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牡丹区重庆路小学校园防欺凌活动

李豆豆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弘扬校园正能量,更好地防范学生欺凌事件发生,重庆路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防欺凌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系列预防校园欺凌活动。</p> 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会议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领会会议精神并认真做会议记录。</p> <p class="ql-block">  各级部主任及各班班主任现场签订防治校园欺凌责任书。</p> 国旗下讲话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六班高雨霏同学为大家演讲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并呼吁校园是我们成长学习的地方,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校园的安定和谐;为了每个家庭的幸福,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共创美好校园生活。</p> 主题班会 <p class="ql-block">  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召开以“我们都是一家人——抵制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队会。详细讲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怎样防范自己欺凌或者被欺凌,以及如何善待他人。</p> 什么是校园欺凌 <p class="ql-block">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p><p class="ql-block"><br></p>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p class="ql-block">   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p><p class="ql-block"> 打:打架、斗殴。</p><p class="ql-block"> 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p><p class="ql-block"> 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p><p class="ql-block"> 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p> 校园欺凌的信号 <p class="ql-block">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p><p class="ql-block"> 2.孩子鞋子、首饰、文具等个人物品经常丢失或破损。</p><p class="ql-block"> 3.如厕习惯改变,比如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p><p class="ql-block"> 4.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伤害。</p><p class="ql-block"> 5.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p><p class="ql-block"> 6.孩子非常不想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p><p class="ql-block"> 7.索要、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物,来替换被盗的钱或物。</p><p class="ql-block"> 8.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闪烁其词。</p><p class="ql-block"> 9.携带或试图携带“保护”工具(棍子、刀等)去学校,并且表现出“受害者”的肢体语言,如拒绝眼神交流、耸肩弓身等。</p><p class="ql-block"> 10.失眠、噩梦、尿床等。</p> 家长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p class="ql-block">   受害儿童家长:</p><p class="ql-block"> 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到你的协助。</p><p class="ql-block"> 2.确认学校是否对施暴行为有所处置且学校对学生的管教和注意是适当的。</p><p class="ql-block"> 3.如果施暴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p><p class="ql-block"> 4.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经验,应多帮他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并用心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帮助其建立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   施暴儿童家长:</p><p class="ql-block"> 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p><p class="ql-block"> 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p><p class="ql-block"> 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p><p class="ql-block"> 5.避免让孩子收看有暴力的电视影片、卡通或是玩暴力的电玩。</p><p class="ql-block"> 6.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家庭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会导致他在学校使用暴力。</p> 国家政策 <p class="ql-block">  《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育活动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增强了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识,掌握了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在这里,重庆路小学全体师生呼吁家长朋友们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及时和老师沟通,家校共育,为学生的平安健康成长撑起幸福之伞,为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撰稿:李俊伟</p> <p class="ql-block">审稿:重庆路小学德育工作室</p>

欺凌

校园

孩子

学校

学生

重庆路

预防

家长

施暴

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