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收元《时光记忆》(五) 西巷学校始末

元首

<p class="ql-block">1987年,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国家的各项改革政策惠及各行各业,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当时的西巷村已经成为全城区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西巷村地处老晋城市区的南部,下分十二个队、若干个工厂、商场,辖区内有东方红小学、南河西小学、南寨小学等三所小学。从新市东街为界,城市以南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西巷的,基本占据了整个城市的半壁江山,即使今天的凤台中学用地、老省运用地都是西巷村的土地,可见辖区范围有多大。此时,西巷村在书记赵立新的带领下,变成了晋城市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西巷机械厂、西巷脱粒机厂、西巷京凤食品厂、西巷铸管厂、西巷迎宾商场、天鹅商场、白云商场等村办企业像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原始积累,经济腾飞,铸就了西巷村的辉煌。在此背景下,西巷村委村干部高瞻远瞩,敢为人先,集资三百万,提出了修建华北地区一流的学校,于是新建西巷学校的方案浮出水面,并付诸实施。</p> <p class="ql-block">1989年9月11日西巷学校修建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由农民集资三百万元兴建的晋城市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仿照北京第四中学,采用古今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建成,即具有现代化气魄,又具有民族特色。整个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楼内包括容纳24个班、1300多名学生的教室,还有教师办公室、实验楼、会议室、科研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仪器室。大楼后面是占地11000平方米的高标准体育运动场,大楼的顶端平台是学生课间活动场所,四周又有栏杆相围,师生可以登高远望,观赏晋城市区风光。教学楼前由古建筑群所组成,东侧上角是“钟毓厅”,象征着造就人才:西侧上角是“灵秀厅”,象征着人才辈出;校门系牌楼琼阁,金碧辉煌,它是学生美好的象征;校园四周是红墙碧瓦,此起彼伏,似大海波涛,一浪越过一浪,象征着知识的海洋。学校对面还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农民集资、农民修学校,一时轰动了全省内外,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李立功同志,还亲自参观了这所学校。当时有一句最响亮的口号就是“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用西巷村党支部书记的话说,就是要把这所学校建成:“三十年数一流,六十年不落后”的学校。面对这所漂亮的学校,引来不少人的羡慕和向往,作为我能成为西巷学校的一名教师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p> <p class="ql-block">1989年秋,新学期刚开始,东方红小学、南河西小学、南寨小学,三所小学合并为西巷学校,校长王旭、副校长石广生、书记许志忠,教职工70多人,学生1500多人,从此一所环境优雅、条件优越、设施先进、理念现代的西巷学校正式成立。西巷学校的成立,终于让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农民孩子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当然也为实现我的教育理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就在这一年,全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两大课题实验要在全区进一步推广。学校领导王旭找我进行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对我个人的成长、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次谈话,确实令我振奋和鼓舞,之后我满怀信心,脚踏实地,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先后担任了学校团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部辅导员、对外联络宣传通讯员、四年级年级教研组组长、中高年级语文学科教研组组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班主任、语文教师。虽然每天很忙,但是很充实,很有劲头,也很有收获感和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我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教学能力、教学水平随之突飞猛进,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重视,为了让我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校派我到北京、南京、承德、天津等地学习培训。通过培训,得到了更多的收获。1989年全区第二届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开始,我在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积极参加了评选活动。在备课、讲课中,我结合在外地学习的“尝试教学法”模式、结合“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一节语文课《一夜的工作》公开教学得到专家和评委的一致认可,被评为第二届全区语文教学能手,并且是惟一的一个男性教师。从此,我在城区教育界有了点小名气。之后就到城区二小、城区三小、西上庄郜匠小学、西上庄道头小学等地上公开课、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从1989年到1993年在西巷学校期间,可以说是我教育事业走向顶峰的五年。这五年我被评为山西省优秀辅导员、区语文教学能手、区电教教学能手、百名教师说课赛一等奖、所代班级语文教学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多篇教育通讯报道在《太行日报》和团市委、团区委的通讯中发表、多篇课题实验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课题实验成果多次在全区教育界交流发言。</p> <p class="ql-block">1993年,为了优化学校布局,深化义务教育改革,解决孩子上学难、难上学的问题,区委区政府果断决定,在北街办事处、西街办事处、南街办事处、东街办事处所辖范围,修建四所初级中学,学校名称分别为城区二中、城区三中、城区四中、城区五中。后来又进行了一次更名,也就是现在的晋城七中、晋城八中、晋城九中、晋城十中。为了加强四所学校的领导力量,区教委把区教研室的教研人员分到四所学校,担任教导处、教研室、政教处等管理岗位,大大加强了新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此时的区教研室正在物色人员、补充队伍。在区教委领导的精心优选下,我有幸被选中,并在10月国庆节后到区教委教研室上班,从此,我离开西巷小学,离开了教学一线岗位,当了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走上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之路。也就在当年后半年,城区四中正式招生,共招两个班,地点就在西巷学校,接着西巷学校原址被城区四中替代,西巷学校从此一分为四。伴随着西巷村的分解,在新成立的西巷一居委、二居委、三居委、四居委的属地,分别成立了四所小学,那就是南街一小、南街二小、南街三小、南街四小。再后来南街二小合并到星河学校,在原址建起了南街幼儿园。到此为止,西巷学校也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只能给熟悉它的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有分有合,有合有分,这就是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必然。我相信,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中,与东方红小学、西巷学校有着渊源关系的晋城九中、南街教办、南街一小、南街三小、南街四小、南街幼儿园等学校,必将赓续优良传统,面向美好未来,用奋斗和奉献的精神,书写南街教育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