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游沅江(一)

汤姆大叔

<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条江,屈原溯游而上,在两岸啼不住的猿声中,发《天问》、祭《山鬼》、作《桔颂》、赋《离骚》,水滔滔,路漫漫,上下求索,其文其品,为万世景仰;沈从文顺流而下,一路的茂林、修竹、古镇、码头……成就了他的“湘西世界”,因水而生的《边城》《长河》,《湘行散记》奠定了他的文学大师之基;陶渊明神游九洲,将他梦中的理想国构筑在了她的岸边,一篇《桃花源记》引得无数人向往,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沅江—— 一条美丽的奔腾不息的人文之河。</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教书人,家门口有这样一条被文学巨匠踏行咏唱的河流,不仅有满满的自豪感,更有强烈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读于沅江边的桃源师范学校,几乎天天见到这条美丽的江:有时,她是一江碧水,静静流淌;有时,又成满江洪流,翻转咆哮;但更多的时候,她都是那么盈盈一江,缓缓而行。</p> <p class="ql-block">那时,沅江上没有高桥大坝,河面上来往着长长短短的木船木排以及大大小小“突突”叫着的机帆船。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一长溜木排,远远的顺流而下,急急的来到你眼前,又匆匆随水而去,走得远远的。就特别羡慕那些撑排人,立于排头、撑着长篙、摇着长桨,驾驭一江河水,阅尽两岸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桃师的日子,因为这条江迷上了沈从文,又因为沈从文更多地了解了这条江、喜欢上了这条江;后来,读了屈原、刘禹锡、王昌龄等名家的诗文,更是深深地爱上了这条江。</p> <p class="ql-block">沅江,她还真不是一条普通的江!</p><p class="ql-block">她源于云贵高原1380米高的斗篷山,在雪峰、武陵的崇山峻岭间冲決迂回,出黔入湘,左牵舞水、辰水、武水、酉水,右纳渠水、巫水、溆水,奔流1033公里,入洞庭,汇长江,最后归于茫茫大海。</p> <p class="ql-block">在水运发达的年代,她是云、贵、川与湘、鄂、赣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大通道,河中舟楫往来,岸边码头林立,岸上商贾繁荣,沅江也因此孕育出了一众诸如凤凰、洪江、镇远、上司、里耶、王村(芙蓉镇)、茶峒(边城)至今仍繁华满身的干年古镇。</p> <p class="ql-block">沅江流域,地灵人杰、众星闪耀,这里诞生了开国大将之首粟裕,无产阶级革命家藤代远,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革命烈士向警予,中国宪政之父宋教仁,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文学家丁玲,鬼才画家黄永玉等名人。这里也是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幽禁地、军统头子戴笠的特务训练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育种基地。还有,古代的李白、陆游、沈括、郦道元,近、现代的闻一多、冯玉祥、秋瑾、郭沫若、华罗庚等名人也在这里留下了生活或游历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沅江还是一条奔腾着民族血液的英雄之河。东汉初年,五溪蛮作乱,伏波将军请命平乱,最后战死疆场;抗日战争时期,常德会战、湘西会战,将士血染沅江;1949年秋,刘邓大军在泸溪横渡沅江,挺进大西南,追剿国民党残部;解放初,解放军围剿10万湘西悍匪,近千人壮烈牺牲;后来,一部分入匪的士兵被解放军改编,参加了抗美援朝,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与美军殊死搏斗的有很多就是这些湘西子弟。</p> <p class="ql-block">沅江更是一条荡漾着诗情画意的文学之河。这里不仅有屈原这样的文学巨匠曾经踏歌行吟,历代许多文人墨客也在这里流连忘返,泼墨抒怀。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被贬任朗州(今常德)司马,陶醉于沅江山水,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夏天,他临水而唱“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秋日,他登楼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王昌龄流放五溪,也因沅水动情,留下诸如“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千古佳句。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西行经过沅陵,便盛赞“一县好山留住客,五溪秋水为君清”。现代著名的散文大家沈从文更是对沅水情有独钟,说她“美得令人心痛”。</p> <p class="ql-block">在中华大地众多的江河中,沅江的秀美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令人刮目。家门口有这么一条了不起的河流,天天饮着她的水、看她奔流、听她吟唱,让我幸福,更让我心动:几十年来,一直有一个心愿,象屈原那样“乘舲船余上沅兮”,“朝发枉渚(今常德),夕至辰阳”;一叶小舟载我溯江而上,去看看流水吟唱中的江岸风光是如何“美得令人心痛”,那些吊脚楼上的干年古镇何以至今仍能繁华满身,还有那一条条涓涓细流,是如何一路迂回蜿转、呼朋引伴,最后汇成干里大江……</p> <p class="ql-block">然而,一座又一座的拦水大坝,让我的溯江梦越来越远。也曾沿着国道、高速路去看上游的那些古镇,然而,这种直达目的打卡式旅游让我感觉我与母亲河还有很大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我应该和母亲河走得更近一些,如果不能成为一条游在她怀里的鱼,我可以象马一样依岸而行。想到了骑行,就用便捷的二轮,载着我的身体和灵魂一起上路,沿着山川河流的脉络,在晨晖夕照中、在蓝天白云下,去亲近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女儿女婿给我换了新摩托,妻子给我添了新装备。放假后,我开始規划,考虑到天气、疫情、时间等因素,我准备分四个时间段骑完全程:第一次,约一天时间溯游沅江桃源段;第二次,沿318省道骑行到沅陵五强溪,约二天时间溯游沅江沅陵段及支流酉水下游段;第三次,约四天时间,沿319国道直达泸溪,溯游沅江泸溪、辰溪、溆浦段及支流武水吉首风凰段;第四次,沿319国道,250、223省道直达黔江,溯游沅江上游(清水江)段,约7天时间。</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8日,终于启程,出发地选在了县城的红军码头,这个在沈从文笔下布满了吊脚楼的地方,是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地,也是我求学参加工作的起点,2015年,我也是在这里下水开始了冬泳。在这里出发,有一种特别的仪式感,人生就如一条奔流的河,只有出发,才会有奔跑的激情,也才会有一程接一程的风景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顺着十里防洪大堤往上,眼前高楼映于水中,“菉萝”秀在江边,长桥如虹连着两岸,一派岁月静好的样子。想起了沈从文记载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桃源:烟馆、妓院、码头、长街短巷布在江边,铺着麻石板的街巷来往着水手、商贩、军政差员……嘈杂中透着热闹,昏黄中溢着人间烟火味。于今,过去快一个世纪了,山河依就,但人已非,物亦非。</p> <p class="ql-block">沿河上行15公里就到了武陵渔村,“渔村夕照”为古“潇湘八景”之一。对河就是桃花源。河中有沅江最大的洲白鳞洲,原本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洲,借了桃花源的名气,湖南卫视在这里拍摄了《向往的生活(五)》,一时成为网红之地,风头甚至盖过了对面的桃花源。50元租了船,人车一起去那“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白鳞洲的标志建筑就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苏式风格大礼堂,上半年我们一家就来过这里,女儿女婿对这些文革时期的东西十分好奇。如我们一样,每天有很多人来到这里,那些过往成了我们今天的向往。开玩笑地对驾船师傅说,你们真幸福,天天过着向往的生活。师傅苦笑一句,幸福什么,隔河渡水的的,孩子上学,买过东西都不方便,遇大水,房子还要被淹。我心想,所谓“向往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呢?</p> <p class="ql-block">我的溯游沅江向往的是什么呢?一路前行才是最好的回答,但总有这样的地方让你停下——河流不时把它的美展示于我,如此的幸福大概也只有亲近她的人才可以享受。</p> <p class="ql-block">上午10时,到达夷望溪镇的马石村,村子的得名是因为河边有形似马的石山。我在这里逗留,并不是因为这匹石马,它的周围有二处不得去的景观:一处是马援石室,一处是穿石。</p> <p class="ql-block">先去马援石室。从公路左边拐下,越过一片稻田和花生地,车子已经不能骑行,拨开齐膝深的杂草滕蔓,顺着小道来到山下就见到了马援石室,一大一小凿在山崖。</p> <p class="ql-block">东汉初年,五溪一带蛮民作乱,前期汉军节节失利,时年已六十一的伏波将军马援请命平乱。正值盛夏,出身于陕西的老将军湿热难耐,士兵为他凿洞避暑。马援挥师四万大败叛军,可在班师途中不幸染疫身故,实现了他“马革裹师”的军人誓言。</p> <p class="ql-block">这样小小的石室,实在是有些委屈了战功赫赫的老将军。但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统一国家的战将,在沅水流域,人们修建了多座马援庙纪念;因为马援征战,桃源南路留下了喝擂茶消渴避暑的饮食习俗;在沅江边的很多地方至今还有体弱多病的小孩认马援为干爹的风俗;马援石室下面的那条溪流也被人们称作马鞭溪;在汉语词典中,也因为马援的事迹,留下了“堆米成山”、“老当益壮”“马革裹尸”三个成语。</p> <p class="ql-block">穿石在马援石室上游五公里处,曾在岸边远远地见过,但这次我想与她近一些,仍就是租了船,在移动的视角中去品味她的美。</p> <p class="ql-block">问了船老板穿石的传说,他说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驾船时一篙撑出来的,但我的脑海中却是另外一幅景象:电闪雷鸣,山呼河啸,洪流滚滚,山与水在江中对决……而此刻,阳光柔和,静影沉壁,穿石安详。干万年过去了,她们已默然于江中的一道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船头,向上游望去,有一座大坝截断了江水,那是凌津滩电站,五凌电力集团建在沅水的最下游一个电站。感谢这些给我们带来清洁能源的电站,但这些大坝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因为它们,鱼儿回不了家,人们离开了家,那些因水而生的村庄、集镇长眠在了水下,那满江的橹歌、帆影也一并远去……</p> <p class="ql-block">跨过凌津滩大坝,在蜿蜒的山路上骑行7公里就到了兴隆街古镇,这里水面开阔,水流平缓,轮渡来往频繁。</p> <p class="ql-block">兴隆街古镇对面是仙人溪,旁边是夷望溪。二条美丽溪水的簇拥,再加上处于常德与沅陵的中间位置,使这里成为水运发达、生意兴隆的大码头。上个世纪的兴隆街河中木船木排相接,河岸商铺戏台相连,街上人来人往,其热闹程度堪比常德大、小河街。1934年1月,沈从文从桃源雇船回家乡凤凰就曾在此停留,并用书信《船泊兴隆街》作了记载:船停到一个地方,名“兴隆街”,高山积雪与远村相映照,真是空前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正如许多临水的古镇一样,兴隆街也随着水运的衰落而归于宁静,于今只留下一个好听的名字让人怀想。</p> <p class="ql-block">与逐渐衰落的兴隆街不同,上游的夷望溪则是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杨幺驻扎的水心寨,收留湖广总兵胡可立的水心庵都还留在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个被人们称作“小桂林”的地方:溪水静静地流,竹木悄悄地绿,山石安卧在江心……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已经被遗忘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之外。</p> <p class="ql-block">夷望溪对岸往上行,桃源境内还有两条美丽的溪流:小洑溪、大洑溪。重回兴隆街乘轮渡过江。站在甲板上,楚天开阔,江水如春,象极了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意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p> <p class="ql-block">小洑溪发源于桃源龙潭镇的两河口,溪流不长,水流量不大,但一路的青山绿野,小桥流水,让她有一种质朴的美。</p> <p class="ql-block">小洑溪上的有很多石拱桥,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简朴、坚固耐用而又不失美观,几十座大大小小的石拱桥卧于溪上,不仅为人们提供方便,也成了小洑溪上的一道亮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小洑溪是低调的,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汇入了沅江。</p> <p class="ql-block">小洑溪上面的大洑溪则是一副大派头:大河口、大码头、大灯塔……</p> <p class="ql-block">大洑溪是有底气的,她源于百公里外的慈利县五里垭,流经慈利、沅陵、桃源三个县,一路上的高山深谷、急流险滩、沃野良田、星罗棋布的村庄,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大洑溪中游的会人溪电站库区</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大洑溪是值得骄傲的,她的高光时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化时期,本地的竹木、石灰、粮食,外面的钢材、化肥及日用品在这里转让,码头上是小山似的货物,大驳船被压得低低的,还有客船上达沅陵,下至桃源、常德,这里建有供销社、饭店、木材公司、航管站,船进船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洑溪码头边的吴老伯如数家珍的谈起大洑溪的过往,满脸的兴奋,还把我带到后山的最高处看河口风光。他说,若是春天来,小洲上开满了油菜花,那才好看;这几年,好多摄影爱好者都是他带到这里摄影的。</p> <p class="ql-block">于今大洑溪的美丽依旧,但大洑溪的繁荣不再,那些承载了大洑溪光荣的建筑或倒塌或折除,只有这个大洑溪饭店还在岁月里坚守;大码头因为凌津滩电站被淹没,大驳船和大客船消失了,偶尔有几个本地人和如我一样的远客才让这个古老的渡口不至于完全沉寂。也好,就让大洑溪回到从前的从前吧。</p> <p class="ql-block">沅江桃源段还有很多这样美丽的溪流:南岸的梅溪、甘溪、水溪,北岸的陬溪、延溪、剪家溪……她们或大或小、或急或缓、或扑实无华、或婀娜多姿,但都有自已的风彩、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歌谣;她们或源自雪峰的某个小石潭,或出发在武陵的某个溶洞,但都会不约而同的流到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喜欢家乡的这些溪水,喜欢沿着笔直的河道或高高低低的山道与她们一起行走,在弯弯曲曲、起起伏伏中与他们分别又重逢。那些迷藏一样的溪流以及急弯慢拐中突然出現的风景令我一路惊喜。</p> <p class="ql-block">从大洑溪往上经过桃源县沅江段最上游的村庄高都驿就到了桃源与沅陵交界的地方界首,中间的那条如刀斧般劈开的石缝就是界线。传说是夸父逐日时一头撞裂的。这样美丽而又充满了魔幻的分界线让人无比好奇,陆路无法到达,我租了船静静地望着并把它存在了手机中。</p> <p class="ql-block">沅江桃源段从河洑的犀牛口到界首全长九十九公里,百里沅江,百里画廊,水似绸缎,岸如翠帐。虽不见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满江橹歌与帆影”,但“菉萝晴画”、“白马雪涛”、“梅溪烟雨”、“漳江夜月”等美景依旧,七星洞、渔仙寺、白马渡、揽船洲一系列动人的传说还在;端午划龙船、吃棕子,用擂茶待客的民间风俗还在;特别是随着凌津滩水电站、桃源水电站的修建,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江已成湖,山已成岛,沙洲建为公园,鸥鹭比翼,芷兰竞秀,漫江碧透,湖光山色,沅江更美丽。一次溯游,阅不尽百里画廊;一篇游记,写不尽满江诗情。好在沅江就在身旁,待来日再多亲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