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在民间素有大过年的传统,至今河南南阳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可见人们对冬至节气的重视程度是何等之高。<br><br> 有关冬至的俗语习俗,各地民间的传说很多,其中最众而周知的习俗是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br><br> 饺子的起源及冬至吃饺子的传说也颇为甚多,其中之一说的是在东汉末年,卸任长沙官职返回河南南阳的“医圣”张仲景,隆冬季节看到白河两岸很多冻烂耳朵的贫穷百姓,非常心痛,决心予以救治。于是在冬至那天开始搭棚支锅舍药“祛寒娇耳汤”。此汤是将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煮熟捞出剁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给乞药者每人两个娇耳一碗祛寒汤,患者吃后浑身发热,血液畅通,两耳变暖,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的烂耳就治愈了。<div> 张仲景舍药从冬至一直持续至大年三十。大年初一,百姓们为祝贺新年也为祝贺烂耳康复,不忘“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恩,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全家食之。<br><div><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五彩水饺</h3> 如今冬至吃饺子,绝对与治疗冻烂的耳朵无关。<br><br><div> 饺子,早已成为节假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其做法也很多。我们最常做的是煮饺和蒸饺,其次是煎饺和烙饺,偶尔做做炸饺等,无论那种做法的饺子,都能带给家人味蕾满满的幸福和喜悦。饺子,早已成了我家最常见、最爱吃的美食之一,它总能带给家人唇齿留香,幸福醉人的绵长回味。<br><br></div> 这么漂亮的饺子你见过吗? 满满的都是爱心! 每人再加一个鸡腿,过年的感觉!不爱吃饺子的同学大米饭拌炒菜,香!! 这小伙儿长得怎么这么帅!给张特写哈! 看后面的同学,哈哈哈! 抢镜抢镜!! 如今冬至吃饺子,既是在吃一种美食,一种回味;也是在吃一种文化,一种习俗;又是在吃一种情怀,一种心情;还是在吃一种温馨,一种欢乐;更是在吃一种美好和一种幸福……<br><br> 祝愿可爱的孩子们冬至快乐!<div><br><div> 你发现了吗?去年冬至日是12月21日,今年的冬至日也是12月21日。连续两年冬至日都是12月21日,这种历法现象非常罕见。据统计,这种稀奇的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在1896年和1897年,距今已有124年。今日冬至,你吃饺子还是汤圆?冬至已至,新春不远,一路向前!<br><br> <br><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保存并微信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