荣,在闽北独立团机枪连连长王礼庆的引领下,冒着生命危险,从江西铅山走了七十多里的山路,来到闽北分区所在地——大安,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大安陶观红军医院当上了一名光荣的卫生兵。1935年1月,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撤离大安,闽北红军医院也随之转入游击战争,冯品荣离开了大安。从此大安以及大安陶观厂的闽北红军医院只留在了他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抗战全面爆发之后,闽北红军游击队从坑口长涧源开赴江西铅山县石塘镇整编集训,集训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饶守坤任团长)。冯品荣参加完集训后,编入五团二营四连任卫生队班长,并光荣的加入共产党。1938年2月,这支光荣的队伍启程奔赴皖南抗日前线。1941年1月,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他与部队失散,几经周折,回到了老家铅山,与组织、部队失去了联系,因此,在江西省铅山县石塘新四军整编地的烈士纪念墙上写着“冯品荣”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走过了战争的百岁老人,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能再到大安走一走,看看他曾经走上革命道路的大安村,如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当他走进闽北苏维埃政府礼堂的时候,老人非常高兴,他说当年也有这样一个舞台,舞台两边各悬挂了2面旗,中间悬挂着党旗。特别是看到马列的相片悬挂在舞台上时,他说这就对了,共产党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当我问他是否会唱《当兵就要当红军》这首歌时?他竟然很激动的唱了起来,而且歌词还能够清晰的记得。也许是因为礼堂的氛围,让冯老触景生情,故能深情而激动地唱出来。一连唱了好几首,他儿子走上前来,让他休息一下,不能太激动了,但他还是坚持唱了一段《国际歌》。</p> <p class="ql-block">  当老人在闽北军分区司令部展馆的墙上,看到了200多烈士的英名时,老人不仅用凝重的表情凝视着,而且用一种比较沉重的语气告诉我们说:因为国民党对苏区的封锁,当时红军医院的条件比较艰苦,他们缺粮食,缺食盐,但最缺乏的还是药品,所以有些受伤的战士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不幸去世了。有的战士因为没有较好的医疗条件,所以他们失去了胳膊,少了腿,只好将他们安置到黄连坑的残废院疗养。没有想到百岁老人他还能够记住黄连坑的残废院,可见他对这些伤残的战士也有着很深的情结。</p> <p class="ql-block">  冯老在大安村部的座谈中,他说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在大安的街头。所以我们带着老人不仅参观了闽北分区苏埃政府礼堂、闽北红色首府陈列馆、闽北军分区司令部,我们还特意带老人走进了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老人非常满意——政府在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承上做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  冯老想重走故地来看看大安村的愿望由来已久,而今天他终于圆梦大安,老人一直很高兴,很激动。其实更高兴,更感动的是我们,冯老早上从江西鹰潭出发,在铅山县石塘镇座谈,下午三点,又来到大安,而且依旧精神矍铄,这太让人赞叹了。</p> <p class="ql-block">  冯品荣是目前唯一的一位见证了大安苏区的历史,能清楚地讲述出大安历史,并且是从大安走出去的老红军。虽然因为路途的关系,我们无法带冯老到他曾经工作过的闽北红军医院——大安陶观厂(原名是道观厂),但是我想他能够看到大安的发展,能够重走在大安这块红土地上,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真诚地祝福冯老健健康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