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其实是一场修行,修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枫叶

<p class="ql-block">每每朗读《父母规》,这段话引起我的共鸣: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p> <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人。你的期望造就孩子的性格。家有二宝,老大女儿十岁,老二儿子四岁。我和老公对两娃期望方向是迥然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女儿罗云上,名字来自于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期望女儿天真无邪,自由自在。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也是宽松、自由、散漫的。提倡“无条件养育”:美丽的花儿不会因为你有什么缺点,做过什么错事而拒绝为你绽放,不让你闻到她的香气;鸟儿不会因为你不够好而不让你听到它动人的歌喉;大自然不会施用手段要挟我们符合她的心意,无论你是谁,蓝天白云阳光雨露和温暖都是无偿地送给你,沒有条件。</p> <p class="ql-block">儿子罗见恒,名字来自于论语:子曰“善人,吾不得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期望儿子有恒心,有善心,成为品德高尚的人</p> <p class="ql-block">女儿生活方面不拘小节,随意的摆放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姐姐随性,追求自由。喜欢小动物,善于观察小动物,可以从一群30只鸡内发现外来鸡;能和动物们情感共鸣;能指挥狗干活。</p> <p class="ql-block">弟弟爱看书,1岁多就会背古诗词。</p> <p class="ql-block">弟弟做事严谨,守规则。自己感兴趣的事专注用心,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p> <p class="ql-block">姐弟俩性格差异为什么如此大?这个问题一直困挠着我们。这段时间每天朗读父母规,才找到答案:一直有问题是我们自己。两姐弟刚刚出生时,我和爸爸对他俩的期望值是不相同的。我们认为:富养女儿,穷养儿子。在教养孩子期间会不断地输入这个观念。姐姐给予全部的爱,尽量满足她的要求,物质上给予最好,学习方面找最好的老师;弟弟从懂事开始就灌输此观念:长大后保护姐姐。衣服穿哥哥们的,玩具只能是奖励品,零食得和姐姐对半分享。孩子是一张白纸,纯洁无瑕。你给了他们什么样的生活和教育,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教育是一场修行,修的不是孩子们,而是我们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