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不是什么文人,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总喜欢写写弄弄,装作斯文,记一些发生在身边情感和故事。<br> 我的妈妈中等身材,慈祥的面容,心地特别善良,几十年来从来没有看见她和别人争过嘴,吵过架,凡事总是喜欢自己吃亏,村里人都说她人好,妈妈马上快70了,膝下育有3个子女,我排名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其实妈妈还有一个儿子,就是我的二哥,在6岁时生病去世了,叫云清。<br> 母亲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秋口镇渔潭源口村,奇怪的是妈妈名字与村同名,这个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有问过她?应该是妈妈从小送给了别人,别人知道她是源口人,都叫她源口女,继而成名,妈妈从小家里穷,从来没有读过一天书,但她会背毛主席语录和唱一些革命歌曲,记得母亲有一门自学好技术,做传统布鞋,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不行做不了,她是典型的中国劳苦大众一员。<br> 妈妈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祖上是邻村河村人,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打成了地主,后来全家迁居到源口,一家人就住在源口破旧的那个神木庙里,母亲有7姐妹,排行老二,因家里人实在太多,庙里住不下,母亲从小就送人了,送到了鹤溪,因为想家经常逃回家,长大后母亲就不回去了。 <br> 父亲出生在40年代—解放前,祖上是西坑符竹人,据说父亲的伯父当时是西坑乡保长,还是当时县长身边的红人?不完全确定,解放后1953年因家族长辈的历史身份问题,田地分配等原因举家迁居到源口村,搭棚住在茶培坞的山嘴上,来源口时,父亲才七岁,天天给别人家放牛,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后来也被打成了地主子女,吃了很多苦。<br> 年轻时母亲长得清秀,手段又好,是村里有名的劳动能手,追求者很多,只因为家庭成分问题,男人们不敢靠得太近。父亲因家庭太苦,本来是说好要去渔潭村招亲的,但生产队长游五欣不同意,说男劳动力不能出村,地主子女必须嫁给地主子女,就要求母亲嫁给父亲,那时候生产队长的话就是权威和圣旨,不敢不从,父亲应该是满意的,母亲相对有点怨言,没办法就这样成了,当时结婚父亲31岁,母亲才20岁,父亲家里实在太穷,结婚房子都是借的,结婚一共花了20多元。<br> 1978年以后,邓小平上台,文化大革命的冤假错案一律平反,四类分子全部摘帽,父母亲才得以自由的生活,那时候一般的地主都是为了完成任务,都是有权的人随意指定,后来我专门查了一下文革时期当时的四类分子政策的评定标准,我家当地主根本不够资格。为此父母两个家族受尽苦难,不敢说话,经常被开批斗大会,没有地位,有很多人欺负,也有一些人同情的。父亲和我们说过:感谢邓小平,现在的政策好。<br> 生活中,母亲很要强,体力也好,非常勤劳,父亲比较简单和满足,相对“看淡人生”,为此两人经常吵架,偶尔还动手,常常听见母亲说要“脱泥”等等的怨言,应该说是父亲的包容和忍让,父亲是幸福的,也是无奈的,他知道母亲总的是为了这个家好,就这样一直吵过了几十年,直到我们长大成人。<br> 记得小时候,一大早叫我和哥哥就去偏远的田畈里看水,回家早饭又没有做,我已经饿了,两人又吵架了,而且这次吵得很凶;记得还有一次,中秋节一家人在好好的吃团圆饭,好像是为了喝酒?突然两个人又争了起来,一下子一桌饭菜全部扫下了地,我还没有吃饱,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两人吵架如同炒菜,他们习惯了,我们夹在中间真的难受,我心中暗暗发誓,我要是结婚决对不能和内人吵架,让子女受罪啊! <br> 母亲一辈子只知道操持农务,经常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半夜还在田地里,忙忙碌碌挣不到钱,生活也异常艰辛,在我印象中家里最穷的时候,有几个月都没有油下锅,记得有一年,正月里吃了猪肉后,到中秋节后才买了一点猪肉,还没有熟我就急着要吃,那时家里真的太苦了,至今记忆犹新,18岁那年记得我上山砍柴得了一种无名肿毒,脸肿得很大,住了一次医院,体重才72斤,全身没有肉都是排骨。<br> 现在回想起来,父母亲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让我们好好读书,哥哥学习还可以,妈妈说家里没人干活,也没钱,初一读完就不给他再读书了,后来哥哥到东溪学了木匠,我在哥哥的坚持下读完初中,因为没有考上高中,在家待两年后,我到县城南门街学了一门漆匠手艺,从此我们都走上社会。<br> 我小时候长得丑,又黑又廋又矮,体力也不好,担又担不得,驮又驮不起,母亲有点嫌弃我,说我以后谋生都成问题,说我没人嫁,还经常在众人面前取笑我,侮辱我,打击我,我很恼火,她对哥哥要好一点。<br> 我小时候很恨我母亲,经常打我,摔个碗,睡一个懒觉等等,一点错事都是棍棒伺候,从来不和我好好说道理,感觉从小就是在棍棒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为此我还几次离家出走,但都没有成功,在我印象中,父亲没有打过我,只是叫我们要懂事成人等等,万事要靠自己。走上社会后,我也暗暗努力,包括结婚生子等等,再没有让他们出过一分钱,我已经长大了,知道母亲也是为我好,人有时候真的需要别人逼你一把。<br> 妈妈从小就想要一个女儿,自己又生不出来,因为赶上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结扎了。那时只要哪个亲戚家女儿出嫁,母亲都会哭,比别人哭得还伤心,担心我们没有舅舅做,又说没有女儿不完美等等,为此我经常听到母亲在半夜里哭,父亲为了母亲也是经常到处去打听哪里有人家女儿不要的消息,去过景德镇,上饶火车站,常山等等,哪怕出去买猪崽的也要顺便问问哪里有女孩子,因为那时很重男轻女,有很多人生了女儿会遗弃的,送人的,都是想生儿子,但总是没有好消息。<br> 后来,在一个村里人的介绍下,说那户人家想生一个儿子,之前生了三个女儿的,要送走一个,是县城西门小港人,母亲很高兴,第一次抱养了女儿,记得还给她办了满月酒,名字叫五归,名字是父亲取的,父亲比较迷信,应该是请求五显老爷护佑,那时我才10岁左右,这个女孩现在应该有30多岁了,但一直没有联系过。 <br> 因为妈妈比较忙,经常田里地里的,五归来我家也比较多事,好像养到两三年后,那户人家就借口母亲家里采茶忙,帮忙接去带一段时间,以后再送回来,因为那户人家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后来就死活不肯给我妈妈带回,母亲为这个事又是哭得死去活来,伤心。<br> 过后,母亲还是有恋女情节,父亲又是到处帮忙打听,在县城的一位老姑婆的介绍下,第二次抱养了一个女儿,生下来好像才三天,出生证叫程 * *,我见过,说是一个浙江女的生下来不要的,至于什么原因也不知道,应该也是想生儿子,生父母和我妈妈没有见过面,和我姑婆有一面之缘,但我姑婆这些年已经去世,如果要找也是大海捞针,这个女儿就是我现在的妹妹,已经30多岁,成家立业,因为缘分嫁到了江西抚州,当时我们全家都反对,但现在婺源买了房,也算挺努力的,对妈妈也好,母亲也还满意。<br> 母亲老了,一生操劳,但还是停不下来,我叫她到我这里来住,她说不来,不自由,父亲去世后,他这几年一个人在家也很孤单,今年还到县城饭店找了一份洗碗的工作。她和我说要再做几年,不能给我们增加负担,其实母亲本身也有一份社保工资,生活并不苦,只是有些孤独。我们都已经长大了,她总是担心我们这样那样,时常电话里和我唠叨:注意身体,不要乱花钱,孩子学习怎么样………。<br> 母亲是平凡的,普通的,人世间如果有一种爱,一生不求回报,那就是伟大的母爱!愿母亲余生身体健康,平安快乐! <br> <br> 郑华松 <br> 2021.8.1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