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革命圣地

阿毛

<p class="ql-block">  爱人常说我是“牛脑疙瘩”(算是陕北方言吧),普通话就是“犟”,而且是特别犟的那种。但我认为“犟”只要有道理,哪就让人说去吧!毕竟“认知”这种东西不能强求。</p><p class="ql-block"> 作为延安人,我常常与人“犟”革命圣地的名号。因为我认为,革命圣地是惟一的,也只有延安才配称。</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的十三年,我们习惯上称“党的延安时期”。她的伟大简而言之:前面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后面是“解放全中国”,中间是“十三年”。你们自己说吧! </p><p class="ql-block"> 敢称“圣地”,你起码得有一部圣经吧?你起码得有一座圣殿吧?</p> <p class="ql-block">  那就先来讲讲从黄土高原孕育出的这部党的革命“圣经”—— 延安精神吧。</p><p class="ql-block"> 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精心培育和全面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强大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延安精神”的权威诠释(可得记好了) !</p><p class="ql-block"> 在这部圣经中,“实事求是”是最主要的精神内涵之一,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其实,“实事求是”最早可追溯到《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原意是班固为汉景帝刘启的第三子刘德立传时,在传首评价其治学时的一句赞语。</p> <p class="ql-block">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有一件镇馆之宝,就是毛主席题写“实事求是”的一块石匾,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其实,这块石匾的背后也跟延安时期我党的一座重要建筑有关系一一中央党校大礼堂。那是1943年的延安小沟坪,占地1200平米、可容纳千余人的中央党校大礼堂即将竣工,但雄伟庄严的建筑正门总是缺少点东西,范文澜先生提议让毛泽东同志题写个类似校训的牌匾,毛主席欣然挥毫泼墨,从此,就有了这块“党宝级”革命文物---“实事求是”石匾。镶嵌到大礼堂正门后,“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有力地大字犹如画龙点睛般的使这座庄严雄伟的建筑更加熠熠生辉。1947 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时,为使这一珍贵的题字免遭毒手,大家含泪将这四块石刻凿下,掩藏在地下。果不其然,胡军占领延安后,礼堂被全部毁坏,从此,本可以和延安杨家岭“七大”大礼堂同样光耀后世的党的著名建筑成为了历史,成为了党人心中永远的回忆。庆幸的是,解放后,这四块珍贵的石刻被完好无损地挖掘出来,成为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一件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肃立面对这块石匾,我都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们的党从建立时的孱弱,到成长期的星火燎原,再到当家作主后的摧枯拉朽,一直怀抱着一 种态度,或者说一种情怀, 那就是“实事求是”。可以说,毛主席是我党“实事求是”的开创者、执行者、守护者。小平同志曾经这样评价:“ 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圣殿”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一一党的“ 七大”旧址。作为一名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普通共产党员,我一直都很骄傲,很自豪,也一直把杨家岭“七大”旧址作为革命圣地延安红色之旅的首选之地。时至今日,大礼堂仍然是我们延安城内一个很温馨、很雄伟的建筑。她可是我党在未真正取得政权的艰难岁月里,第一次为召开一届代表大会而专门建造的,也是我党第一次当家做主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会议场所安安稳稳召开全体党代表大会。想想1928年6月18至7月11日,我党背井离乡秘密召开的“六大”场所一一莫斯科郊外 “银色别墅”。时空穿越,直到解放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我党召开“八大”的场所——北京政协礼堂,以及后来各届代表大会的永久场所——1959年9月24日落成的人民大会堂。无疑,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是我党历史上的一座革命圣殿。 </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眼中革命圣地——延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