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顾名思义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日。“洋节”主要有:2月14日情人节、4月1日愚人节、10月31日万圣节、12月25日圣诞节等,都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很多“洋节”,是西方的欢聚,更是中国的伤疤。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br>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br>在此我们郑重倡议:从我做起 拒过洋节。<br> 1、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br>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华夏子女为之自豪,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对本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文化知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都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铭记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 2、提倡理性过节,告别西方“洋节”。<br> 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和文化,不崇洋媚外,做到不盲目、不跟风、不组织、不参与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庆祝活动,不转发与“洋节”有关的微博微信短信,不购买、不赠送、不接收西方节日礼物。 3、坚持以身作则,积极争当表率。<br> 让不过“洋节”成为自觉行动,带头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树立教育良好形象。<br> 平安夜、圣诞节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年轻人爱标新立异,追赶时髦,商人在商言商,借洋节赚钱,这都可以理解。但一些学校、一些班级也参与其中,糊里糊涂过洋节,这就不应该了。<br> 这些影响大的洋节,基本上都有宗教背景,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节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我们不是上帝的子民,何来情人节? 我们更不是西方的公民,缘何要过西方的节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人团聚,赞天地之化育,我感恩,过春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人团聚,报四时之恩赐,我温暖,过中秋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人团聚,感先贤之圣德,我学习,过端午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人团聚,念祖先之恩德,我思远,过清明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家人团聚,孝亲人之大恩,我感动,过重阳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span></p> 请不要忘记,拯救人民与水火之中的是我们的党,是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拿生命换来的!<br> 在此,我们呼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拒绝过“洋节”,从我做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武汉市旅游学校 学工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12月24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