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我第一时间就观看收听了大会盛况,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铁凝主席的致辞并通过中国文艺网、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渠道线上收听收看文代会相关报道。<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通过收看“创随时代 精‘艺’求精——中国文联喜迎十一次文代会主题宣传片”,热议十一次文代会的胜利召开。<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通过本人创建的“三随群”(随心随意随愿)和朋友圈转发文代会相关理论文章及评论文章、视频链接。<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总揽全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进程又一里程碑,是开创新时代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阔步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的政治宣示,是激励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政治动员,是做好新时期文联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是一次鼓舞人心的大会。这既是一次生动的政治报告,也是一次非常有高度的艺术讲座。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习总书记一段关于文艺通俗和庸俗的论述:“总书记提到,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下真功夫、练真本事、求真名。”<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文化的作用是培根塑魂,这个根和魂应该是中国根和中国魂,民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之一。它以“技艺”的形式和“物”的形态,承载了民众独特的造物观念、审美趣味和工艺智慧,是时代生活、民族特色、地域习俗的重要载体。民间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支活态文脉,在都市化发展的今天,能为时代生活提供各种可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所以如何把民间艺术传承和创新做好,是我们要回馈这个时代的重任。<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们就是要按照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要求,牢牢把握“五个坚持”,即坚持紧随时代、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心怀天下、坚持弘扬正道。认真学习领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历史主动,把准时代方位,明确职责定位,把“做人的工作”和“推进文艺创作”有机结合起来,把“立己”“铸己”与潜心创新创造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优化职能与发挥系统组织优势和人民团体专业优势、创新工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履职能力和行风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们就是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继续扎实履行工作职能,用文艺的形式、文艺的智慧和力量,继续挖掘、培植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用心体验,用脚丈量,用情感受,坚定文艺方向,站稳文艺立场,体现文艺价值,扎根田野,走进民间,把书桌搬到田野,将论文写在大地,用好我们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致力于民间文艺的抢救、挖掘、传承和转换,激发文艺创新活力,拿出更多文艺精品,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服务人民,讲好自己故事,讲好身边故事,讲好文联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守住自己的精气神,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灿烂无比,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饱满的创作激情、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跨入2022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br data-filtered="filtered"> 2021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