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东海书画集》自跋文

一蓑烟雨

<p class="ql-block">我是一名业余书画爱好者,利用工作之余和退休后的时间临摹和创作了一些作品,现整理编印成册与各位亲友见面,诚望不吝指教。这本书既是我书法绘画的人生笔记,也是我业余生活的点滴记录。</p><p class="ql-block">我的绘画取材于花鸟画,主要是因为我爱大自然中的花卉、草木、果蔬和禽鸟等。在花卉中,我喜欢梅兰竹菊,尤其对竹子情有独钟。同时,也是因为这些题材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是他们抒发思想感情、表现精神境界的艺术载体,底蕴深厚,兴味隽永。还有,就是因为这些题材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p> <p class="ql-block">我的书法绘画是自学的,没有正式拜过师。上小学时,父亲就手把手教我写毛笔字,培养形成了这个令我一生乐此不疲的兴趣爱好。就读甘肃教育学院时,我的绘画作品参加学院壁报展,被美术教授张介平看到了,他直夸我这个非美术专业学生的作品有灵气,于是我便在课余时间向他请教学习,张介平教授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担任庄浪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在书画方面受到了胞兄杜如桐较深的影响。胞兄是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擅长画花鸟,他的指引极大地促进了我的书画水平的提升。</p><p class="ql-block">不无遗憾的是,本人没有受过系统的书法绘画专业教育,对书画理论研究不深,对书画技艺也是略知皮毛、掌握粗浅, 尤其在继承创新、用笔用墨、结构布局等方面功力有限。不过,书法绘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精神内涵博大精深,其技艺的修炼和提升是无止境的,因此我愿在有生之年勤学不息、求索不止,以期再开新境、再攀新高。</p><p class="ql-block">学习书法绘画五十余年,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写出来与同志们分享。</p> <p class="ql-block">一是要爱。多年的艺术实践,让我深感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是人类灵魂的滋补品,也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凝练荟萃,更是一个家庭文化气和富贵气的承载与表征,学书画不仅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滋补与升华,也能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当一个人身处闲暇,磨墨展纸、提笔挥毫创作一幅书画作品时,会感到达意畅神,幸福感也陡然增强。特别是退休后,没有了世俗的牵绊,也没有了工作和社交的压力,让轻盈的灵魂在书画世界里自由驰骋,真可谓是岁月悠长、时光静好、喜悦无限。“是非成败转头空”,回首往昔,名利得失犹如过眼烟云,惟有书画爱好历久弥醇,真正属于自己,让人沉醉其中、欲罢不能、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二是要勤。古人云: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学习书画艺术,也要勤于学习、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多年来,我坚持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在上班前练习半个小时左右的书画。我的爱人和孩子都在农村,与我两地分居达二十六年之久,但这也有好处,就是每天下班后没有家庭琐事干扰,可以静下心来练习书画。此外,就是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来练习书画。退休后,除了特殊情况,每天能保证有半天时间练书画。为了鞭策自己,我专门请人刻了“闲时的忙人,忙时的闲人”和“乐此不彼”等两枚印章,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数十年来,我先后临摹了一些笔帖和名人画作,尤其对《芥子图》中的梅兰竹菊画谱练习了数遍,用小楷毛笔全部抄录下来装订成册,以便经常翻阅。对于初学者来说,勤于临摹非常重要,因为临摹是书画入门和提升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尽快掌握用笔用墨的技法和写意造型的规律,从而少走弯路。同时,临摹要从高处入手,选择名家作品,临摹时要多看多想,择其长处,不拘形迹,正如明末人士唐志契所说的“临摹最易,神气难得,师其意而不师起迹,乃其临摹也”。</p> <p class="ql-block">三是要悟。学习书法绘画,悟性很重要。好的悟性来自于日积月累的观察和思考。要善于观察捕捉特定物象在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与表现,这样才能在作画时做到成竹在胸、写真传神。下笔创作时,要反复推敲用笔的阴阳顿挫,用墨的浓淡干湿,造型设色是否准确,意境气韵是否生动等关键问题,从中琢磨出哪些该保持发扬,哪些该舍弃纠正,从而实现艺术水平的稳步提升。郑板桥诗云“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揭示了书画同源的道理,那么作画时如何贯通书法的法度和气韵,写字时又如何融会绘画的技巧和意境,真正达到“画画如写字,写字如画画”的境界?这需要去悟。同样,在章法布局、用墨设色等方面,如何做到黑白平衡、疏密相间、阴阳互补?这也需要去悟。总之,只有在学习和创作书画过程中不断去领悟,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p><p class="ql-block">四是要耐。学书画不急于求成,要耐着性子在循序渐进中精益求精。就书法而言,没有扎实的楷书功底,行草书是写不好的;就绘画而言,没有扎实的素描和笔墨功底,什么画都是画不好的。所以,学习书画者要耐下性子,苦练基本功,万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靠花钱去换取虚名。我练习画竹子用了五十多年,练习画牡丹用了二十多年,但依然难以做到心手相应、意到笔随、摹形传神。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在书画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另外说一点,那就是创作书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观众去欣赏,给更多的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书画作品要力求做到雅俗共赏、与众乐乐。记得在1991年,我的一副墨竹图在全国中青年书画展得了铜奖,颁奖时爱新觉罗·傅杰称誉我为“板桥县长”,让我备受激励和鼓舞。近年来,向我求取书画的人日趋增多,于是各种议论就出现了,有人说是因为我曾经当过县长,也有人说是因为我的人品画品都好,其实我自己很清楚,主要是因为我的书画作品重传统而轻臆创,更加符合大众的鉴赏趣味。</p><p class="ql-block">编印这本书受到了许多同志的热情帮助,在这里我表示衷心感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杜东海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二〇二一年六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