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内容上看,“圆”在整个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小学阶段研究的唯一平面曲线图形。通过对圆的周长的研究,学生能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为学生以后研究圆的面积以及圆柱、圆锥的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教材特别重视利用不同的方法获取圆的周长,对于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则是以测量与计算作为学生探索的主要途径,力图发展学生的测量技能,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数据统计意识、归纳能力。其核心是化曲为直和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p> <p class="ql-block">一、开门见山,明确课题</p><p class="ql-block"> 1.引出课题(圆的周长)。</p><p class="ql-block"> 2.看一看,摸一摸。</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拿出圆形学具,说一说圆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含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指出圆周长的活动,明确本课的研究对象,并建立起圆周长的概念。</p><p class="ql-block">二、猜想关系,验证猜想</p><p class="ql-block"> 1.提出疑问:</p><p class="ql-block">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p><p class="ql-block">直径和半径。</p><p class="ql-block"> 2. 引导学生猜想、合作交流:</p><p class="ql-block">猜一猜圆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可能什么不变)</p><p class="ql-block">和、差、积、商(不变)</p><p class="ql-block">小组讨论后,猜测商不变的可能性最大。</p><p class="ql-block">周长÷直径(得出结论)</p><p class="ql-block">3.找出测量圆形物体中圆的周长的方法。(绕绳法、滚动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p><p class="ql-block"> 由问题和猜想引入,激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动手操作参与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进入新课所要解决问题的发展区,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建立认知冲突:</p><p class="ql-block">教师甩动系着绳子的车轮,形成一个圆的运动轨迹。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p><p class="ql-block">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意反思和自由评价,使学生辩证性地感受到了“缠绕”、“滚动”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p> <p class="ql-block">5.猜想验证</p><p class="ql-block">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物品,讨论:我们如何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用课件出现P63页表的表头——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中:(测量值精确到毫米)(课件演示)</p><p class="ql-block"> 圆的周长(mm)</p><p class="ql-block"> 直径(mm)</p><p class="ql-block">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p><p class="ql-block"> 6.验证结论:</p><p class="ql-block"> 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值大概都是三倍多一些。</p><p class="ql-block">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表格的设计,经历问题解决的寻找有用信息和制定计划的环节,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也渗透科学研究中找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经历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内在规律的全过程,将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发展了学生的测量技能,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数据统计意识、归纳能力。</p><p class="ql-block"> 7.归纳公式:</p><p class="ql-block"> C÷d=π</p><p class="ql-block">d=C÷π</p><p class="ql-block">C=πd</p><p class="ql-block">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讨,并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参与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享受了成功的愉悦。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根据d=2r还可以得到C=2πr</p><p class="ql-block">从而使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会应用第2条公式:C=2πr解答题目。通过基础练习进一步完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初步尝试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p> <p class="ql-block">7.数学史:</p><p class="ql-block"> 圆周率</p><p class="ql-block"> 有关资料,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教师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 本环节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自学材料,自己获取有关的知识与情感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三、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例1:回放课前引入的情景图:先出示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p><p class="ql-block"> 学生根据公式尝试练习,反馈评价。计算时注意书写格式。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建立解题步骤模型。</p><p class="ql-block">四、巩固练习</p><p class="ql-block"> 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通过分析题目的条件只知道半径时应该先求什么?</p><p class="ql-block">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打下很好的伏笔。并且通过练习完善圆的周长公式,养成善于概括规律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五、回归评价,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 1、今天学学习了什么知识?</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知识以及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及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或不理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2、回归解决问题:老师甩动系着绳子的车轮,形成一个圆的运动轨迹,这个轨迹有多长?你能解决吗?(绳子长28厘米)</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生课后回顾对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并再次感受运用知识解决课前未能解决的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和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六、教研员从不同纬度评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