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立于1950年的全国重点中专信阳卫生学校,至2004年合并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历了54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12月26日是学校建校71周年纪念日。今将记忆中的信阳卫校校址变迁手绘草图呈于各位。算是对卫校的一个纪念,也为那被散失的校史提供些许参考资料,更是为了与老卫校的朋友们共同回顾那段艰苦创业、甘辛与共、同仁谊厚、师生情深的激情飞扬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一、1950年12月~1961年8月 (校本部)</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山路与四一路交汇处的原信阳专区人民医院(现信阳市中心医院)内,面积约为6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校本部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的豫南大同医院大门(原信阳专区人民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二、1958年8月~1961年8月(校分部)</p><p class="ql-block"> 位于大拱桥东南,为一座二进院落约为1500平方米的民宅,原系信阳地区初级卫生人员训练班旧址。西与气象站为邻,南畔浉河、远眺龟山。</p> <p class="ql-block">校分部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校分部教室</p> <p class="ql-block">大拱桥</p> <p class="ql-block">重建的大拱桥</p> <p class="ql-block">浉河畔</p> <p class="ql-block">三、1961年8月~1969年11月(赵家桥校区)</p><p class="ql-block"> 位于东方红大道与工区路交叉处,与信阳市文化中心为邻。原信阳第二师范学校旧址,面积110亩,1964年又购置附属医院用地87亩,合计校园面积197亩。</p> <p class="ql-block">赵家桥校区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1961年赵家桥校区门前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1969年前的校门</p> <p class="ql-block">东教樓,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中教楼,上世纪50年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操场北侧的西六排房</p> <p class="ql-block">左侧为礼堂,1963年建成,建筑面积538平方米。右侧为东七排房。</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1964年建成,建筑面积42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门诊楼,1964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游泳池,1965年建成,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四、1972年9月至2004年8月(赵家桥原校区)校园面积(含附院)135亩。</p> <p class="ql-block">新校门,建成于1994年。</p> <p class="ql-block">学生飯厅兼礼堂。建于1982年9月,建筑面积1059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第一实验楼。建于1984年,建筑面积311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阶梯教室楼。建于1989年,建筑面积148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学生公寓楼。建于1989年,建筑面积336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青春花园,建于1993年,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第二实验楼。建于1993年,建筑面积281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办公楼。建于1996年,建筑面积338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图书电教楼。建于1996年,建筑面积3331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附属医院病房楼。始建于1981年,续建于1983年,建筑面积5339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附属医院门诊楼。建于1995年,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教学楼。建于2003年,建筑面积112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校园鸟瞰</p> <p class="ql-block"> 后记:在合并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七年后的2011年,学校撤离赵家桥迁至羊山新区。原校址由信阳市九中接管。</p><p class="ql-block"> 九中门禁森严,安全重要当可理解。但出入校门常被反复盘问,免不得使人内心怏怏,于是也就不常去了。</p><p class="ql-block"> 某晚,饭后散步。竟不自主地又走去学校的方向。这次倒是无人盘查,顺利进入校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请诸位放慢脚步,把背景音乐调低,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块心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进校门右转,穿过路两旁驻立了40多年的水杉林便到了办公楼。二楼大厅是‘教工之家’,常有老师在这里K歌、健身、打乒乓。</p><p class="ql-block"> 四楼的两间房曾是省医教室的所在,那是经常熬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到了饭厅(礼堂)的近处驻足。思绪一下被拉回到60年代初期那些年元旦的前夜:学生们在吃过炊事班精心烹制的免费‘大餐’后,便齐集礼堂观看文艺晚会。女生的歌唱、午蹈,男生的相声、魔术,教工的表演唱。台上的尽管业余,台下的真心捧场。欢笑声,鼓掌声热气腾腾。晚会落幕时,礼堂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这就到了举行辞旧迎新的’团拜’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校长的率领下,老师门款款走上舞台,师生相对,学生脱帽鞠躬,老师还礼如仪。在相互致词的祝福声中游艺晚会开始。那叫一个闹腾,睁大眼睛‘钓鱼’、眯着眼睛打靶、蒙上眼晴‘对鼻子’、皱起眉头猜灯谜……闹得无拘无束,欢得心花开放。老师扯着噪门叫号发奖,奖品是一个信封,里面装着爆米花外加两三颗糖果。不多久每人便手中一袋,吃得津津有味。夜深了,学生科的老师们赶羊似的催促学生回宿舍,这晚破例不查寝,任学生卧谈通宵。</p><p class="ql-block"> 1972年卫校复办后又有了新的花样,烟火晚会、班级茶话会、校领导挨门串班的贺年。别样的欢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西操场,仿佛听到隐隐传来的呐喊助威声,那是春季运动会的比赛正在进行,还是每年一度的"园丁杯"排球赛仍在延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年学校的护理、妇幼、助产专业清一色的女同学。医、检、药等专业中也有部分女生。这样,女生居多,男女生的比例基本四六开。</p><p class="ql-block"> 西操场的西北角就是全封闭的女生公寓了,这可是全校最好的学生宿舍楼。专门的卫生间,宽敞的南阳台。栅栏外的广玉兰,栅栏内的美人蕉。亲切的管理员大妈,坚实的大铁门……学校就是个大家庭,家长对女儿总要比对男孩多些关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西南角是U形的男生宿舍楼,一间间宿舍是学生自已的小天地,唱啊,笑啊,闹啊,尽情释放着过剩的精力。晚上熄灯铃后并不息声,直至听到夜巡老师的脚步声,整座楼的喧闹才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次日午飯后,当学生打开宿舍门,便会看到上午检查卫生时学生科老师写在地上的粉笔留言。或批评、或建议、或表扬尽是关切的语句,这便成为了师生例行的亲密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教楼已经消失在操场的一角。在那里老师们曾经耕耘和收获。收获师生间深厚的情谊,收<span style="font-size:18px;">获学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升旗台被折除了,但每周一清晨那冉冉向上的国旗仍然在心中升起,校管乐队奏响的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依然在耳边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教楼的旧址吧。进一楼,正对的方向是咱们的教员休息室,那可是当年全校装修得最为‘奢侈’的房间,整排的藤沙发、落地座钟、电水炉、壁画以及镶满东墙的正衣镜。课余饭后老师们在这里无拘无束的喝茶聊天,谈天说地家事、国事、天下事。当然最多的话题还是学生、学习、学校。</p><p class="ql-block"> 在二楼的一间不足十平方的房间内住了八年。推开那扇木窗,阳春的熏风,酷夏的绿茵,深秋的落叶,隆冬的飞雪,近处的荷塘,远方的龟山。这是人生中被驻留的一种怎样的风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实验楼是学校的精华所在,不仅是那里有中等卫校一流的设备,更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群体。那深夜不熄的灯光,是这座楼的坐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教楼不在了,曾经在二楼的"育美社"早已完成了历史史命。</p><p class="ql-block"> 一楼是解剖实验室,想来那两百余件由老师们精工细作的标本应该还在发挥着作用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年仅23龄的图书楼夭折了,但从它那里给予人们的营养,仍然滋育着师生。三楼是’电教中心’,其中的设备是电教室的老师们自已动手安装的。那功能,就当时全省卫校来讲,未有出其右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实验楼就是一座‘组装厂’,老师在这里把医疗、护理学子们的文化、基础、专业的‘知识碎片’组装成精品。扶他们走向社会。携一程,送一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向西边望去,一片空旷。阶梯教楼连同那标志性的巨型璧画都已消失了,可依然是老卫校人魂牵梦萦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青春花园内徘徊良久,在树桩造型的矮凳上小歇,弯月已上枝头,该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步出校门,返身注目,不禁依依……</p><p class="ql-block"> 是夜失眠,遂彼衣命笔赋词于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蝶恋花 不了情</p><p class="ql-block"> 冬夜细径人迹渺,</p><p class="ql-block"> 新月枝头,朦胧愈寂寥。</p><p class="ql-block"> 踏过千遭碎石道,</p><p class="ql-block"> 栏杆抚遍谁知晓?</p><p class="ql-block"> 七百学府风光好,</p><p class="ql-block"> 省内域中,翘指称卫校。</p><p class="ql-block"> 伏枥四秩情未了,</p><p class="ql-block"> 木竖草伏花枝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等医学教育极盛时,全国计有卫校700余所,信阳卫校当为其中娇娇者。</p><p class="ql-block">(本文中的手绘图一,承李伟老师订正;文中附图多来自老卫校人提供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