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迎着晨风,迎着朝阳,跨山过水到边疆 ,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这首激情澎湃的歌曲,曾激励着许多热血青年奔向祖国四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一团七连旧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是北京、保定、山西等地的知识青年战天斗地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连部,连首长都是身着正规军装的现役军人,他们中间有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有身经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的志愿军老兵,有解放军中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青年,在他们的领导下,接受着部队应有的严格军事训练,干着与广大农民相同的农田劳作,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半军事化的劳动大军,由于受到军队作风的熏陶,又经繁重农作的锤炼,这支说兵不像兵,说民不似民的社会力量,被当地的老百姓戏称为“不戴领章帽徽”的土八路,但是,对外号称60万人的中国内蒙古战备力量,其相应的对外政治和军事功能,确实起到了不容外强忽视的作用,所以,兵团享有“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当之无愧,这也是兵团这支特殊队伍和广大兵团战士的光荣所在、贡献所在,正可谓:起因非本意,建功于无形。</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营房已风蚀残缺,但中墙当在,故事依存,当年意气风发的一代青年,犹如这些土制房舍一样,也已随时光老去,但过往的时代,已将千万名青年载入史册,虽然这这支召之即来,散之如烟的大军并无显赫和耀眼的光辉,但它留给历史的淡淡一笔,或许会被将来谱成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或许被后人演变成无数版本的戏说谈资,总之,无论是闲谈还是谬说,历史都会记住它曾经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温暖的小家,住上广阔天地的大房,几十个兄弟挤睡在一个大通铺上,彼此适应着酣睡、梦呓等不能自控的烦人躁动,从无法忍受到心随如静,从不习惯到宛如家人,从而溶入到一个全新的大家庭,苦在其中,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简陋但却能遮蔽酷暑和严寒的营房,虽然,兵团组建的的初期,那里还没有电灯,每个房间只有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晚上,凭借这盏光亮微弱的小油灯,战友们或给亲友们写信、或在一旁看书、或几人在周围侃大山,微弱的灯光给人们带来的是思念、情趣和欢乐,一下子有了家的感觉,但微弱灯火也使远道而来的人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希望,那时,最简单、最实际的希望就能够早日通上电灯,在这里我们经受了磨练,领悟了人生,学会了忍耐。</p> <p class="ql-block"> 集体的生活,把不同家境、不同的习性的年青人生生拧结在一起,最终铸成永久的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 一排残缺不整的房屋,曾是全连最有资产价值的地方,拖拉机的轰鸣声从这里响起;一駕一駕马车从这里出发;一匹匹骏马从这里飞奔。</p> <p class="ql-block"> 连队的一号水库(大家习惯称之为水坑),春 、秋两季从黄河引水,每次注满可为全连供水半年,这也是连队最具风光之地,当年,水坑的四周树林环绕,库水清澈如镜,不时有小鸟从水面飞过,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里的确最受战友们青睐,许多战友都在此留下过一生中最难忘的美照。每到冬季冰封时节,水坑又成为冰上勇士的天地,流星似箭,冰屑翻飞,这个不起眼的水坑,肩负起生活、游览、娱乐等综合功能,不过,为了大家的饮水安全,连队下令禁止在水坑游泳、滑冰等活动,对此,得到大家的认可,共同维护这一盆净水。</p> <p class="ql-block"> 这条泥沼与车痕密布的小路,留下了数不清、看不见的青春脚步。</p> <p class="ql-block"> 路的这头儿是边疆,路的另一头儿是遥远的家乡,当年这条路似乎没有这么沧桑荒凉,每到傍晚时分,战友们三、五成群的在这里漫步,目送着火红的太阳徐徐西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经的青年从这里走向美丽的夕阳。</p> <p class="ql-block"> 对于游客似的兵团知青来说,这片广袤的大地,曾无私地接纳和养育了我们,无论是否眷恋,但都会永志不忘,兵团的一切都已深深地镌刻在灵魂之中,因为,那里锁定的是我们最美丽的青春时光。</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1975年夏季,兵团发生巨大变化,兵团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解放军各部队开始安置现役军人归队工作,真是兵贵神速,全团的现役军人在极短暂的限期內,骤然之间,人迹全无,至此,兵团组建的初始目的彻底变更,所有兵团战士一夜之间成了地方国营农场的职工,之后,大规模知青返城工作逐渐展开,直到知青正式退出兵团舞台,这也符合事物演化本来的逻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