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德育】巨龙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培训会

瀍河区巨龙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效预防学生心理极端事件的发生,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素养,瀍河回族区巨龙小学全体教师参加了河南省教育教研室主办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培训会。</p> <p class="ql-block">  傅宏老师就如何扎实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作了生动的阐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他们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同时要抓好学科渗透,尤其是思想品德,语文课堂课堂,增强学生交往意识,发展能力个性,提升学生信心,培养学生良好情感体验。</p>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心理状态欠佳的人则反之,时常对生活充满失望,情绪容易低落,甚至出现极端的行为,伤害自己或者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进入社会之前,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语低组各位老师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此次培训,力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听课】</p> <p class="ql-block"> 【学习收获】</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通过培训,我对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因此,教师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p><p class="ql-block"> 郭瑞鹏</p> <p class="ql-block">  经过昨天的培训学习使我明白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安慰需求是不同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危机的出现,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要让人的负面情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出口,要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应对危机。否则,这些心理危机的受害者有一天可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把伤害带给社会。 总的来说,经过学习使我明白了,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放在漫漫人生里,都是微小的一瞬,如果能这样想许多事情都可以看开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极转换和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使学生没有正确应对心理危机,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牛梦瑜</p> <p class="ql-block">  身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每个老师在教育工作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更不可带着情绪工作。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张苑</p>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既包含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内容,还涉及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新知识,也让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我们片面认识的学生心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加强的一种教育。尤其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未成年学生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所以心理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有效解决自身、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张晓玲</p> <p class="ql-block">  今天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只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就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文艳丽</p>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心理危机这个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只要是心理的平衡与稳定被打破,使思维或行为有了紊乱就可称作心理危机了。在处理危机大多数人都能恰当的应付,若不能恰当的应对则会产生心理创伤。由此不由联系到自身的经历与生活,小危机其实是不断的,稳定的心理与生活常常会遭遇些事情被打乱,虽然是小事,比如孩子的学业问题、夫妻的意见问题、工作的变化问题等,当这些事情突然出现,自己的心理的波动总是有的。而且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平衡、破坏、再平衡的过程。其次,心理危机不都是负作用,有时正是它们的出现让人不断地调整自己,让人成长、成熟。而且还可能在某些极度的负面情绪后会出现“灿烂的拐点”,情绪在某一刻就会豁然开朗起来,所以不要惧怕平衡的打破。 </p><p class="ql-block"> 闫怡雪</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培训,我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段远航</p>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为我们今后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升了高度,感谢各位讲师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p> <p class="ql-block">编辑:郭瑞鹏</p><p class="ql-block">图文:语低组教师</p><p class="ql-block">审核:匡素文</p>

心理健康

学生

心理

教师

教育

危机

学习

培训

情绪

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