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古时将四时八节中的冬至称为“亚岁”、“小年”等,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过年。</p> <p class="ql-block"> 老师带我们了解冬至!冬至的到来,预示着冬天真正的来临了。在民间冬至这一天有很多的风俗,各个地方的民族或者生活习惯不一样,冬至的风俗也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冬至习俗</b></p> <p class="ql-block">1、冬至吃饺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这里面有一个传说,在古代张仲景医生看到民间冬天耳朵都被冻坏,于是就把治疗的药包在面粉里,煮熟了以后给这些病人吃。吃了以后耳朵发热,冬天也就不寒冷了,于是流传着冬至这一天吃饺子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冬至吃馄饨一般是在北京比较流行,主要是当时北方的匈奴有浑氏和屯氏对于北方边疆始终的侵扰。当时的军民非常的愤恨,就把肉包在面皮里面煮熟了吃,称之为混沌。主要是吃了以后分身体非常暖和,能够有蕴含的效果也提高了军民的抵御外敌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冬至天气非常的冷,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一到冬至了,一些既神祭祖都非常的活跃,因此在古代冬至这一天又被叫做鬼节。主要是悼念先祖,而且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幸福。</p> <p class="ql-block"> 冬至吃年糕在南方地区是比较流行的,毕竟南方有做年糕的习俗,一天吃三顿年糕,而且都不重样。预示着年年高,年年好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由于冬至到来,天气变得异常寒冷,特别我国北方地区雪非常的多。在这样寒冷的地区,当地的人们一般都喜欢喝羊肉汤,这样能够提高身体的热能,补充身体的能量,达到御寒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冬至到,吃水饺。”我们来一起做一副关于冬至的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先画一个大碗,再画饺子!</p> <p class="ql-block">彩卡纸准备好了!</p> <p class="ql-block">把我们画的大碗和饺子沿着线剪下来!</p> <p class="ql-block">贴到彩卡纸上!</p> <p class="ql-block">作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学校还为我们准备美味的饺子吆!</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吃的真香!</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冬至的来历和冬至要吃饺子的习俗,并且在手工制作中让幼儿了解冬至,在品尝饺子中体会冬至,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