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近期,“家访进千家万户,满意在教育”家访活动正在勐梭镇如火如茶的开展,作为一名班主任和普通党员教师,我也不例外,响应号召,毅然走在家访大军的队伍里,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br> </h3> <h3><br> 家访,我们在路上<br> 2021年12月14日,我们党支部的班主任及党员教师对勐梭镇的学生进行了全员家访。我们分成五个组,在各组长的带领导下,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全员家访。分别对勐梭镇里拉村、秧洛村、班母村、王莫村、勐梭村的学生进行家访,我们做到学生家家必到,家长没有在家的也对家长进行电话家访。家长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都能留父母一方在家等候。很感谢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h3> <h3><br> 家长,更加关注孩子<br>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了解到家长还是很关心学生在校的表现,也很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理,也都明白学生只有考上高中进而考上大学才有出路。通过这次家访,我们走进了孩子们的父母,感觉自己和家长的心更加贴近,更加密切,大家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br></h3> <h3><br> 家庭,更加整洁富裕<br> 通过家访,给我的印象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房子都很宽敞,高大上,有的是楼房设计,四室两厅,装修讲究,家具颇有现代味,个别家庭是两层复式,就是典型的别墅。学生都有自己的房间和学习桌椅,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浓厚优越的学习条件。<br></h3> <h3><br> 手机,依然是焦点<br> 家访中,家长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手机。自疫情以来,学生以“需要手机进行线上学习”为理由,造成了学生整天手机不离手,因而也迷恋上了游戏。在家访中,十几名同学中绝大多数存在玩手机上瘾现象,尤其是男生居多,而且家长也反映学生玩手机现象管不了。通过家访希望我们能家校合作,帮助学生严控手机。手机让学生高兴,却令家长老师头疼,屡禁不止,值得高兴的是,晚上十点多,李二妹家长就发来短信说李二妹已主动上交了手机,说明我们家访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我在家长群里也对李二妹同学提出表扬,倡议同学们向李二妹同学学习。</h3> <h3><br>懒惰,几乎是通病<br> 学生懒惰是家长反映的学生存在的又一大问题,这也是学生的共性问题,学生懒得动手,我们上课就能看得出来,把知识点写在黑板上没有几个同学能主动记下来,只有老师说“我们记下来吧!”学生才动手,不然都抬着头看,看到心里去,记到心里了吗?没有,看也没看到,记也没记住。让学生读读背背,整间教室鸦雀无声,没有一点背的氛围,不张嘴怎能背得过,记得住。<br></h3> <h3><br>留守儿童,家长永远的痛<br>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就想在外打拼,让孩子衣食无忧”,好多留守孩子家长表示非常无奈。家长在外地打工的不在少数,有的在外地甚至外省,有的夫妻两人均在外地,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缺失严重的父爱母爱,心理出现问题,厌学情绪突出。<br></h3> <h3><br> 家访,这一传统的家校联合形式,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仍然焕发着新生机。家访不仅是语言上的沟通,更是心灵的对话。家访让教育更有温度,破解教育难题,解除家长困扰,依然是道路漫长,家访永远在路上。<br> 我们将一直走下去。<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