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贯彻落实宾县“互助发展联盟靶向研修项目”,依据宾县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名班主任工作坊“新时代班主任家校共育模式研究”课题组要求,宾县第二中学校许丽光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主题为“家校合作 共筑未来”的班主任论坛活动。 </p><p class="ql-block"> 我校主管政教工作的于秀泉副校长,许丽光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和我校高中班主任,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许丽光的讲话将本次论坛拉开帷幕:班主任工作平凡而又伟大。因其平凡,注定我们需要默默无闻地奉献;因其伟大,又要求我们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p><p class="ql-block"> 本次论坛的目的是为班主任创设一个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平台。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有经验,一起分享;有疑问,协力化解。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于淑娟老师分享了《家校合作 用爱助学》,关于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心得。她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学困生存在的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学习方法存在问题。2.学习状态不佳。3.对电子产品的依赖。4.缺乏自信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了解到这些“病源”,我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具体做法是:</p><p class="ql-block">1.认真开导,积极教育。</p><p class="ql-block">2.加强家校合作,发挥教育潜力。</p><p class="ql-block">3.成立“一帮一”的帮扶小组。</p><p class="ql-block">4.鼓励学生举手问问题。</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李林老师的《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困生成长》成果汇报,详细分析了学困生由于教育,环境等因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散漫等现象。并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案例,认真研究了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制订了针对性的帮扶方案。</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年的努力,家校共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学困生的转变,带动班级氛围的良性发展。</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邹飞老师在《探索家校教育新方,共奏家校合作新章》中谈到: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家校共育新模式面临巨大挑战。</p> <p class="ql-block"> 我校主管政教工作的于秀泉副校长,对本次论坛活动进行了指导和总结。通过三位班主任老师关于学困生的研究汇报,对我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为我校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班主任团队!</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解决学困生的问题,不会一帆风顺。</p><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家校合作,联手筑爱,为每一名学生托举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撰稿: 李 林 </p><p class="ql-block"> 制作: 邹 飞 </p><p class="ql-block"> 摄像: 于淑娟 </p><p class="ql-block"> 审核: 许丽光</p><p class="ql-block">总审核:于秀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