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茨坪镇北面有座小山叫北崖仙,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就位于这座山上,分别有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吊唁大厅、纪念碑林、雕塑园和烈士纪念碑。<br> 北崖仙海拔高度只有840余米,虽然险峻不如西北方向的黄洋界哨卡,壮观不如正南面的五指峰山峦,但屹立在相对平坦的井冈山市区附近,却显得鹤立鸡群,雄伟而且高大。<br> 北崖仙的高大,不仅仅在于地形因素,更因为占地400余亩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土纪念堂就建在山上,将近两万名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勇士长驻在这里,所以山不在高,有英灵在自显伟大。<br> 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碑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为毛主席亲笔所书。<br> 来到北崖仙山腰,首先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堂;此时此刻,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连走路都自然慢步轻声。<br> 纪念堂瞻仰大厅正中嵌刻着毛主席书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烫金大字,大厅两侧,排列着几十位参加过井冈山革命斗争主要领导人的遗像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遗像栩栩如生,让人肃然起敬,其中包括井冈山的第一位女红军、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也包括王佐、袁文才这两位身世特殊的烈士。<br> 随后,我们从瞻仰大厅右侧进入后面的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壁上镌刻着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知道姓名的15774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厅内另有一块汉白玉无名碑,用来纪念那些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革命先烈们。<br><div> 站在空旷的大厅里,看着先烈们一帧帧肖像和密麻麻的名单,听着讲解员的动情叙说,我的心潮澎湃,思绪一下子穿过了漫漫的历史隧道,仿佛闻到了黄洋界的隆隆炮声,似乎看到了反“围剿”的生死搏斗,又好像听到了“柏路会议”的激烈争论,……<br> 我们敬佩毛主席的伟大,是他的胆略和智慧使革命从低潮走向成功;我同样敬重和怀念这些普通的革命战土和无名的先烈们,是他们艰苦奋战,流血牺牲,铺平了通向胜利的道路;是他们的血肉之驱、铮铮铁骨,奠定了共和国的牢固根基。他们贡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宝贵的生命,却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东西,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为人知。更有甚者,如其中的王佐、袁文才,虽然出身绿林,但在毛主席的教育改造下早已脱胎换骨、投身革命,却被冤枉错杀。<br> 在1928年2月毛主席亲自指挥的新城战斗、同年6月23日朱德指挥的新老七溪岭战斗、10月1日国民党军偷袭茅坪以及朱德在坳头垅设下的布袋阵等战斗中,王佐、袁文才率部英勇歼敌,取得重大胜利,为毛主席创立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就是这样骁勇善战、屡建功勋的将领,在毛主席暂时离开井冈山的时候,却不幸死于“左倾”路线的屠刀之下!<br> 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今天共和国的辉煌与灿烂,换来了今天人民的和平与安宁,他们的人格和五指峰一样雄伟,他们的品德和茨坪北山一样高大。<br> 走出纪念堂吊唁大厅,我们又依山势慢慢上行,参观了碑林和雕塑园,最后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br></div> 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建在北崖仙的山巅之上,须攀登一千多级台阶,经过一翻艰辛才能达到。<br> 我想,设计者把纪念碑建在这高山之巅,除了寓意革命先烈的高尚风范、伟大气节之外,可能另有含意,那就是为了考验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吧,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和毅力,还真爬不上这千多级台阶。<br> “井冈山革命烈土纪念碑”碑文为邓小平同志所题写。主碑前的汉白玉浮雕,再现了先烈们当年的战斗画面;在这里,我仿佛又看到了革命战士冲锋陷阵的身影,又听到了枪林弹雨的呼啸轰鸣。我们没有亲眼见过类似的战斗,这被唤起的意识表象,大多来自革命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感受,同时也基于井冈山浓烈的革命氛围而产生的效果。<br> 主碑顶端的不锈钢造型,由“井冈山”三个字抽象而成,近看象一杆杆向上竖起的钢枪,寓意十分明确,正是这一杆杆钢枪,最后打出了人民的政权,打出了一个伟大的人民共和国;这造型从山下远远看去,又象一束燃烧的火焰,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正是这革命的星星之火,最后燃遍了神州大地,焚毁了蒋家王朝,烧尽了万恶的旧社会。我觉得这座纪念碑设计很成功,造型简洁有力,寓意深刻明了,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冲击,又一次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和敬仰。<br> 站在这高高的北崖仙之巅,抬头向南望去,远处五指峰雄伟壮观,近处原野大地山花烂漫。尽收眼底的井冈山市区,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建设,已是旧貌换新颜,一派繁华景象。井冈山人民已无战乱之苦、饥寒之虞,人人过上了和平富足的新生活。我想,这一切应是无数革命先烈之所愿吧!<br> 安息吧,先烈们!你们的遗愿已经圆满实现,你们的事业已经后继有人,在这高高的北崖仙之上,你们安息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