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每天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耳边听到的是叽叽喳喳,或是书声琅琅,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认真、投入或是开小差,久而久之,似乎都忘了孩子们脸上挂满笑容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音乐老师会看到孩子们唱歌时愉悦的神情,体育老师也能看到奔跑在操场上自由欢呼的身影,美术老师能到看孩子们五颜六色的世界,而作为传授严谨知识的老师,我们的课堂上是否也会有欢声笑语和笑意盈盈?</p> <p class="ql-block"> 期末,是两个让人紧张的字眼,意味着分秒必争,老师生怕少讲一句,浪费一分一秒,而学生就要接受老师多讲一句,多说一点,所以疲惫了老师,也疲惫了学生。</p> <p class="ql-block"> 今天虽然只有一节课,但是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一如既往的表情,一瞬间,我决定什么都不讲,只是给他们设下范围:26个字母的大小写。告诉他们不管是小组合作还是同位合作,选择他们最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字母, 这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虽然我知道三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并不强,肯定会在学习的时候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但是我还是决定给他们“自由”。五分钟过去了,孩子们抱团了,有了固定的搭档和学习模式,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笑了,就连平时阴沉着脸的孩子,也在兴奋地回答同位提出的问题,一个男生为了和自己前面的好搭档互相提问,一节课的时间身体就趴在桌子上,伸着耳朵好好听着,让人不忍心打扰。而我并没有成为局外人,而是在他们中间来回走着,观察着,谁在读字母,谁在默写,谁和谁是搭档,谁走神了等等,了然于胸。二十分钟后,有孩子问我,能否默写?可以!能不能提问单词?可以!能不能提问句子?可以!能够提出这些问题的孩子,已然完成本节课的目标,跑到老师设定的"圈"外,去查漏补缺了。继续在孩子们中间穿梭,字母书写不规范的,拿起笔写在他们的本子上示范,孩子们围在一起看;读的不准的,站在旁边纠正发音,孩子们一起跟读,此时的我就像是修正液,随时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三十分钟之后,已经没有孩子在读写字母了,而是换着方式检验,好像一个个出题员,“刁难”自己的同伴。成功过关的,一脸笑意,没有过关的,出题员也是一脸笑意,觉得自己的题目有水平,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是一个个笑脸,是这节课最意外的收获。最后五分钟,我只问了两个问题:第一,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二,你觉得哪些还不够熟练,是你下一步攻克的难题?刚开始,他们以为我要批评他们学的不够,立刻收住了笑容,不敢回答,或者声音很小。但是,我给他们说的是:只要这节课你学到东西了,没有浪费时间,你们就有收获,就值得高兴。然后就是他们肯定的回答:我学会了……,所以哪怕慢一点,也要实一点。</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笑脸会在他们最轻松和愉悦的时候自然而然出现。学习,为何不能变成他们轻松愉悦的时刻呢?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绷紧的皮筋两端,而是镜子的里面和外面,同哭同笑,要想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老师也要扬起嘴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