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万圣节、平安夜、圣诞节、愚人节等这些带有浓郁色彩的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介,受到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让许多中国本身的民族节日相形见绌。</p> <p class="ql-block">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发扬我们的民族传统,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双城区职教中心在圣诞节前呼吁学生不过洋节,从我做起,每个班开展了拒绝洋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p> <p class="ql-block">双城区职教中心全体师生共同倡议“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过洋节”,并共同宣读倡议书:</p><p class="ql-block">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祖先是炎黄!我们的民族是华夏!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要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在此,学校向广大师生及家长提出倡议:</p><p class="ql-block">1.坚持文化自信心,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向我们身边的朋友及亲人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p><p class="ql-block">2.理性思考,拒绝被动过“洋节”:理性地看待西方节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风、不媚外、不组织、不参与圣诞节的聚会与狂欢;不转发与“洋节”有关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过节为名,在校园内教室里悬挂与圣诞节相关的装饰物品;不互赠与“洋节”有关的礼物,如平安果等等。</p><p class="ql-block">3.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系列宣传介绍,向学生宣传不过“洋节”的理由;各班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拒绝过“洋节”,倡导民族文化深入家庭。</p><p class="ql-block">4.我们要践行习主席所讲的十二句话:说中国话;吃中国食;穿中国衣;用中国货;在中国游;过中国节;购中国物;有中国脑;安中国心;想中国事;守中国礼!做中国人!</p><p class="ql-block">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在此,我们呼吁大家拒绝“洋节”,从我做起,传承文明,过中国节!</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忘记,我的祖先叫炎黄!</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忘记,那些烙印在心底的耻辱!</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忘记,我身上肩负复兴中华的使命!</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忘记,我是中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