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培训内容:</b><div><b>1.“双减”与儿童全面发展和学生学业发展 朱旭东</b><div><b>2.挖掘教材资源 提高作业质量 孙鸿毅</b></div><div><b>3.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秦德林</b></div><div><b>附:培训心得——安丰乡郭家屯小学 菅瑞丽</b></div></div></h1> <h1><b>1.“双减”与儿童全面发展和学生学业发展 朱旭东</b></h1> <h1>2.挖掘教材资源 提高作业质量 孙鸿毅</h1> <h1><b>3.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秦德林</b></h1> <h1><b>附:培训心得</b></h1> 落实“双减”政策 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线上论坛培训心得<br> 安丰乡郭家屯小学 菅瑞丽<br> 2021年12月18日至19日我参加了“落实‘双减’政策 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线上论坛”的培训。培训从专家阐述“双减”政策,解读配套文件,站在顶层设计角指导区域、学校和教师“双减”工作的开展,到邀请“双减”工作取得典型经验的部分地区、部分中小学,分享“双减”工作典型案例,重点讲解了“双减”背景下学校创新与发展、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管理以及课后服务等核心内容。这次培训收获颇多,各位专家的分享可以说是既有政策引领这样的高占位,又有案例分享这样的实落地。<br> “双减”减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包括课后服务等全部回归学校。确保“双减”政策的落地,我们就要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并且逐步优化作业布置和课后服务方面的工作,更好地让学校所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br> 一、课堂效率“高”起来<br>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备好课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深入浅出,为“减负提质”提供了质的前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一位教师来讲,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是“减负”的关键。那么,如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其次在课堂上努力做到精讲精练,特别是提的问题要精巧、科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灵活设计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br> 二、作业布置“活”起来<br> 作业布置是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块组成部分。以往我们时常会把布置作业看得过于简单,纯粹地认为这就是为课后地巩固学习、为应试服务的,让机械化的抄写、背诵、算数作业循环往复,致使学生疲惫不堪。“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轻作业量,但学习质量不能减,这又逼着我们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要求科任老师有商有量,协调均衡每日作业量,控制好作业时长;要求我们转变思路,丰富创新作业形式,如语文可以布置亲子共读,观看红色影片,探索自然、亲近自然作业;数学可以进行心算、小制作、小实验;英语可以参与口语交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设置“作业超市”,供同学们进行作业选择,实现作业分层的需要等等。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书面作业的负担,更拓展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br> 三、课后服务“亮”起来<br> 课后服务本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但要将这项工程做到人人满意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全员同上作业辅导课,满足不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以及低年级孩子课外拓展的需求,增设课外拓展课,满足不了高年级孩子在校完成家庭作业的需求。综合以上因素,课后服务的“亮”起来也势在必行。这里的“亮”不是“明亮”,而是指“有亮点”“有特色”“有吸引力”。·在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还能利用不同时段参加体艺劳动等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孩子结合自身的需求拓展艺术素养提升的空间等。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劳动、科普等社团活动中不仅能享受到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还能缓解压力,快乐学习。<br> 四、家校配合“实”起来<br> “双减”政策的落实单靠学校和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校在卖力进行政策宣传,狠抓政策落实,孩子放学以后仍然被各种学科辅导、艺术培训“纠缠”着,那这样减负就毫无意义。为了让减负的落实得到良性的循环,家校配合一定要落到实处。家长们要放平心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慎重选择课外培训,经常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充分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陪伴孩子健康成长。<br> 落实“双减”任重道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终究要回归正常的轨道和节奏,来还孩子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让教育回归初心,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