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缘起 <p class="ql-block"> 一天午饭时间,昭霖小朋友👦看着老师拿着筷子🥢,再低头看看自己拿的勺子🥄,他抬头问老师:“老师,你怎么用的筷子🥢呀?”,涵涵小朋友👧也说:“我在家也用的筷子,不过和老师的不一样,有圈的那种。”,阳阳小朋友👦说:“我家筷子上有小动物。”……随着小朋友们探讨的内容越来越多,大家开始热烈讨论起来。于是,孩子们👦👧与筷子🥢的课程故事发生了。</p> 活动目标 <p class="ql-block">1.通过观察、猜测、调查、讨论分享等方式了解筷子的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2.在实验、游戏中大胆探索、交流、合作、创新,体验同伴间合作互动的快乐。</p><p class="ql-block">3.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p> 旅行前的准备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大班幼儿“能熟练使用筷子”,为了了解班级幼儿对筷子喜爱及熟练程度,我们发放了调查表并统计。</p> <p class="ql-block"> 经过统计,所有的小朋友都喜爱筷子,64%幼儿可以熟练使用筷子,21%幼儿处在会用但不太熟练的程度,15%的幼儿还不太会使用筷子。与家长们协商后,我们开始了收集筷子之旅。</p> “筷”文化 <p class="ql-block"> 在吃午餐的时候,有小朋友在敲筷子🥢,针对这一情况,文明用筷、安全用筷的教育活动应运而生。孩子们还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文明、安全使用的筷子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教师思考:《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及周围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空间,激发幼儿自主体验与探索。通过孩子们对筷子产生的兴趣,以说一说、找一找、想一想等方式,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等良好品质。</p> 筷筷”吃 <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一时间与家长商量约定,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中,孩子们都使用筷子🥢,于是各种拿筷姿势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 通过✅集体活动、观看视频、对幼儿逐一指导等方式,开启了“筷子之旅”,并第一时间将正确拿筷图解张贴在墙上,抓住碎片化时间,帮助幼儿了解筷子,丰富幼儿对筷子的相关经验。</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通过视频🎬来观看如何正确✅使用筷子吧!</p> “筷”探索 <p class="ql-block"> 在科探区,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筷子,“筷头是圆的,还是方的,是什么材料,快来来看一看。”因为收集来的筷子材质各不相同,加上幼儿识字量有限,教师设计了以颜色来表示筷子的材质。孩子使用这种分类方法,对筷子进行分类,同时记录筷子的颜色,将筷子的颜色与材质联系起来,了解不锈钢筷子为银灰色,木头筷子多为黄色,塑料筷子颜色多样。</p> “筷”建构 <p class="ql-block"> 在建构区,我们分为了纯筷子建构和添加辅助材料的筷子建构。</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结合彩泥🌈,搭建出了正方体!</p> “筷”乐测量 <p class="ql-block"> 筷子有长有短,又是直直的,可以当做尺子帮助我们测量东西的长短哎!</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可能,它们还可以这样玩!</p> “筷”乐挑棒 <p class="ql-block"> 在一次区域游戏中,周老师和小朋友们正玩着“挑棒”的游戏。</p> “夹夹乐豆子屋”之旅 <p class="ql-block"> 生活区里,我们一起来比比谁夹豆子的速度最快,哪一组先夹满一盘谁算赢!</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探讨到,原来不同物品,不同材质的筷子🥢,夹的速度都不一样!扁扁的蚕豆最容易夹到,圆溜溜的黄豆最难夹到!</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索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充分利用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寻找问题的答案,亲身体验的参与感大大调动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索的积极性。</p> “筷”乐敲打 <p class="ql-block"> 哇!筷子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呀!敲在不同的物体上,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呢!</p> “筷”乐畅想会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各种材质的筷子,筷子在孩子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我眼中的筷子🥢”</p> <p class="ql-block"> 教师思考:《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通过多种材料的组合创作,能看出孩子对于筷子的兴趣愈加浓厚,独具创意丰富的美术作品,呈现出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美术技能,更多的是他们对筷子的喜爱。将生活融入教育,才是最真实、最好的教育!</p> 课程反思 <p class="ql-block"> “生活即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联系生活中的人、事、物,与他人交流、合作、分享等,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为孩子创设一切有利的环境,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应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进行探索、操作、实践,适度“放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