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发小老兵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 2022年的新年来到了!辞旧迎新之时,集结号发小编辑部向群里的发小老兵们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祝老兵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p><p class="ql-block"> 发小老兵们:你们在青春正芳华的时季,接过父辈的枪,走进军营,身着三点红的绿军装,意气风发,英姿飒爽,稚嫩的脸上透着刚毅,传承着父辈老兵的威武,在军营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国防事业,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锻炼成长!你们是我们发小的骄傲,发小们为你们感到自豪!新年之际向你们表达最诚挚的敬意,敬礼!</p><p class="ql-block"> 你们无论是在军营还是退伍转业到地方,始终保持当兵的精气神,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良好作风发扬光大。你们传承了红色基因,传播了正能量,发小老兵们可以骄傲的说:咱当兵的人就是这个样!</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青春不返。老兵们大多都步入了退休行列,在思版部队发小集结号群里常问候,常聊天,增进友谊。发小编辑部专为老兵们开设了《老兵专集》,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当兵的经历常常浮现在眼前,老兵们拿起笔去书写咱们的军营和当兵的经历吧,书写那份始终忘不掉的兵的情结。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讲述红色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赓续红色血脉,</span>积极传播正能量,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出新贡献!</p><p class="ql-block"> 祝发小老兵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大吉大利!</p><p class="ql-block"> (乔剑坤撰文)</p> <p class="ql-block"> 1979年3月5日,新华社奉我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声明说,由于越南侵略者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和入侵,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中国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我们正告越南当局,在中国边防部队撤出以后,不得再对中国边境进行任何武装挑衅和入侵活动。</p><p class="ql-block"> 然而越南当局不甘心失败,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在中国边防部队撤出以后,继续冒犯我国边境,而且还占领了老山地区,旷日持久的两山轮战也由此展开。昆明军区决定对越南开展宣传战,采用释放高空气球携带传单,向其首都河内等党、政、军机构集中,人口密集的腹地大中型城市散发,利用强大的政治舆论攻势,揭露越南当局的霸权主义野心,唤醒被蒙蔽的越南军民。</p><p class="ql-block"> 由于勐腊县的地理位置向南突出,与越南首都河内附近地区几乎在一条水平线上,正好形成扇形空飘区域,因此,实施对越空飘宣传战的任务就落到了勐腊边防团(番号35507部队)的肩上。我更是荣幸的成为担此光荣使命的一员。</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b></p><p class="ql-block"> 1981年8月,经上级批准,在勐腊边防团政治处设立了一个特殊的机构—制氢站。制氢站成立之初,只有一名站长、一名干事和我3个人。</p><p class="ql-block"> 这年9月中旬,我们3人前往云南省军区政治部联络处领受任务。据联络处的首长介绍,目前我军对越宣传采取的无线电广播、让边民携带传单过境散发、利用河流水面飘送传单、低空橡胶气球投送等宣传途径成效都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决定采用高空气球投送,直接把传单散发到越南腹地的大中城市,让敌军官兵及民众经常捡到传单并阅读传单内容,用这种“隔山打拳”的攻心战术,瓦解敌军斗志,削弱敌军战斗力,从而有力配合我边境一线部队作战。首长说:省军区大院里停放的那辆制氢车,就是你们的重要装备,由于年久失修,需要进行检测。我们已经联系了云南省化工机械厂和昆明军区第四汽车大修厂,你们明天就把车开去检测,说着就把车钥匙交到站长手里。当我们看到制氢车锈迹斑斑、灰头土脸,电瓶无电、轮胎无气的状态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p> <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个“庞然大物”却来头不小(上图就是大修好的庞然大物—制氢车),它是二战时期苏军为防御德军的战机空袭,专门生产的特种车辆,用于快速机动作战。车上装载的制氢设备利用汽车发动机动力,带动搅拌室里的搅拌轮,把化学原料与水混合搅拌产生氢气,再把氢气储存并充入气球,当雷达发现敌机前来空袭时,就把气球密集放上天空,敌机一旦撞上气球,氢气就会爆炸,造成机毁人亡,使敌机不敢轻易来犯。福州军区在开展对台宣传战时,苏军支援我军两辆制氢车,给汕头空飘站和石狮空飘站各装备一辆。多年以后,随着制氢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两个空飘站都建起了电解水制氢厂,制氢车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我们眼前的这辆制氢车就是汕头空飘站闲置多年不用空运过来的。我们到街上找来修理工人,让他们把电瓶和轮胎拆卸下来拉回店里充电、修补。然后接上水管把“庞然大物”从上到下洗刷干净。第二天上午,就开着制氢车到云南省化工机械厂检测。第三车间的工程师和技术员对制氢设备进行了全身“会诊”后,与我们一起坐在车间办公室进行技术分析。具体负责检测的技术员说:我们以前从未见过这种设备,又没有说明书作参考,只是对外观有一个大致了解,至于内部是什么构造,要等打开后面的盖子,让人钻进去才能探个究竟。车间要拟定一个具体的维修方案,报到厂部决定。从化工机械厂出来,又到第四汽车大修厂检测汽车,厂方检测后认为原装车已无大修价值,因为发动机的动力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制氢设备所需动力,建议寻找合适的车型进行改装替代。</p><p class="ql-block"> 根据上述情况,联络处决定先派我们3人去福州军区石狮空飘站学习,全面掌握空飘技术。同时请化工机械厂派工程师和技术员2人随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制氢车,让他们的技术员帮我们解开制氢设备的“谜”,等学习回来后,再对设备和汽车进行大修和改装。我们3人去昆明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开介绍信时,联络部首长接见了我们,并嘱咐我们要精神饱满,虚心求学,精益求精,切实把技术弄懂,把疑问解开,为尽快开展空飘宣传打好基础。我们带着联络部首长的殷切期望,一行5人前往福建石狮空飘站。</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b></p><p class="ql-block"> 到了石狮空飘站,我们在接待室住下。站长向我们介绍了站里的基本情况,把他们技术员自编自用的小册子给我们一人一本。这是他们多年以来的实践积累,理论知识少,技术操作多,非常符合我们速成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站长带着一名技术员,抬来一个小黑板支在接待室,我们这个速成班就算正式开学了。不同的专业技术分别由不同的技术员来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第一部分学习气象,因为释放高空气球必须利用好7000米以上高空的风向、风速、风层等气象数据,为气球精准到达目标区散发传单而计算出飘飞高度和飘飞时间,如果时间算少了,气球还没有到达目标区就把传单投下去;如果时间算多了,气球又飞过目标区投下传单,这样都不算圆满完成任务。石狮空飘站向台湾释放气球是利用西风,就是从西向东刮的风。具体说就是每年的10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也就是秋冬季节。勐腊县和石狮镇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相似,所以也是利用这个季节释放。第二部分学习制氢及氢气储存。这一部分我们学的比较空泛,因为他们早就不用制氢车制氢了,那辆制氢车就是一个摆设,也动不了,会熟练操作它的人员也都逐年转业或复员了,现在的战士也是一知半解。这个问题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病,因为我们必须使用制氢车制氢,不实际操作一下总是心里不踏实。我们5个人时常围着制氢车反复看,反复琢磨,搞不清楚的问题再与空飘站技术员探讨,<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减法消除疑问,</span>把问题逐个销号。第三部分学习气球充气与仪器安装。气球是用双层聚录乙烯透明薄膜按照尺寸裁剪,再用热合机拼接制成的,直径有3米、5米、7米不等,充满氢气后可达6米至12米高,直径越大,容纳氢气越多,携带的宣传品也越多,大致可携带7公斤至40公斤左右的宣传品。释放的时候把宣传品、反射靶、投送仪等连接悬挂在气球下端,对气球充气,开启电子时钟,放上天空。这一部分的实际操作要等10月10日(中华民国国庆日,又称“双十节”)后,空飘站开始对台实施空飘宣传时才能跟班实习。</p><p class="ql-block"> 从勐腊出来二十余天了,刀站长才抽空给爱人写信,化工机械厂的技术员凑过来看了一眼,不解的问:老刀,你在信纸上画这么多像豌豆一样的圈圈干什么呀!我们向他解释说,刀站长两口子是傣族,他用傣文写的情书你可以随便看。大家开心的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了电解水制氢车间,厂房规模很大,各种设备用粗细不同的管道连接,制氢工艺是当时最先进的,通过电解槽分解水里的氢气,自动储存到高大的立式圆罐里,全天候静音工作,既安全又环保。我们还参观了站里的气球加工厂,解决了一些随军家属的就业问题。</p><p class="ql-block"> 5天后,化工机械厂人员把制氢设备的情况基本搞清楚后先行返回昆明,我们3人从10月10日起,连续3天全程跟班学习气象数据分析利用、风层选择、计算时间、传单重量、气球充气、投送仪、反射靶等器件的连接和悬挂。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在10几米高的厂房里完成,不受地面风的干扰,然后打开电动大门,把夹着气球的轨道架子推出去,松开夹着气球的两根胶棍,气球就呼啦一声跃上天空,越飞越高,越飞越小,随着风向飘往台湾岛。这3天我们并不轻松,每天跟着实际操作,生怕遗漏掉某个环节,晚上在宿舍也会互相提问,直到烂熟于心。</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临别时,石狮空飘站无偿提供给我们10个气球,3个反射靶及投送仪、网兜等配套器材,供我们回去后进行前期实验用。站长派车送我们到厦门火车站,买了车票,离发车时间还早,我们趁此机会去鼓浪屿看看风景,漫步海边沙滩,涉水戏浪,放松心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b></p><p class="ql-block"> 从石狮返回昆明后,我们又多次与化工机械厂和第四汽车大修厂沟通,确定了大修方案。一是化工机械厂把制氢设备从制氢车上整体拆移下来大修;二是汽车大修厂寻找可以匹配的车辆进行改装替代;三是两个厂要密切配合,把制氢设备和制氢车重新装配起来,确保运作顺畅。方案得到了上级的同意,两个厂各自开始实施大修和改装。我们跑了好几家化工商店,寻找制氢用的化学原料,又跑了几家塑料制品厂,看能否加工气球。化学原料找到了,但气球加工没有着落。考虑到设备大修需要一段时间,团部通知刀站长和任干事回团部,我继续留在昆明,督促协调装备大修事宜,遇到问题及时向省军区联络处汇报解决。没想到整个大修工作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难题。制氢设备搅拌室的内壁因使用年限太长,化学原料的残留凝固和腐蚀程度非常严重,工人钻进去用手工铲除和打磨,还不能出现火花,以免出现意外。由于室内密闭较严,空气不流通,要用电风扇向搅拌室里吹风,每次只能进去一个工人,在里面的时间还不能过长。一些原配件破损报废后,又没有匹配的配件,只能“比葫芦画瓢”重新加工配件进行安装。汽车大修厂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车辆,后来找到了,又因车架短了30厘米,必须拼接加长。没有等到装备大修完成,我也返回了团部。1982年3月初,改装好的车辆和制氢设备终于组装完成,我们在化工机械厂经过空车试验,符合技术要求。当我驾驶着崭新的制氢车行驶在返程的路途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b></p><p class="ql-block"> 制氢车开回团部时,引来许多人的围观。遗憾的是释放气球的季节已过,要等到10月中旬以后了。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实地勘查了几处机动释放气球的场地。这些场地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地势开阔,空气流通,以防氢气泄漏在空气中的密度过大发生意外;二是周围无房屋、无电线、无高大树木,以免气球飘起时被挂破;三是水源充足,便于制氢取水和制氢结束后冲洗设备,以防化学原料残留凝固损坏设备;四是地面平整,无树桩和尖石,以免把气球和储气包扎破。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特别是对新调来的两名同志进行全面培训。</p><p class="ql-block"> 空飘宣传战是在综合指挥、联合保障下进行的。纵向有昆明军区联络部和省军区联络处直接领导,版纳军分区联络科和勐腊边防团具体实施,横向有空军雷达站和思茅机场气象站、勐腊县邮电局的密切协作,可以说是跨军种、跨军地的联合作战。10月上旬,离实施空飘宣传的时间越来越近,思茅机场气象站做好了提供高空气象资料的准备工作;空军沿老、沿越一线雷达站做好了交替跟踪气球飘行轨迹的准备工作,勐腊县邮电局做好了接收和转交思茅机场气象站用电报发来当天气象资料的准备工作。印着越南文字的传单、制氢用的化学原料,在石狮空飘站订购的气球、投送仪、网兜、反射靶等器材都陆续运到。</p><p class="ql-block"> 大战在即,不能马虎。我们把释放气球的全过程像放电影一样仔细过了一遍,最不放心的还是制氢、氢气储存和气球充气这个环节。因为我们没有石狮空飘站的条件,没有厂房,氢气是当场制造,当场储存,当场充装,不像他们制氢、储存都是自动化,给气球充气也是按照计算好的气量,打开阀门,看流量表计数,到刻度就关闭阀门。我们充气则是要看悬挂在气球下面的传单刚好离地,赶紧把充气管抽出,紧接着把下一个气球充气管套上充气。他们的准备工作都是在厂房内进行,完全不受地面风干扰,我们是在空旷的野外作业,地面风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又不能做空放气球的实验,因为没有上级的命令我们是不能随意向天空释放气球的,只有到实战的时候见机行事了。</p><p class="ql-block"> 化工机械厂技术员带着一名工人,协助我们对制氢设备作最后一次检查,并在南腊河边进行了制氢试验。没想到,第一次试验出现氢气从两个化学原料添加口突然喷出,把漏斗里的原料吹得四处散落,大家一时都惊呆了,过了片刻,恢复正常。我们立即分析原因,认为是一次性加注原料过多,化学原料在搅拌室里反应过于猛烈,氢气从输出管道输出不急,水封式阀门也没有及时打开,所以就从加料口喷出。原因找到后,又连续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试验,一次比一次顺利,我们终于摸清了制氢设备的“脾气”,驯服了这匹“野马”。</p><p class="ql-block"> 万事俱备,只欠“西风”。10月中旬开始,高空风向由东风转为西风,上级命令我们择机对越开展空飘宣传。第一次空飘气球的目标区域是河内,从那天起,空飘宣传战在勐腊这块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正式开打。当天早晨,我们提前开进预选好的场地(红旗公社地段南腊河边的一片沙滩地),摆好桌子、椅子、秤、计算器、尺子等作业工具。把制氢车支撑牢固,安装好抽水管道,化学原料吊升到设备上,摊开储气包与制氢设备接通,展开气球,传单秤重装进网兜。思茅机场气象站用电报形式发来的气象数据也由一名战士从县邮电局取出,驱车快速送到现场。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昆明军区联络部、省军区联络处、版纳军分区联络科及团部有关领导莅临现场观摩。安全线以外路过的群众也驻足观看。我们根据高空气象数据迅速选择出风向稳定的风层,依据这一风层的风速计算出气球从释放点到河内的飘行时间,启动投送仪电子钟,将气球放上天空。就在这时,我们最担心的状况出现了,制氢车产出的氢气向储气包输入,里面的储气量一大,鼓起很高,瞬间被地面大风吹起,把楔入地里用于固定储气包的小木桩都带了出来。从储气包往气球内充气更难,由于压力小,充气慢,气球也被风刮得噼啪作响,乱摆乱晃,难以控制,在场的部分警戒战士赶快跑过来帮着拉储气包和气球。我和刀站长、任干事急忙商量了一下,决定不用储气包了,把气球的充气管直接套在制氢设备的输气管上充气,一个气球充好放飞后,马上充下一个气球。我们立即改变操作方式,终于化险为夷,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首战共释放直径3米气球20个,携带反射靶2个,投送传单约150公斤,圆满完成任务,在场的各级领导向我们表示热烈祝贺。但我们的心还是悬着的,因为雷达站的跟踪报告还不能及时通报过来,究竟是不是在河内上空准确投放传单还是个未知数。</p> <p class="ql-block">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里对释放气球的器材和投送散发传单过程做个介绍:每个气球携带一个投送仪(约15厘米长、10厘米高、8厘米宽的盒子,里面装有蓄电池、电子钟和2个切割器等组件);一网兜传单(根据气球飘行高度和充气量计算出来的重量,用秤秤好后装进网兜);一个金属反射靶(形状像火箭底座的四扇斜边金属丝编织网,高1.2米,底座宽0.9米。作用是把电波反射给雷达,让雷达站交替跟踪其飘行轨迹,看气球是否在预定的时间到达预定的地点,如果有偏差,我们会在下一次空飘时相应的调整数据。它不是每个气球上都要悬挂,而是在当天释放的一批气球中悬挂1至2个即可)。气球充气前,将投送仪固定在网兜上,扎网兜口的绳子一头穿过投送仪上的第二切割器孔后拉紧打结,再用另一根绳子穿过投送仪上的第一切割器孔把网兜吊绑在气球下端,然后给气球充气。当氢气把气球撑起来,网兜离开地面,停止充气,启动投送仪上的电子钟,把气球拉到一边松开手就放飞了。气球在低空飘行时轨迹飘忽不定,等升到高空时,才会稳定的一路向东飘行。气球会不断升高超过我们选择的风层,这时气球内的氢气会因大气层与气球薄膜表面摩擦而膨胀,然后挤压出多余的氢气,通过气球下部一个直径约20厘米、长度约1.5米的进排气管排出,使气球下降后继续在预定的风层里飘行。当气球飘行至河内上空时,我们设定的时间也正好到了,电子钟指针与电源触点对接,接通第一切割器(外形像一颗手枪子弹,上端有一个小孔,绳子从孔里穿过去)电源,点燃切割器内的火药,切割器刀头借助火药的爆发力,把网兜与气球连接的绳子切断,一兜传单与气球分离后加速坠落,在距离地面2000米左右的高度时,第二切割器又将网兜口的绳子切断,传单从网兜里涌出,随着低空乱风四处飘落,方圆10公里的范围都能看到传单。</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团部接到省军区联络处的电话,通报了空军雷达站的跟踪报告:气球进入越南上空20多分钟后,越军起飞3架飞机进行跟踪,但只是监视,不敢靠近。气球飘行稳定,在河内上空突然带着反射靶急速上升,说明气球与传单分离正常,达到预期目的,首战告捷,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p><p class="ql-block"> 胜不骄,败不馁。 我们对首次空飘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针对人员配合协调不够默契,困难估计不够充分,应急措施跟不上等问题制定措施、加强训练、弥补不足,使今后的空飘宣传一次比一次顺利。</p><p class="ql-block"> 为了适应战场环境,防止敌特分子破坏,我们经常变换释放地点,提高机动作战能力。有一次空飘作业是在尚冈的一条河边草地上进行,当全部气球释放完毕后,就隐约听见远处传来几声枪响,顺着枪声的方向看去,发现最后一个气球刚飘出去不远,就慢慢往下降落。我们判断可能是被子弹打穿,氢气泄漏造成的,如果不及时处理,恐会酿成大祸。我自告奋勇对站长说:“我更熟悉情况,让我去处理吧!” ,然后立即坐上吉普车赶去。大约7、8分钟,我看见气球在公路下面的水稻田上空忽起忽落,缓慢飘行,一群男子有的背着枪,有的拿着竹竿在后面追赶,想把气球戳下来。没等车停稳我就跳下车,从路边10多米高的陡坡上滑下去,沿着田埂边跑边大声喊着:“不要靠近气球,有危险!”,等我跑到跟前时,已经有5个人把气球拉住,准备用刀把它割开。我立即制止,告诉他们这是部队向越南放的宣传气球,里面的氢气易燃易爆,处理不当会有危险。他们说:“部队没有向村里通报,民兵发现这个东西就开枪打下来了。”这时,还有一些人向这边跑来,我让3个民兵把大家疏散开,留下2个民兵帮助我把气球里的氢气从排气管轻轻挤压出去,然后把气球卷起来抬到车上,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虽然气球被打下来了,但我还是对边防民兵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b></p><p class="ql-block"> 1983年4月上旬,我们第一次执行版纳军分区举行的高空射击训练任务,射击目标就是我们释放的高空气球,作业地点在原澜沧江大桥上游北岸的沙滩上。释放这类气球比向越南释放宣传气球少了许多环节,只要向气球里注入一定量的氢气就行了。训练指挥部派出20名战士协助工作,我们充好一个气球,战士就拉走一个,绑在事先钉好的木桩上,等待训练指挥部的命令分批释放。气球全部充好后,我们就把车辆和设备冲洗干净,爬上河岸看“热闹”。从远处看去,40多个直径3米、高度5米的气球被微风吹得摇来摆去,在阳光的反射下闪着晶莹的亮点,蔚为壮观(下图一:我们身后是原澜沧江大桥。下图二:我身后白色的都是气球)。后来,我们又第二次执行了为高空射击训练释放气球的任务,都能按照训练指挥部的要求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一个个任务的胜利完成,我也成了空飘宣传工作的行家里手,驾驶汽车、制氢操作、数据计算、释放连接等样样精通。平时对制氢车关爱有加,常清洁、勤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从未出过故障,有力的保障了空飘宣传战随时拉得出、打得赢。有一次,我把制氢设备搅拌室的后盖拆卸下来,从直径40厘米的圆洞钻进去,用水管把底部的化学原料残留从排泄口冲出去。这是一个大闷罐箱,前面上方的加料口安装了两个悬空的螺旋轴,工作时旋转着把原料输送进搅拌室。下部有两根横着的圆轴,轴上固定着螺旋叶片,工作时搅动水和原料混合起化学反应,防止化学原料凝固。里面还有一些水管和输气管通向室外。我在里面呆了几分钟就赶紧爬出来,因为里面的残留气味很呛人。</p> <p class="ql-block"> 制氢站从1981年建站,到1985年之后中越关系逐步改善,空飘的频次和数量也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停止。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军事行动,越军经常看着高空飘来的气球和像雪片一样飘落到城市的传单却束手无策。对越空飘宣传给越南当局及军方形成了强大的精神震慑,空飘宣传攻心战达到了预期目的,多次受到上级表扬。我和我的战友能为对越作战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回忆文章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双版纳勐腊边防团老战士作战和军事行动历史回忆文集《热血年华》收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