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生效,进一步推进“批判性”课改模式的全面实施,展示“三一•五步共生法”的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真正将课改落实在课堂之中,实实在在提高课堂实效。我校于12月21日——12月23日开展了“批判性”课改实践与探索展示课,有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8个学科的10位老师站在展示课舞台,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p> 语文课堂 <p class="ql-block"> 段晓霞老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灵动活泼,内容丰满充盈,合作学习趣味盎然,师生交流水到渠成。于趣于读,以演促读,文本的文境、文言文的意境、生活的情景融为一体,特别是课堂上其他小儿“争先恐后摘李子”的体验独具匠心,对比突显王戎的机智,中国的文化在这刻濡染孩子的心灵。细细品,慢慢嚼,我们发现自己所追求的“生本”理念在这里体现,“深度”延伸在这里生成,“批判性”构建在这里扎根。</p> <p class="ql-block"> 张慧燕老师在执教《比尾巴》时,抓住文本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环环相扣,以摸尾巴游戏导入课堂,以拿门票的形式复习生字,以比尾巴、评尾巴学习课文,以说尾巴进行拓展训练。在这堂课中,张老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最近生活区”,且这些情境不是独立的,而是一脉相承、从一而终的。学生借助创设的情境走进文本,与文本之间进行最近距离的对话,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情感被升华,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在课堂中随处而见:为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加加油,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评评尾巴。因为有了情感的投入,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参与积极性强、参与面广!</p> 数学课堂 <p class="ql-block"> 数学课要给孩子留下什么?那就是给课堂播下理性思维的“种子”,让学生具有数学头脑,学会理性分析现实世界各种复杂问题。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黄静老师在执教《倍的认识》中,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后接触概念“内核”的方式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采用画一画、圈一圈、连一连、说一说、算一算的方式,通过多元表征来理解概念,凸显概念的本质属性;在题组的对比中,让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本质结构。这样,能够激活儿童数学思维系统,刷新学生的数学经验,延展孩子思维空间的兼容性,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晓雯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唐僧收徒的画卷中徐徐展开,从分数的组成中感恩母爱的伟大,从“平分秋色”的美景中感受二分之一的真谛,从《九章算术》中渗透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和骄傲。有温度的课改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创造者,有纬度的课改让课堂充满诗意,有高度的课改让爱国教育成为育人的主旋律。</p> 英语课堂 <p class="ql-block"> 李康婧老师在执教《Visiting museums》时,始终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将教学的起点、终点和路径等都精准地印记在脑海中,落实到课堂里,坚持以生为本,植根课堂,从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训练出发,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以任务型与合作型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得的乐趣。</p> 科学课堂 <p class="ql-block"> 史鹏祥老师执教了《登月之旅》,在教学中精心创设最近生活体验区。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一系列具有上党地区文化体色的经典神话传说入手,配置以我校经典诵读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乐曲,很自然很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到了最近生活区,有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精心引领最深真理游泳区。以天文望远镜的视角把学生进一步带进城市美丽的月空,由远及近的呈现月球表面的变化,并巧妙地将问题隐含在图像之中,引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设疑,为进一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做了有意无形的铺垫;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按照要求规范实验,在实验中自我发现,在反复中引领思考,在深入思考与思辨中探寻真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合作的精神与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热情激励最远终身发展区。在完成探究任务基础上,趁热打铁,将我国探月工程最新成果以视频方式与医生动浓缩呈现。当视频放完之后学生尚沉浸在巨大的自豪与幸福中时,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祖国强大的自豪与骄傲,思想渗透教育此时无声胜有声,大爱无形得到巧妙地展示。学生的集体追梦意识得到有效发展。</p><p class="ql-block"> </p> 道德与法治课堂 <p class="ql-block"> 韩磊老师在执教《家乡物产养育我》时,先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家乡物产,然后以“花馍”这一特产引导学生认识到花馍背后的文化和故事,激发学生去了解每一个物产的背后,文化和历史,接着通过探究“花馍”的用途、寓意及生产过程,明白物产来之不易及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对家乡人的敬佩之情、热爱之情,进而启发学生宣传、推广、传承家乡的特色手工艺。</p> 音乐课堂 <p class="ql-block"> 王倩老师在执教《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以讲述童话故事的方式导入课题,利用生动的图片与文字相结合,激发孩子们探索歌曲的欲望,培养他们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综合素养。通过反复聆听歌曲,分析蜗牛和黄鹂鸟的性格特点,并加入相应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律动中对歌曲循序渐进地熟悉。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根据角色表现歌曲。孩子们通过对歌曲的表现,学习到了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到了做事踏实稳重、不随意嘲笑别人的品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p> 体育课堂 <p class="ql-block"> 批判思维牵课改,课程融合体育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秦杨杨老师在执教《障碍跑》一课中,结合建党百年的背景,与学生本学期所学语文课程中《长征》一课相融合,创设重温长征路的一系列情景,带领学生共同探索,一起进步。 本次课程以“忆长征—英勇无畏小红军——翻山越岭——重温长征路——胜利会师”为情景,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有新的思考,新的发现,新的学习,新的目标,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把知识融起来。</p><p class="ql-block"> 秦杨杨老师的课堂新颖独特,风趣幽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我校批判性课改的熏陶下,体育课堂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教学,集其他学科于一体的体育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良品格,提升了素质教育,增强了体能训练,完善了人格发展。</p> 美术课堂 <p class="ql-block"> 王婕老师执教《趣味文字》这一课时,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变体美术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总结各种变体美术字的特点,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分管教学副校长郑志文逢课必至,全程参与,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副校长陈强、东校区徐卫芳副校长,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及时深入课堂参加听课活动,学校党支部委员、信息中心主任焦向红、教研室主任张建明、副主任黄晓燕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听课。</p> <p class="ql-block"> 乘着“批判性”课改的东风,本着共同进步的初衷,我校邀请了壶关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参加此<span style="font-size: 18px;">次展示课活动,</span>与我校教师一起听课,共同研讨,实现两校教师的更成长。</p> <p class="ql-block"> 听课教师用心聆听,认真记录,“批判”思考,捕捉一个个精心设计中蕴藏的点点灵光,感悟执教者教学的智慧,陶醉课堂升华的力量,沉思课改远行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分管教学副校长郑志文针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从“学生成长、教育成长”的教育本质出发,结合55555+、批判性课改理念和“三一•共生五步法”理念融合、课堂融合与教育本质的融合程度,围绕“学为中心”的课堂建构,从学习目标、教师评价、小组合作、学生活动、思想教育等方面细致入微地一一进行切片分析,着重指出,教育要带着热爱进课堂,带着质疑进课改,带着思辨进实践;教育要带领学生进入最近生活体验区、最深真理游泳区和最远终身发展区。这些建议掷地有声、实实在在,为全校教师的前行之路指名了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展示汇报课结束后,大家深入交流研讨,评课议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各学科的评课老师立足</span>“批判性”课改理念,聚焦“三一•共生五步法”,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角度出发,深刻剖析,发现亮点,指出有待改善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活跃的是老师的激情,激发的是学生的兴趣,洋溢的是我校浓厚的教研交流探讨的气氛。本次展示课活动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互相交流研讨的机会和平台,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形成“全员参与,典范引领,百师共进”的良好局面。 </p><p class="ql-block"> 教育从来不是快的填充,而是慢的艺术。友谊人深知课改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初心不忘课改路,弦耕不辍勤耕耘,诗意中实现师生更成长。</p> <p class="ql-block">监 制: 崔晓飞 郑志文</p><p class="ql-block">策 划: 张建明 黄晓燕</p><p class="ql-block">制 作: 申 丽</p><p class="ql-block">责任处室: 教研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