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2日,18驴友相邀自塘崛经平鼻岭沱川段,登双坦尖,越鹅头尖,徒步穿越至鄣山顶村,如果时间充裕再穿越至卧龙谷</p> <p class="ql-block"> 九点许,到达徒步起点塘崛(地图上导航只能搜索到“塘崛”,现地名为“塘窟”)。一路而来,天空一直飘着霏霏细雨,下车时,高山上时不时有云雾飘过,但这并没影响大家徒步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大家坚定得向着目标前进</p> <p class="ql-block"> 远眺塘窟村</p> <p class="ql-block"> 德州到上饶高速婺源段的高架桥桥墩已整齐排列在山谷中,闭塞的沱川乡不久将迅速拉近与周边县市以及沪杭宁等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便利山区土特产外运,推动山区人民发家致富</p> <p class="ql-block"> 满树红叶艳丽如花</p> <p class="ql-block"> 擎天石——平鼻岭古道沱川段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 走过这个歇憩亭—渡桥头亭,就正式开始攀登平鼻岭了。</p> <p class="ql-block"> 平鼻岭古道</p><p class="ql-block"> 平鼻岭古道经平鼻岭(又称“糠皮岭”),南起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塘窟组<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至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岭脚组,</span>现存古道长约10公里,另在岭上有一支路通往石屋坑组,古道路面平整,路宽五尺,全是青石板铺砌。一路上共有五个(渡桥头亭,<span style="font-size:18px;">糠皮岭腰亭,石亭茶亭,岭头凉亭,冷水亭),行人</span>歇脚的凉亭,平鼻岭岭头的凉亭和石亭茶亭都已经倒塌,山墙遗址现今还在,其余三座凉亭都修葺的较好。</p><p class="ql-block"> 平鼻岭古属婺源县,现在是休宁县汪村乡岭脚村与婺源县沱川乡塘窟之间的分水岭.据了解,"平鼻岭"古徽道,始建于明代,是贯穿于皖赣两省横向行走的一条重要的的古道.</p> <p class="ql-block"> 远山轻雾笼罩,犹如披纱少女</p> <p class="ql-block"> 平鼻岭上坡不易啊</p> <p class="ql-block"> 糠皮岭腰亭</p> <p class="ql-block"> 进入婺源鸟类保护区,一路鸟语啾啾,似奏乐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p> <p class="ql-block"> 到石亭茶亭时,雨势大增</p> <p class="ql-block"> 按原计划应该在古道的两县交界处开始上山脊走野穿路线,由于近半个小时来雨势较大,林中树叶水直往下滴,领队决定改走古道,绕道石屋坑前往鄣山顶村。</p> <p class="ql-block"> 前面就是岭头凉亭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岔口下山去往岭脚,直走则往石屋坑</p> <p class="ql-block"> 山雾笼罩大地</p> <p class="ql-block"> 山下石屋坑已经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 群山巍峨,浓雾锁屏</p> <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的石屋坑,粉墙黛瓦与环境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 石屋坑茶厂被改造成红色历史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到达石屋坑时已经将近正午,如果在此处找家农家乐用餐,最快也要耽搁个把小时,根据以往经验,赶往鄣山顶村应该用两个多小时就差不多了,在征得大家同意下,领队决定还是赶往鄣山顶村用餐。</p> <p class="ql-block"> 石屋坑:不一样的“红色传奇”</p><p class="ql-block">来源: 黄山文明网 时间: 2018-01-18</p><p class="ql-block"> 石屋坑,休宁六股尖脚下一个小小的村子,曾经是皖浙赣省委旧址所在地,是个有着“红色传奇”的地方。这里留下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带着疑问,记者探访了这个村子。</p><p class="ql-block"> 留芳亭镌刻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留芳亭位于村口,进入村中便可看到。</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一些当年幸存下来的游击战士已成长为共和国的各级军事将领,他们感念老区人民战争年代的殷殷关爱和为革命胜利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烈的英雄事迹,数十年一直与当地干群保持着书信往来,逢年过节还不忘给老区人民送来慰问品。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人,1993年有关方面筹资在石屋坑村口兴建了“留芳亭”。</p><p class="ql-block"> 亭中纪念碑正面碑文记叙了在那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石屋坑人民抛头颅、洒热血,齐心协力,奋勇抗敌的英雄壮举;反面镌刻着当年的红军独立团政委、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毓标少将1985年10月10日写就的急就章《石屋坑往事》:“三年游击战争,石坑贡献最优。只为革命需要,甘愿洒血抛首……胜利来之不易,先烈永垂不朽。”字里行间,老将军深情回顾了当年军民鱼水情深,携手抗敌的峥嵘岁月,读后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红军屋深藏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石头房、树皮屋,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这些在石屋坑村中依然可见。当年省委机关小楼就设在村头,现已被新盖的房子遮住了,听这里的老人说,通过设在三楼的瞭望口可以清楚地观察村头的一切动静,只要敌人进村,可以立马报告。</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小楼房的一楼看到最多的是刘毓标将军的宣传照片,据村民介绍,刘毓标将军对石屋坑有着非同一般的深情,他83岁时由于受枪伤和疾病的困扰,被人抬来石屋坑,再来看一眼这方为曾经沥血战斗的热土……二楼是关英书记居住过的地方,陈旧的书桌上摆放的是关英书记当年使用的物品,那早已掉漆的水壶、闹钟、茶缸,铁锈斑斑的双管油灯悬于梁上,仿佛述说着那段逝去的岁月;三楼是省委的小印刷厂,专门油印各种文件和传单,红军以此大力开展抗敌宣传,筹集活动经费,组织发动群众,机智灵活地牵制和打击敌人。墙边放着一个木制的佛龛,听老乡说,这个佛龛在那三年的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用此佛龛挡住报警通道,一旦遇有危险,移开佛龛就可通知二楼的同志安全转移。</p><p class="ql-block"> 红色旅游蓬勃发展</p><p class="ql-block"> 村干部张铁山介绍,在石屋坑的葛藤坞、野猪塘、石狮、螺丝宕等地还保存着当年红军搭建的简易军棚、临时医院等遗址。关英、李步新、刘毓标等皖浙赣省委领导当年战斗居住的旧址现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各方群众瞻仰。近年来,石屋坑在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道路、通讯、饮用水、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等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完成,新建了“星火石屋坑”烈士纪念广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p><p class="ql-block"> 石屋坑村民的房屋大都与小溪近在咫尺,聪慧的村民利用这一优势,因地制宜进行流水养鱼。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修筑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池塘,把小溪里的泉水引入池塘中,在池塘里投放几十尾或上百条红鲤鱼、草鱼喂养。由于流入池塘里的泉水水温较低,石屋坑人习惯把这种方法养殖的鱼叫冷水鱼。石屋坑这种活水养鱼的方法至今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小溪里的水从六股尖的山头奔流而下,水质清澈,入水手感冰凉,因此,这里养的鱼生长得非常缓慢。在这种环境生长的冷水鱼肉质细嫩、入口甜美,一直是石屋坑人招持远客的必备佳肴。</p><p class="ql-block"> 有了红色品牌,有了泉水鱼养殖,石屋坑的红色乡村旅游正蓬勃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关链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屋坑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六股尖山脉北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三省省委常驻地。1935年4月,方志敏带领的皖南红军独立团来到石屋坑开展工作,建立了党支部、农民团和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当年秋,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向皖南转移,由刘毓标等带领到了石屋坑一带。次年4月,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其机关就设在村中的一幢三层楼房里。这个仅有36户98人的小山村就有7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20余人被抓坐牢,石屋坑也因此成为皖南地区有名的“支红村”。1936年,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其机关设在石屋坑,当年中共皖浙赣省委下辖的五个特委及独立团负责人经常来此开会,省委书记关英同志就住在此处。省委领导在此运筹帷幄,成为三省三十多个县的指挥中枢。方志敏领导的抗日先遣队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红军独立团和游击队在皖浙赣省委领导下,在这里建立党支部、农民团和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开辟鄣公山游击根据地,在石屋坑取得了一个个丰硕战果。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老区慰问团皖南分团曾授予石屋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锦旗。1998年5月,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8月,石屋坑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红色旅游日渐火热,“星火石屋坑”迎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接受教育。 (樊成柱 文/摄 来源:黄山晨刊) </p> <p class="ql-block"> 山涧中溪流如万马奔腾,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 几年未来,石屋坑进山的机耕道全部被硬化铺上了麻石板,觉得还没土路好走;从这个新立的红军古道碑石开始,路面铺上了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不规则青石,走起来很是费劲,影响了行进速度</p> <p class="ql-block"> 上山的古道是在未到这个亭子的茶园里,由于新铺的游步道修往了亭子并继续向前,误导了大家往山涧里走,等发现前方无路可走,再反复寻找古道,来来回回足足浪费了半个来小时,给饥肠辘辘的友友平添了几分劳累</p> <p class="ql-block"> 走上古道后,大家奋力攀登、加速前进</p> <p class="ql-block"> 婺源地界的古道被村民拾兜得相当地好走</p> <p class="ql-block"> 鄣山顶村已经映入眼帘了!</p> <p class="ql-block"> 碧竹翠绿欲滴</p> <p class="ql-block"> 山上云雾缭绕,仙气悠悠</p> <p class="ql-block"> 从重回古道开始,到第一梯队进村堪堪用时2小时,从石屋坑到那个岔路口亭子则是用时1小时,两段用时相加与预估用时非常接近,但可能是老天有意要锻炼大家的意志力、故意把大家引往错路延长大家的在途时间吧</p> <p class="ql-block"> 到达订餐农家乐,老板娘见大家裤鞋湿透,赶忙支起火盆烧起篝火供大家取暖烘衣,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 用完中餐已经接近下午五点,有驴友说,这是有史以来最晚的午餐了,好像回到了古代的一日两餐时代,真是一次与众不同、刻骨铭心的徒步经历!虽然没有攀登高山,但累计拔高近1600米,也是徒步登山少有的记录。友友都说:今天是一个字累、两个字好累、三个字非常累……✊✊✊💪💪💪</p> <p class="ql-block"> 鄣山村</p><p class="ql-block">鄣山村又名鄣山顶村、鄣公山村,是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大鄣山乡卧龙谷景区山上的自然村落,坐落于婺源最高峰擂鼓峰(海拔1629.8m)南面。</p><p class="ql-block"> 鄣山村被誉为婺源最美自然乡村。</p><p class="ql-block"> 横亘于婺北的大鄣山绵延百里,为庐、浙两水的滥觞,古诗云:“蹯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主峰擂鼓峰海拔1629.8米,是婺源群峰中的翘楚。峰顶正中埋有“军委测绘局”字样的一枚圆形铁印。拂晓登上天鄣绝顶,极目远眺,但见周围群峰“旋转顿挫起伏,犹如旌旗刀戟,岿然分兵阵势,擂台比武”。就在擂鼓峰南麓最近的一块浓雾下隐藏着一个神秘的村落——鄣山村。</p><p class="ql-block"> 在江西省众多的边界山脉中,大鄣山属于其名不显的那一拨,名气远比不上同为界山的武夷山、井冈山和南岭,即使在婺源县境内,也要被一众“最美乡村”“艳压”。</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地处赣皖边界的大鄣山并不是一座没有故事的荒野深山。明代徽州顺天府通判汪循游览大鄣山后,作《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白云有脚乾坤合,远水无波日月浮。谁识本来真面目,乍晴乍雨几时休?”</p><p class="ql-block"> 地处“吴楚分源”的屋脊大鄣山以及它的主峰擂鼓尖,巍巍屹立在赣皖边界,沐浴着白墙黑瓦和碧水修竹间的朝阳,诉说着赣地先民和古徽州人南来北往的过去。</p><p class="ql-block"> 鄣山村人余永发告诉记者,当地流传着“张公在此隐居修炼升仙”的故事:两汉年间有一位姓张的道士见大鄣山颇有灵气,便进山采药炼丹,后得道升仙。据《徽州府志》记载:“张公山,其山由婺源五岭而北,重岗大岭,周百余里。上有龙井,祷雨辄应。昔有张公隐此采药炼丹数十年,后忽不见,故名山。”</p><p class="ql-block"> 大鄣山是“吴楚分源”的屋脊,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在这里分流。区内峰峦叠嶂,飞瀑奔流,深谷幽壑纵横,奇花怪石众多,森林覆盖率达90.7%,主峰擂鼓尖是婺源县内海拔最高的山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