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数次看过夕阳落山的凄美、悲壮与惨烈,却没有正儿八经地看过日出,领略她的辉煌与灿烂。 隆冬时节,我执意去狮子峰看日出,期待旭日初升的那股伟力撞击心魔,体会超脱尘世的自在。 清晨五点半,山里万籁俱寂,仅有风声簌簌,告别暖和的被窝,和友人打手电摸黑登山。 山路崎岖,弯多坡陡,且又风紧林密,碎石、落叶、浮土被露水打湿后易滑,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走一阵歇一会,但又不敢耽搁时间,生怕错过日出。 估摸四十分钟后,我们如愿登上灵通山狮子峰,美妙而又焦急的心情不言而喻。突然,一股凌冽的北风袭来,让人不禁打起寒颤。 “快看,东方马上露出鱼肚白啦!”当我还在跟冬风较劲的时候,细心的友人惊呼一声。 的确,黎明前的黑暗不知何时开始慢慢消失,天色已经微亮。 放眼望去,天地交际处云翻雾涌,群山绵延逶迤,山里万家灯火若隐若现,四周宛如仙境一般,而我们已然成了远离人海尘世的神仙。 当我们迫不及待按下快门的时候,一抹彩云不知受了谁的指派,预先挂在东方,敷陈朝阳升起的氛围。 霎时,东方天际线出现了一条水平金色光带,光带上方的天色由黄逐渐变蓝,仿佛一块浩瀚的调色板,光带下方依旧是薄雾笼罩的灰冷色调,好似水墨山水巨幕。 随着时钟滴答滴答地转动,日出前的天色可谓是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唯有延时摄影才能记录这个美轮美奂的过程。 6时44分,旭日千呼万唤始出来。起先,她只露出一点日轮,依稀可见一笑一颦,天空颜色逐渐由黄变红。几分钟过后,她完成了最后的跳跃,如同一个红色的磨盘挂在东方,把天空映照得通红。瞬间,大地苏醒,薄雾散去,山峦清晰,阡陌纵横。 当朝阳慢慢升高时,天空也随之渐渐由红变黄、由黄变白,这大概是对白天二字最好的诠释。这种神奇的自然力量好比艺术大师,随时掌控着天空的色彩变幻,亿万年来从未失手。 转身回望巍峨的灵通山,她早已披上妖娆的色彩,祥瑞蒸腾,蔚为壮观。 下山途中,抬头仰望海拔1287.4米的主峰擎天峰,有朝一日登顶看日出的憧憬之情油然而生。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后记</b>:灵通山,起初叫大矾山,因常有大鹏鸟来此栖息,又称大鹏山;当时山上尽是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满山红遍,因而又称大枫山;随着枫树的减少,唯见此山高耸入云,又以大峰山之名,载入史册;直至明朝大学士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大峰山也因此称为灵通山。</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