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走进神奇美丽的兴隆村</span></p> <p class="ql-block">兴隆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有着古老的圩场,有着美丽的山水,有着动听的传说,更有着厚重的历史,有着红色的盐道,有着可爱的乡亲,在无数的想象中,身临其境,在无数的梦幻中,结伴前行。今天,我夙愿终成,终于踏上了兴隆采风的难忘之旅。</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文化馆与县作家协会组织的“红色兴隆采风活动”。在当天和26日二次的采风中,我走进了兴隆村的山山水水,走进了她悠久深厚的历史长河,撩开了她美丽神奇的面纱,在无数的故事里,在许多的风情中,让我文思泉涌,直抵心灵,浮想联翩。为纪念远去的记忆,为答谢兴隆父老的情谊,遂作以下文字纪之。</p><p class="ql-block">兴隆村位于定南县天九镇东部15公里处,西至新联村、南至王侯村、北至鹅公镇杨坑村、东至广东省细坳镇小参村。兴隆村于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属大石堡,隆庆五年属伯石里。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六年属穆湖乡。1950年2月属曲水区兴隆乡,1958年8月人民公社化后属九曲垦殖场,1959年8月改为九曲公社,设兴隆生产大队,1968年11月扩社并队后,九曲公社与兴隆生产大队并入天花公社,1972年11月恢复九曲公社至1984年6月。1984年7月建乡工作后,九曲公社改为九曲乡,设兴隆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乡并镇后,九曲乡与天花镇合并为天九镇,兴隆村为天九镇下设的一个行政村。兴隆村现有水口、松树坑、墩下、段心、六角围、围上、围下、寨下、洋芬、上下老屋、新屋、下田心、罗塘、积龙田、上田心、横屋下、白水寨、龙屋段、白沙塘、坑尾山、大河迳等22个村民小组,556户2355人。总面积13.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2.87亩,山林面积10500亩,是一个美丽神奇、历史厚重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过新联村地界,沿457省道往广东细坳方向驶去。目及所至,青山延绵,稻田青青,小河蜿蜒,村舍点点,人车川流,一派繁华之盛世,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不一会儿至兴隆水口,两侧如一头雄狮与大象把住水口,使兴隆水源丰沛,物阜民丰,长盛不衰。 </p><p class="ql-block">站在水口可见发源于坑尾山的河水缓缓涌来。河水清澈见底、鱼虾嬉戏、鹅鸭觅食、虫儿窜动、草儿摇曳、小鸟唧喳、柳树飞舞、蓝天白云、大雁成行,如此娇美的秋韵图,如此多情的小山村,顿时让我如饮醍醐,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陪同我采风的龙翠平、缪以堂、龙康游等兴隆老乡一边走一边为我讲解着兴隆那浓郁的风情和悠久的文化,让我沉浸在一幅美妙神奇的桃源中,与青山绿水作伴,穿古阅今,与万种风情对话,心游万仞,快哉!乐也!当我徜徉在水口至大河迳那依稀的古石街上,眼眸中的“真君庙”“永福庙”“永兴庙”依如当年,她仿佛成了兴隆风云际会、沧桑变迁的见证,而百姓津津乐道的“上五里亭,下五里亭,中间秤钩搭肉神”的众多茶亭已不见踪影。从距“真君庙”不远处的古茶亭处往左可通朱坑、王侯村,往右可通往九曲水,往西可至圆村石桥与虎箕龙山的锣鼓大神石像,行走在阡陌纵横的古道上,趣事连连,可谓五里一景致,十里有洞天。</p><p class="ql-block">一会儿,至围上龙头山顶。在一处名叫茶亭排的路旁,一片迎风招展的百年大荷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似乎在用她曼妙多情的身姿欢迎我们的到来。站在大伞似的树冠下,一片荫凉,顿感凉爽许多。不远处的矮墙寨,已不见寨,那伤痕累累斑驳陆离的石基,又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悲壮的记忆。据《定南县志》记载,清同治四年,太平军康王、偕王、佑王等人统兵10万在兴隆矮墙寨、圩场、蓝寨三处安营扎寨,与清军开展了2个多月的血战,双方战事惨烈,死伤甚众,致陈坑山谷血流成塘,故至今叫陈坑山谷为“血湖塘”。如今,当年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硝烟早已灰飞烟灭,然太平军英勇血战清军的故事,却已浸透到了兴隆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与月同辉,万古长青。</p><p class="ql-block">从矮墙寨下来,过墩下,步行数百米,至松树坑。我来到原兴隆乡政府房前,与73岁的龙召林大爷交谈中得知:1935年苏区红军24师在长岭会议后,为开辟三南游击区,奉命进入粤赣边境。当红24师先遣排进至兴隆松树坑时与数倍的敌人展开了激战,牺牲了20多位红军战士。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事迹,激发了兴隆人民与敌人战斗的雄心壮志,从此许多兴隆百姓参加了红军、东江纵队、定东游击队的革命斗争,走上了救民于水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生涯,继写了红色兴隆厚重的一页。</p><p class="ql-block">回首过往知来路,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怀着虔诚的心不断叩开兴隆的历史轨迹。须臾间,跨小溪,踏田埂,来到了段心、六角围两小组。一座仿照古六角围新建的龙氏祖厅耸立在原段心、六角围的旧址上,显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古六角围又叫树勋第,由于年久失修,已不复存在,但其书写了兴隆经年旧宿的璀璨历史。当我看到六角围的古平面图时,瞬间被整齐划一的81间房屋,檐牙高啄的回廊,蔚为壮观的6个炮楼,雕梁画栋的5座门楼以及围屋里水井、仓库、家居、教育、祭祀等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时,震撼不已,连连称奇。</p><p class="ql-block">转眼间,沿村水泥路进洋芬,过寨下,穿围下,跨新屋,至兴隆村部。此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树平及10多位乡亲正在村会议室等候我们的到来。在随即召开的座谈会后,我与几位乡亲来到距村部几步之遥的兴隆老圩场(原兴隆小学,现兴隆幼儿园位置)参观。兴隆河面上的石桥依然静卧在那清澈的水波上,一旁李万永的老屋已不见当年的风采,而墙壁上《除暴安良》的碑文依然如初,这足以说明自清顺帝九年以来白石下村兴隆圩的繁盛,足以见证当年九陌八街的兴旺。据《龙氏初修族谱》记载,“龙姓白石下房始祖河七,于明洪武初年自安远凤山石口迁入小石堡,世居白石下村(现属兴隆村管辖)松树坑,始与相邻物品互换有无。至清初年间,因此村离本堡鹅市二十五里,离广东细坳墟二十里,而来往买卖维艰,兼左右邻村人烟众多,遂择定樟树头下(原兴隆松香厂位置)对面(原兴隆小学位置)虽周围特数十丈而江广通衢商旅茂盛,乃集同人创建店基亭厂,大开市场,号为兴隆,定交易期於四七十……而斯人之经营基址亦足为后人所景仰”。可见兴隆圩于清初时龙姓白石下房人已建立,是定南及周边区域较早的商贸集散中心。登上“圩岗上”,沿古商道寻找370多年前的遗迹,仍可窥见从兴隆至鹅公乌鸦寨、瑶田、鹅公圩转至镇田、柱石、龙塘、安远等地区北上江西内陆和南下广东细坳、贝岭、龙川、惠州、广州等粤港地区古商道的百年景象,可再睹洗马潭的各色商货、油坊下的田园风光,再聆听富商龙氏和仁堆金积玉、兴办私塾、教化乡邻的传奇故事,再考究盘鹅石下盘古大王开天辟地的动听传说,再穿梭于旺达圩埠、阔门深院的醉美人家,在这充满奇幻的时空中,与古道对话,与风月咏唱,与兴隆翩跹,就会让人在那溪亭日暮、弦管相逐的悠然日子里,不知魏魏晋,沉醉不知归路。</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屋场上已炊烟升起,劳作的乡亲已归家,诱人的饭菜香、米酒香已飘进了心房。我用过丰盛的午餐,望着炽热的山庄,心中的激情如酒香荡漾,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神奇美丽的天子山,急于掀开了仙人赶鲤麻的神秘面纱。我在龙春汉、缪以全等人的陪同下,缓步于蜿蜒盘旋的小道上,不知不觉已过上老屋、下田心、罗塘、积龙田、上田心、横屋下,至光绪十二年建的瓦桥亭,缘溪行,林尽水源,便至白水寨山谷尽头。76岁的缪石明老伯,领我探视了鲤麻嬉水、仙人脚印、仙人推磨、鲤麻献宝、鲤麻仙泉等仙人赶鲤麻系列神奇景致,让人大开眼界,乐而忘返。</p><p class="ql-block">离开神奇美丽的白水寨,过龙屋段、白石塘、坑尾山,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在一段路陡林密的山坳中。过了弯弯曲曲的山谷,至天子山盘龙坳,环视群山,古木参天、藤蔓盘虬、层林尽染、五彩缤纷。我们遂欲登高望远,一探究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登,至天子山峰顶,眺望远方,山间云涛变幻无穷,万里流霞仪态万千,清泉翠柏千姿百态,花絮起舞婀娜多姿,瞬时,组成了一幅瀑、涛、浪、絮百态图,滚滚而来,波澜壮阔,如蓬莱仙山,令人心旷神怡,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天子山有着美丽的传说,是兴隆百姓崇敬的一座仙山。传说,北宋经历“靖康之变”后,因金兵侵扰,时局动荡,南宋高宗于绍兴二年迁都杭州,朝廷钦天监发现东南方有天子瑞气升腾,于是派国师赖布衣秘密勘查。当赖布衣行至赣粤边境兴隆地界后,发现一处名叫“天子山”的地方有七彩金龙腾空九霄,吉祥瑞气环绕,是一块世上难觅的宝山,遂报朝廷议诀。高宗原本想在兴隆天子地处建一座东南行宫,因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未能实现。在高宗晚年,他感时日不多,遂派一支御林军秘密来到兴隆天子山的盘龙坳,经过四十九天的挖井凿坳,在龙穴位置打入百米铁桩,终破龙气,以求上苍保佑宋家江山永固。虽是传说,然于龙氏、缪氏、李氏、杨氏族谱中也有痕迹可查,后来民间更是口口相传着“头靠天子地,脚踏兴隆圩,谁家葬此地,代代穿朝衣。”的歌谣,让人神往与膜拜。此番登临天子山,览天地之胜,汲日月之光,感怀昔今,如痴如醉,醉而忘返!</p><p class="ql-block">转过盘龙坳,下得陡坡,眼前尽现田畴金黄、溪水潺潺、密林蔽日、山谷鸟鸣、村庄静幽之画图,一时间竟以为误入武陵人之所属,乃大惊。咸来问讯,至大河迳70岁老者杨传明家中,得知杨氏一族世居于此已有440余年。杨老伯热情为我们娓娓诉说着杨氏一族久远的来历。他说,杨氏肇姓始祖抒公于周康王戌辰岁受封于杨国后,始得杨姓。至汉杨震官至三公,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四知”为律,阁著四乡,堂高四老,声传四相,遂于“四知堂”为堂号,历百数十世代。至明朝万历年间,仕公于大河迳开基立业,传至杨传明他这一代已有109世,生生不息,开枝散叶,成为一大望族。</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大河迳的村舍中,忽闻一曲“头靠三叉嶂,脚踩七口塘,杨氏立家业,金银用斗量”的民谣,让我对大河迳有了一种亲近感,生出了许多的美丽想象。走进几户老乡家中,目睹了他们富足安康的生活,让人羡慕不已。大河迳虽处偏远,却挡不住她的美丽,掩盖不了她曾经的辉煌。据《定南县志》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定南县县委书记、武装部政委徐殿臣曾率全县干部1000多人到大河迳开展“旱地育秧”技术和上山下乡知青“农业学大寨”的经验交流大会,使大河迳成了全县“远学大寨,近学兴隆”的先进模范。望着这美丽的山村,看着富裕起来的乡亲,一种满意舒爽的心情涌上心头,慨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告别美丽的大河迳,车行十几分钟便至广东省细坳镇小参村。走过数百米的泥土路,一段斑驳光亮的古石街路呈现在眼前。沿着古石街路缓缓前行,越过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江广亭,一条蜿蜒曲折的石街路不断向前延伸,这条石街路不但是古时的官商道还是苏区时期中央苏区的秘密盐道。望着一处处盐道旧址,望着一片片苍翠的林海,让我不禁想起“三千盐道,千万挑夫”的悲壮故事,想起定南人民、兴隆百姓与敌人开展“运盐”斗争的峥嵘岁月。据《赣南史志》记载,从1931年开始,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在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的同时,采取“计口售盐”的办法,严格控制食盐流入中央苏区军民手中。为打破敌人的封锁,中央苏区开辟了两条食盐运输线,组织商人与老百姓通过古石街路翻山越岭运盐到苏区,他们有的巧妙地把纸张或棉衣用盐浸渍晒干后带入苏区,有的打通竹子关节用来藏盐,有的装在棺材里、马桶的夹层里,有的用送嫁或娶亲等方式运盐到苏区,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运盐”斗争,取得了“盐战”的最后胜利。此时,我徜徉在兴隆这段红色的盐道上,兴隆人民围绕“运盐”开展的一幕幕艰苦卓绝、义薄云天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教育了我,让我追思不已,景仰万分。</p><p class="ql-block">据广东省党史资料记载,时任广东省下车镇盐站站长的中共党员朱伯群,受党组织委派到江西省定南县兴隆盐站工作,以实现粤赣秘密“运盐”的畅通。朱伯群到兴隆盐站后,利用特殊身份,与兴隆农会主席龙家泰,地下情报员龙树华、龙家木等人组织了一支兴隆秘密运盐队,把食盐源源不断地送往中央苏区,打破了敌人的食盐封锁,作出了巨大贡献。环视四周“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的青青翠竹,她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兴隆人民宁折不弯的豪气、中通外直的度量、质朴清奇的品格,让我顿时胸潮澎湃,时而歌时而舞,让我思绪万千,时而诗时而咏,兴奋不已,遐思万里。此时的林海,涛声阵阵,此刻的盐道,漫无边际,而我的思绪已跨过千山万水,飞向遥远的前方......</p><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兴隆如一幅壮美的诗画铿锵有力,似一支动听的歌谣经久不衰,是一部悠久的传奇灿烂辉煌,是一座英雄的丰碑让人景 仰,当我此行撩开她百年圩场的面纱时,叩开白水寨的洞天时,登上天子山的峰顶时,踩着漫漫盐道的青石时,一扇扇记忆的大门徐徐展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娓娓道来,一幅幅优美的画廊缓缓打开,让我在全身心地享受与感动中爱上了她,爱上了这个美丽神奇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年8月25日日书于甲桂林山庄(刊发于2021年第8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河北画报》)</p><p class="ql-block">谢瑞山,男,1965年1月出生。定南县文广新旅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现任定南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定南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系国家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在《赣南日报》《赣州晚报》《中山日报》《摇篮报》《江西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检察日报》《法制日报》《江西教育》《江西党建》《赣鄱文化》《理论导报》《文史大观》《当代作家》《河北画报》《锦绣》《参花》《散文百家》《鸭绿江》《文渊》《文学少年》《文化研究》《青年文学家》《花溪》《名人名家》《当代文学家》《天津散文》《当代散文家》等报刊发表散文、游记、诗歌、报告文学、通讯等文章200余篇,60多万字,其中有文章入选《全国乡情散文选》、《团结出版社: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10周年征文集》《团结出版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集》,其中代表作品《七里山塘寻胜》2021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供专家学者研究。代表作《寻找秦淮河的浆声》入选虎年《当代散文家•全国365位作家——美文日历》,2020年出版24万字散文集《时间的印记》,获江西省“小康杯”优秀奖、全国“当代作家•光大杯”优秀奖、“当代作家•长江杯”三等奖、“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文化研究”征文一等奖、“文渊”征文一等奖、“散文百家”第十三、十四届征文一等奖、“鲁迅文学杯”金奖26项奖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