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高风鲍叔牙

柴中修

成王败寇。古往今来人们总喜欢以成败论英雄,尤其国人更甚。这里的成败,包括人生的通穷,事业的兴衰,官职的大小,地位的尊卑等。这就难免会产生出一些不公道、不公平的结论和偏见。我在参观了管鲍祠后,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一看法。<br> 今年清明节回故乡淮南祭祖,顺便去了一趟隔河相望的颖上。颖上是管仲、鲍叔牙的故乡,两千多年来被人们广为赞誉的管鲍之交的美谈,就发源于斯。至今这里还保留着明朝颖上知县屠隆为纪念二人友情而建的管鲍祠。<br> 我踏入管鲍祠,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和近在咫尺的八里河景区人山人海相比,这里实在太冷清了。这偌大的院落里,竟空无一人,管仲的墓塚静静地躺在杂草之中,屈指可数的几棵老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陪伴着管仲、鲍叔牙的塑像。其实这也不奇怪,如今世道变了,商品经济的大潮已经把那些传统的道德观念冲刷得斑驳陆离,人们一切都变得十分实际。有奶便是娘,谁还会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谁还在乎什么历史上的那个管鲍之交呢?<br>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也不是本文想讨论的事儿。此时我站在管鲍祠里,思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谊?<br> 所谓友谊,应该是“两好合一好”的事情。那么,管鲍之交是“两好合一好”吗?好像不完全是。<br>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交往中的几件事:<br> 管仲在穷困潦倒之时,和鲍叔牙一起经商。名义上是“合伙”做生意,但管仲根本没钱入股。可在分红的时候,他却每次都要比鲍叔牙多拿一些。对此,鲍叔牙从不计较,任他多取。并向别人解释:“这不是管仲贪心,而是他需要钱去侍奉老母。”<br> 管仲早年当兵打仗的时候,经常临阵退缩;后来当差,又因办事不力,遭到上级“开除”。更让人诟病的,是他和召忽一起辅佐公子纠,当公子纠死后,召忽为了坚守士人名节拔剑自刎。而管仲不仅苟且偷生,还改换门庭投靠了公子纠的政敌齐桓公。为此遭到世人不齿。这时又是鲍叔牙站出来力排众议,向人们说明:管仲是胸怀大志之人,这样的人以天下为念,并非只为一主。<br> 公子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后,让鲍叔牙做宰相。鲍叔牙不仅坚决辞之,而且极力推荐管仲,并诚心诚意地从五个方面列出了自己不如管仲的地方。说服桓公后,又亲自去鲁国救回了管仲,让他坐上了相位,自己甘居其下。<br> 管仲病重时,齐桓公向他征求意见,询问鲍叔牙可否接替相位,管仲断然说道:“不可”。并陈述了种种理由。对此,有人指责管仲无情,并把管仲的话转告了鲍叔牙。鲍叔牙不仅不恼,反倒十分高兴地说:管仲荐人无私,完全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这也正是我当初推举他的原因啊!<br>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到,鲍叔牙对管仲这个朋友,是发自内心的欣赏,真心实意的理解,竭尽全力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鲍叔牙成就了管仲。<br> 而管仲对鲍叔牙呢,除了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外,还真的是乏善可陈。<br> 当然也有人讲,正是因为管仲临终时没有举荐鲍叔牙为相,才使鲍叔牙躲过一劫。但我认为,这只能是猜想中的一个选项。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真按齐桓公的意见办,使鲍叔牙为相,可以肯定,至少要比用易牙、开方和竖刁这样的乱臣贼子要强得多。<br> 这些事实使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作为管鲍之交,鲍叔牙对管仲是掏心掏肺的;但管仲对鲍叔牙,似乎有点不够意思。当然,这些丝毫不应减弱管仲的历史贡献。作为一代名相,管仲无疑是称职的。<br>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会留下一条“管鲍之交”的成语?颖上知县为什么会以宣扬管鲍友谊为主题建了一座管鲍祠?既然朋友相处,鲍叔牙比管仲做得更好,为什么这座祠堂不叫鲍管祠而叫管鲍祠?结论只能是,管仲的官比鲍叔牙做的大。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做派。<br> 但是,这未免失之公允。其实,持这种看法的岂独我一人?在管鲍之交这个问题上,历史上不少人都对管仲颇有微词。以至后来司马迁在给他们立传时也曾写道:“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这里的“多”字,就是夸赞的意思。<br> 所以我认为,这个管鲍祠,与其作为管鲍友谊的见证,倒不如作为纪念管仲功业,宣扬鲍叔牙好友的一块丰碑。正在我如此这般突发奇想的时候,管鲍殿上的一副对联映入我的眼帘:“相齐桓公一匡天下,友鲍叔牙万古高风”。据说,这对联出自颍上籍上海市前副市长宋日昌之手。目睹这副对联,我心中大喜,这并不仅是因为那一手恣肆汪洋的好字和它的对仗工整,而是因为它对管鲍二人特点的解读十分准确。看来我和宋日昌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所见略同。<br> 正是这副对联,使我那一天终于带着遇见知音的愉快离开了管鲍祠。<br>

鲍叔牙

管仲

鲍祠

管鲍之交

颖上

公子纠

齐桓公

对联

友谊

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