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双减”返璞归真 “提质”溯本追源——九年级语文组听课月活动小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双减”下,九年级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因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定盘星;提高自身素养,因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提高备课实效,因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架构理想课堂,因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改革作业设计,因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改变评价方式,因为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我们回归本质、回归常识、回到朴素、回到生活,只想浅浅地教语文、静静地教语文,铸魂、润心、培根,这是根,这是真,这是源。</p><p class="ql-block"> 平等师生关系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人情更浓,赞赏、鼓励、笑容、宽容更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不再是“正确与错误的裁判”,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以一颗童心对待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我们依据文本体式,选取教学点;我们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点;我们依据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丁师扬:深入浅出 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渔家傲.秋思》是一首边塞词,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这一题材相对较陌生,所以,在上课之前,丁老师进行了充分的备课,了解北宋与西夏对峙战的地形和战况,了解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的事迹。 </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先从这场战争导入,随后带领学生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驻足凝神描绘边塞壮丽苍凉的秋景,分组合作津津有味地解析诗词意象,各抒己见感悟范仲淹在作品中寄予的深沉厚重之情感,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妙语连珠,教师的点评简要独到,整个课堂深入浅出、水到渠成。 </p><p class="ql-block"> 课后,结合双减政策背景,同组教师对本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既有历史和现代的心灵碰撞,也有师生默契配合盛开的朵朵涟漪,更有语文知识点的训练、巩固落实,既务虚又求实,是双减政策背景下一堂成功的常态课。</p> <p class="ql-block">柳萌萌:循循善诱,嘉荫长留</p> <p class="ql-block">【课前备课】萌萌在备《渔家傲》时,将课前导入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并翻阅典籍查找资料,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作家作品特点与典故出处;坚持手写教案,创新利用多媒体软件,精心制作课件。【课中展示】以百年党史的故事开篇,选择“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作为切入点,将守卫边疆的战士与诗歌中戍边卫国的战士融合;以思路清晰的结构呈现,从初读读诗歌内容,再读读诗歌形式,品读读诗歌情感,由浅入深,从文本走向课外,由课外回归书本;以言简意赅的文字点评,在点评学生朗读以及解析诗歌时,使用言简意赅精准到位的语言给学生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后反思】课堂不足:方法指导部分过多,实战演练部分较少,教师应该空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踊跃分享,参与课堂。而不是教师一味满堂讲或满堂问,用紧张束缚的学习节奏把学生指挥得一刻不停。改进方向:“圈点”与“批注”浅者用其字,深者化其意,应该在课堂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评讲指导环节时间缩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踊跃分享独立的观点看法。课堂要有侧重点,更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圈点批注灵活运用。让我们的孩子们爱上语文这是语文老师的责任。愿课堂中的我背后不只是黑板,脚下不止是讲台,而是这样的自己:头顶是璀璨星河,眼前是蓝色汪洋,背后是葱翠森林,脚下是无垠绿洲,身畔是水乡古镇…带领学生一起与东坡饮酒,与秦观夜话,与稼轩论剑,与清照煮茗,旅行和书籍让语文课堂有心意有新意有情意有诗意!更希望在我的感染下,涌现出更多律己修身重德贵义的方正之士,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雷厉风行胆识过人的有勇之士,文韬武略睿智英明的有识之士,高瞻远瞩志存高远的有志之士!</p> <p class="ql-block">王寅秋:巧于构思,灵活思“变”</p> <p class="ql-block">木柴厂的门口、被众人围着的警官、一只可怜的小狗,契诃夫就这样以他精湛的写作艺术为奥楚蔑洛夫已臻化境的变技表演搭建了舞台。漫画式的几笔勾勒,一场极为可笑又使人压抑的滑稽喜剧在那个萧条的年代上演。</p><p class="ql-block">课上老师从解题入手,解释了主人公的名字“奥楚蔑洛夫”意译就是呆傻、疯癫的意思。以此为基础导入新课,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讽刺小说有自己的理解。授课中思路清晰,环节安排合理。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小说主人公做了一件怎样的“疯癫”之事?打破思维定势,精心设计,从癫狂者、清醒者、可悲者、可笑等不同角度解读小说,解开畸形社会的面纱。再者,引导学生从“法律变白纸,警官长黑心”入手,让沙皇法律的虚伪性和畸形社会的病态特征都深深地嵌进学生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曾洁:平易近人 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本课教学以群文阅读为起点,以对比《我的叔叔于勒》为抓手,以感悟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为目标实施教学。课前准备阶段,充分学习群文阅读教学理论,以指导课堂实践。为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课堂效率,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板块简单明了,直入主题。“说变”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画曲线图并借助图表复述情节。“说不变”环节先品读文中两个重要细节——军大衣和信,以感知人物形象,再补充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和人物性格产生的原因。“以不变应万变”环节引导学生感悟主题,并教导学生要多读书汲取智慧,多反思培养浩然正气,才能以不变应万变。</p> <p class="ql-block">姚银萍:俯看文本,贴地而行</p> <p class="ql-block">《梅岭三章》属于革命题材类文本。革命类文本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文化,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此类文本情境距离学生生活经验遥远。在课堂中要把革命类文本的课堂价值和语文价值发挥出来,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上架设桥梁,拉进革命家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多角度的了解英雄,真正从英雄人物身上学到精神成长的因素。本课节课属于同人同质群诗整合课。在课堂教学中,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第一层次,诵读,目的在于纵向把握,整体体会三首绝句传达的情感;第二层次,比读,目的在于横向比较,着力品味第一首诗的情趣和理趣;第三层次,联读,外向拓展,学习先辈们的奋斗精神,老师借助读的不同方式,一点点牵引出学生心中的情感。有了第一层情感的激活,后面的比读和联读就有了厚重的铺垫,品评欣赏联结外内就不再是凌空蹈虚了。 如果说诵读是引导学生直面诗歌向内求,那么借助资料就是向外求,通过丰富的外部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由单文本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阅读,阅读的点逐渐延展为线,立体成面,在构建阅读场的过程中完成从读懂一篇到读通一类。实现由一个人到一类人,完成文化的传承。以学生为本位,读占鳌头,有一篇到多篇,让学生沉入、沉潜、沉浸到文本,触摸到文字的温度,思考过文字的深度,探究到文字的广度,真正阅读。使学生悟动于衷,使课堂穿“技”到“术”抵达“道”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周瑞:以生为本、生生互学</p> <p class="ql-block">《梅岭三章》是革命题材类的一组诗歌,弘扬革命精神、增强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内容。但是这类文本的大背景与学生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距离,这时可以通过一些影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诗人当时的经历,课前观看陈毅和《梅岭三章》的短视频,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在课堂的教学中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运用方法解读本诗进而解读其他诗歌。第一层次,背景解读,课前导入一,通过诗句让学生再次理解革命精神。第二层次,先读后解诗歌,明白革命诗人陈毅所写内容。第三层次,让学生自己解读每段内容后,感悟诗人精神品质。最后一层次,运用诗歌解读方法,在诗中一一解读.让学生真正掌握诗歌解读方法。 以方法引领为主,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由浅入深走进诗歌,从而掌握解读诗歌的方法。课中互评互点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合作探究,借集体智慧来更轻松更快更准地掌握诗歌内容。</p> <p class="ql-block">郭宏:双减落地,课堂落实</p> <p class="ql-block">在双减浪潮的推动下,注重提升高效课堂已经势在必行。《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比较适合运用朗读法和感悟赏析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因此郭老师在教海燕这篇课文时的设计思路是:情景导入话海燕—整体感知绘海燕—探索求真塑海燕—自我展示赞海燕—德育渗透学海燕。灵活运用PPT课件和课后读写要求当堂落实基础知识,学生齐读重点字词,学生抢答字词在句子中运用,养成积累基础知识的学习习惯,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参与回答问题的人更多,面也更大。同时老师针对性的评价学生发言,利用丰富的评价语言,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大的获得感,有学习的成就感!始终注重让双减政策在课堂上落地,让大纲要求的应知应会知识在课堂中落实!力求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特征,放手让学生接触课文,巧妙引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圈点批注,在讨论时碰撞火花,在展示时绽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尤红艳:深耕细作,巧引妙点</p> <p class="ql-block">本堂课以朗读为依托,以引导为方法,以领悟为目的,在深挖教材、吃透教参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读海燕—品海燕—悟海燕—做海燕”的教学流程,巧妙运用情境导入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情感升华法,激发学生快入境,多读文。在把握朗读技巧、圈点重点词句基础上,初步感知文本,落实双基;然后,重品读,巧点拨,字斟句酌,把玩语言;最后,知背景,明写法,探讨领悟,把握写作意图,进而升华情感,激发出学生学做海燕,翱翔学海的愿望,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注重深耕细作,巧引妙点,落实了双基,达到了“双减”目的!</p> <p class="ql-block">黄晓黎:诗意灵动 精思巧授</p> <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关注学生主体写作状况,廓清写作迷雾,矫正写作失误,实现“可见”的进步。讲授一节作文升格课跟着作家提升作文:《记叙文点题之升格:点出亮点来——暖只有在传递中才更温暖》。【前期准备:对准“靶子”,有路可循。】一、提供包利民的有关“暖”的群文,学生阅读、做摘抄、每节课前3分钟读背点题句,领悟包利民文章温婉细腻的暖意和含蓄深沉的哲思。二、写一篇以“暖”为话题的文章,教师全批全改。【课堂环节:清晰之美,方为至美】积累沉淀,展风采(展示背诵包利民暖文点题句,并陈述背诵原因)——睁大慧眼,说发现(学生归纳群文点题的特色)——合作升格,促提升(分组合作交流升格点题)——总结归纳,递温暖(学生总结这节课收获的温暖)。【课后研讨】结合学情,实际;准备充分,实在;课堂交流,实用。容量大,还须细嚼慢咽。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学生的有效互动,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活动的组织,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对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过滤、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时可以产生"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唯有简约,方能深入。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思维导航,助学生有路探寻;语言建构,使学生品析有味。教育是一项用心的事业,没有耐心与情感的投入,便很难有真正的智与思的创新,爱与严的和谐统一,习与细的有效引导。让每一个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既“会学”,又“学会”,教师的备课尤为重要。发展教育,必先发展教师。用心“备题”,细心“选题”,让孩子们“看见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的生命场。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质疑,要提倡“小先生制”,支持学生教学生,以学生带学生,要创新课堂模式,为学生进入主动学习、能动学习、生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积极创造氛围和条件,以真正实现由“教知识”到“教方法”,由“学会知识”到“运用知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由“教师强求”到“自主学习”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双减”“提质”在狠抓课堂落实上出实招,在精准集体备课上下功夫,教师的深度研究、高度关注、精度瞄准,让学生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提高、思维上有发展。课堂是有生命的,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双减”是为了发展,“提质”也是为了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九年级语文组一个团队不同的思路、风格、方法、技巧、经验交流,促进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提升。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满意的教育首先是高质量的教育。博彩众家长,使得龙凤飞。在“减”上练硬功夫,力求“质”上有突破。“望闻问切”推进有效课堂抓实效,一是回“望”初心,抓牢课堂不松懈;二是常“闻”建议,深化学习不放松,;三是勤“问”短板,携手共进不掉队;四是直“切”关键,归真溯本不落空。“双减”方向对了,教师用心,学生走心,成功便有了可能,就找回教育源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