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坐化便成龙‖龙化之游

恍若流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茂西望贡水长,金鸡坐化玉龙翔。</b>龙化,是距家乡会昌庄口镇五公里处的一个村庄,东与于都黄麟乡毗邻,南与我所出生居住地洛口村、大排村接壤,西与白鹅乡良屋、角屋、罗屋三村隔水相望,北与下安村交界,蓉厦高速与省道217线穿境而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庄口最高峰大茂岽而西瞭,赣江支流贡水好似一条绿带蜿蜒绵亘而去,龙化便如同一只金鸡振振展翅欲飞般坐落于河畔之上。对龙化地名来处的熟知,源于一本《江西省会昌县地名志》里的记载:相传很久以前,曾有一只金鸡在建村的地方上歇脚,鸣如罄竹之声,不断引人驻足聆听,它却在转眼间一阵烟的功夫就飞走了。与此同时,附近有一口井,倒入砻糠便会从几里远的贡水河上冒出丝丝缕缕的仙雾,人们便以为是那只金鸡在此化作一条龙,钻入井里,从河道中缓缓升腾而成仙了,故有“金鸡化龙”之说,这地方后来也就改成了现在的名字“龙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这个传说的真假,已无从考证,但是龙化的这个地名还是会让人轻而易举地牢牢记住,它正如这个村庄近几年在快速发展中,俨然似一条空中飞翔的巨龙。更伴随着这个村庄的飞速变化与日益更新,“金鸡化龙”的美好愿景便已在人们心里落地生根,美好的梦想也正在逐步实现、逐步圆满中。为此,我虽生活在庄口本镇本土,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村容村貌也略知一二,可是真正对龙化这个村庄的真实了解与切身感受,还是要得益于由优秀的龙化籍乡贤——赣南日报记者肖荣祯先生精心组织的一次活动——会昌作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采风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家乡会昌县庄口镇的诸多乡贤中,肖荣祯先生一直是令我敬佩的杰出人物,应该是从2009年起吧,教师出身的他热心无私、不辞艰辛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全县乃至全市掀起和带动“智慧兴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项目,并积极投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中。起初,他无私地把自己父母辈留下的几间祖屋,重新再建装修一番,接着捐献出来用于龙化村里的文化公益事业建设。在当地镇村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公益项目的持续实施,他先后在自己的几间祖屋里创建了天浴书屋、留守孩活动中心、老人年协会、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公益场所。时至2017年9月,我在庄口镇黄冠小学当村小校长,由肖荣祯先生牵头组织开展了黄冠籍罗春莲女士对学校捐赠课桌椅的爱心仪式活动,我有幸与他相识并一睹和感受到他那充满正能量大爱且坚定的志愿者风采。此后,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色地组织和策划了各类大小型爱心公益活动,每次他都亲力亲为,尽心尽谋,直至圆满成功,其影响力已享誉全镇全县,真正地诠释了一场场大爱无疆的善举善德!</span>开展的大大小小爱心公益活动已从村里发展到镇里,从县里延伸到县外,以孝心为本,让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四方传递传播,以公益活动为引,从而带动乡村文化的建设与振兴发展,肖荣祯先生真正做到了回馈桑梓、造福桑梓,他更如一条从龙化腾飞而出的爱心巨龙,把公益的善举温暖遍布在乡村城镇的每一个角落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2月18日初冬已至,天朗日晴,风光妩媚,在肖荣祯先生真诚的邀请和组织下,我与县档案局张炳春副局长、县作协理事曾明发老师、诗词界前辈文会春老师和龙化籍的赖加福、肖志英等几位文友老师会合一同前往龙化村开展文化采风活动。龙化村委会大楼坐落在原龙化小学的旧址之上,巍巍大气集众风水之光泽,楼前空坪平整开阔,视野舒展通达,远处的山川似笔架般绵延数十百里。午时九点左右,在崭新整洁的村委会大楼前,肖荣祯先生已从赣州市区回来早早地与村书记肖加仁等候我们的到来。另外,大厅里等候的还有老村支书赖远上书记,还有我初中的语文老师肖新华副校长,还有会昌采茶戏传承者、龙化公益活动中心的肖述浩先生,以及几位熟知当地风土人情的退休老者,他们也在此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耐心细致地为我们的一天采风活动作行程上的向导,为我们对村里的名人名事访问和挖掘提供真实的咨询与友善的引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田川百亩生香果,屋宇千幢出俊良。</b>“党的十九大以来,龙化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乡贤及社会组织的作用,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开动脑筋,开启了由党建引领“智慧兴村”乡村振兴公益项目,通过龙化村前后两任村支书记及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不懈建设下,如今龙化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有干劲的村支部肖加仁书记在采风座谈会上激情澎湃地讲道。“最令人兴奋的是,从2016年起,全村上下,携手同心,致力于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建设,积极开展参与各项文化公益活动,让村民的生活形式丰富多彩起来,终于在2019年脱去外界一直对龙化那个“赌博村”的不雅名称,同年被会昌县文明委评为“文明村”!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步步跟进,龙化村也渐渐脱去“十二五贫困村”的帽子,先后陆续获得镇、县、市级多种“示范村”的称号,它于2020年与全国一道步了小康社会,从此踏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加仁书记是我庄口初中的同学,他是我班里的班长,毕业后一直在村里勤恳务实工作,不论是当初自己投资创业,还是被村民陆续选举为村干部、村主任、村支书,他依然是坚持如此,对待村里的工作一丝不苟,责任与进取心齐具,积极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引进乡贤办厂置业,不断创新发展,形成良好的村集体文明氛围,在镇县级的乡村报道中也多次出现他坚实高大的身影和优秀事迹。他对龙化村近半小时的详细介绍,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款款深情而道来,意味深长而结束,这其间充分展现了龙化村所走过的发展历程,也充分展现了龙化人所付出的勤奋努力,这都是由辛酸之泪水换来的成功之路,在此也更相信龙化的明天在肖加仁书记的领导下继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化,就是由这么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经过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破萤蜕变,经过五零年代、六零年代、七零年代、八零年代、九零年代……的一代代、一群群龙化人为之奋斗努力,它逐渐走进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中。在座的这些龙化村退休老者中,有退休的学校老教师,有退休的国企老职工,有退休的乡镇老干部,他们在职时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但退休后的他们仍然在为村里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肖新华老校长退休后在家时不时去村里的留守孩活动中心指导孩子们练习书法、时不时为村里开展公益活动时免费撰写宣传标语和对联。赖远上老书记前几年主动引退后便一直在幕后支持和指导年轻的肖加仁书记,更是热心参与村里的村居环境建设,或提供宝贵的村务发展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化村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盛产扁萝卜、豌豆、莲子等。近年来,通过村支书肖加仁书记及村干部的大力引导,全村果业发展迅速,村民自种脐橙已发展到200多亩,由龙化村乡贤赖国强、文冬娇夫妻苦心经营出来的脐橙销售渠道更是让村里的脐橙远销全国九省上下,随着订单的络绎不绝,清甜可口的龙化脐橙也不断让各地的顾客赞不绝口,年年争相抢购。同时,村里积极引进贝贝小南瓜和百香果的种植技术和项目,由外商结合本地乡贤创建的新型企业形式共同投资兴建的蔬菜大堋遍布217省道的两侧,各类瓜果蔬菜在丰收的季节来临之际,更是呈现百里飘香、芳香四溢的热闹场面。加上努力帮扶或引进外出打工的有为青年回乡创业办厂,或是组织开展杰出乡贤座谈会交流创业心得等等,大家群策群力,共谋发展路子,解决就业问题,目前村里创办的致富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钹鼓铜锣同喜庆,妇孺老幼共呈祥</b>。“我是会昌好人、会昌县道德模范,会昌县庄口镇龙化村新时代文宣队肖述浩,我现在为我村……”不知道多少次,退休老干部肖述浩先生面向镜头,热心地为村民录制大病求助的代言,善良地为村民录制道道德宣传的快板……这一幕已经成为龙化最美的风景!肖述浩老先生就如同风景中的那棵树一般,只要龙化村的公益事业需要他的地方,哪里就有他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从2009年暑假起,乡贤肖荣祯先生组织开展的“智慧兴村”公益活动便轰轰烈烈拉开帷幕,每年他都会邀请大学生志愿者进村支教,暂时没有退休的肖述浩便开始参与每次公益活动,成为了活动中无私且忠实的协助者和推动者。后来,肖荣祯夫妇腾出自己的祖屋创办了“天浴·成长书社”,由于没有专人管理,书社开放不是很正常,刚好退休的肖述浩主动接手书屋的管理,这让村里的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借阅图书。2017年刚开春,肖荣祯、肖成华、肖检盛、赖瑞春等乡贤便与村委一致商定,立志要<span style="font-size:18px;">改变龙化“赌博村”的名声,需要他</span>在乡村文化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方面出出力,刚刚受到丧妻之痛的肖述浩毅然决然同意了。接到乡贤们的“任务”后,他就以书社为阵地,坚持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孩子们敞开书社大门。同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七色堇”志愿者服务队和赣州市合众公益协会在龙化村正式设点开启了“智慧兴村”公益项目,龙化村的公益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周都有活动,有的时候一天几场活动,于是肖述浩几乎变成了全职人员,周一到周五在书社值守的同时,还要协助公益团队协调活动相关工作,周六、周日则配合志愿者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及其他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走来,他就像一只陀螺一样为各项公益活动忙个不停,不论何时何地,他一直坚持在那里,恰如那棵厚实坚守的风景树!在公益活动中心里,肖述浩老先生亲切地接待了我们,又是烧水又是泡茶,又是引导又是讲述,从他深情流露的话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公益事业的一腔真切热爱,从他娓娓道来的志愿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每次公益活动都是历历在目,如临其境!我们一行认真参观了各科公益活动室,活动室里布满爱心志愿者、爱心乡贤名士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点点滴滴和感人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更让我们对眼前瘦弱矮小的肖老先生肃然起敬!是他用心撑起了这个村庄关爱关注老人和留守儿童这片天地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倾情志愿兴公益。力建乡村盛世章。</b>有了肖荣祯、肖述浩等这么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乡贤,又有了肖加仁、赖远上等这么负责村里事务的村干部,才有了龙化村的公益与各项事业蒸蒸发展。除此之外,龙化村教育和文化的传承方面也有不断的提升和进步。龙化小学于2011年整体搬迁至村委左侧小山腰上,校园环境发了极大的改变,有宽敞平整的操场、塑胶跑道、篮球场,有布置合理的教学楼、食堂、幼儿园设施,等等,扎实能干的现任刘良才校长充分结合当地“智慧兴村”文化公益项目办学治学,学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质量在全镇逐渐稳居前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化村的文化方面底蕴也是十分深厚,良好的移风易俗代代相承。比如,龙化村灰水米棵制作技艺于2015年录入《赣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珍珠粉制作技艺也列入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化村赖氏宗祠《院道严禁碑》也被纳入县级文物保护。其中红色文化作为村里着力打造的“五色文化”中居首位,长征老红军老干部——赖华,一直是龙化村人最值得光荣最值得传颂的红色人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红军赖华是当年龙化堡参加红军的十九个热血青年之一,也是唯一后来红军长征之后从龙化堡出来幸存的三个之一。赖华,原名赖道华,1910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会昌县庄口镇龙化村的一个贫苦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兄弟三人。1931年9月,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来到会昌洛口(今庄口),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他从小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一直给人家放牛和做长工,红三军团的到来无疑给了他的生存希望,排行最小的他那年21岁,在兄长的支持下他毅然迅速投入到红军的怀抱,成为红三军团的一战士。<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2年7月被选调到红一军团保卫局受训,后被任命为侦察员。从此以后,他长期在军事、保卫部门从事军事侦察、政治保卫工作。1934年,主力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在惨烈的</span>湘江血战中,很多同时参加红军的老乡不断壮烈牺牲,九死一生的他忠诚坚定地跟红军队伍走完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达陕北后,1936年12月起先后在红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保卫科任侦察员,后勤部兵站部政治处及后方医院任特派员,留守兵团保卫科任科员。参加了抗大三期、八期学习,并任指导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坚持不懈,奋不顾身,革命斗争到底。1945年10月起先后任吉安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保卫科长,军工部政治部党委办公室主任。1948年10月任沈阳市公安局南市区分局治安科长。随着建国后职位不断上升,他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者艰苦朴素的应有品质和优良传统。<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9年8月,随第四野战军南下至广州,先后任广州市公安局西山分局、三元分局局长,黄埔区区委书记兼公安局长,广州市公安局科长。1957年8月任广州珠江区委书记兼区长,9月起任广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1983年离职休养,享受厅局级待遇。</span>他至离休前对家里的兄弟子侄更是严格要求,从不搞特殊化关系的照顾,一时间成为了当时许多高级干部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赖氏宗祠高大的正门右侧,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竖着的古代石碑。这石碑据经专研究这是清康熙年间的院道严禁碑,对研究清代会昌所军户徭役历史有重要价值。该碑为红麻石质,高2.2米,宽近1米,碑额刻《院道严禁》字样,碑通体镌文,但字体相当部分已不清晰,经辨识,确证这是一块立于清代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政府公文碑。该碑碑文内容与会昌所有关,但却未见文献记载。据同治《会昌县志》卷十三《兵卫志》记载,清代会昌千户所沿袭明代制度,继续驻守防御会昌县境,设立有军队的屯田,分给军户旗丁,无战事时候务农,有战事时候行军打仗。在清代,守御的旗军主要任务改为了漕粮运输。世代为兵的军户旗丁,负责会昌所的十五艘漕船的建造与运行。丁口多的军户,必选入漕船旗丁,丁口少无力承运的军户缴纳田租,分摊给漕运旗丁。根据碑文述及,立碑的背景,一方面“什派重累难支”,会昌所军户旗丁承受着军役和上缴屯粮的重负,各级将吏、地方长官任意占种侵夺军屯田,甚至一普通生员都可以任意役使军丁,克扣月粮。另一方面“清朝定运,上中下户咸旗造,年年受兑进北借债,以致中下二户倾家荡产”。清代漕运军户家族派出运丁承担造运,需要支出的费用名目繁多,包括漕船打造费、修理费、值运日常工食、过闸驳价、遇浅纤夫费、沿途衙门文书手续办理费、大小官吏兵卒的规礼等等。漕船的建造运行耗费巨大,督粮道给予的经费根本不够,军户中的中等户、下等户倾家荡产。由此导致旗丁逃亡军户故绝、屯田荒芜。鉴于此情况,各级政府包括江西省巡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批示,赣州府正堂李、会昌县主大老爷黄都有详细指示,永禁地方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徭役,确保军户安心漕运、当好军差。同治《会昌县志》卷十三《兵卫志》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奉巡抚安禁豁一切地方,甲长烟户首目什徭杂派,勒石永遵。”也佐证了碑文永禁地方民间杂派徭役的内容。江西省政府(抚部院)颁布禁令,希望地方官吏遵照执行,差役下乡。为保证政府法令为公众知晓,经军户旗丁赖公孙、邓井等家族联名请示,由会昌县正堂陈题写,特地勒碑刻石,公示于军户家族众多的庄口镇龙化村赖氏宗祠旁。从这块清代初年的石碑文物上,可以了解到明清时期会昌所的状况,即“会昌所”的职能在明清之际由驻守防御转变为漕运,也能观察到会昌所军户旗丁负担徭役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诗经里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b>下午,我们在肖荣祯先生、赖远上老支书的引导下参观了龙化村即将打造的“鹿鸣小镇”基建工程。鹿鸣小镇是新一届庄口镇政府领导班子重点谋划的村镇投资建设项目,不久将来这里会引进外地品种梅花鹿的驯养,也更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嘉宾前来。随着当地对那里的整体布局改造,我想那个地方刚好处在贡水河畔,或许应该正是那只金鸡坐化成龙的地方吧,而到那时龙化村和它的村民们一定会欢快地唱着山歌又将迎来的是另一番美丽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夕阳西下,当我们踏上返程之路时,远远的,默默地,那个虽近四十多岁、却正当壮年、且令人敬佩的龙化村乡贤肖荣祯先生又将陷入筹划下一个“智慧兴村”文化公益项目的深思中……巨龙腾飞,近在咫尺!祝福龙化!祝愿龙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律~龙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茂西望贡水长,金鸡坐化玉龙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田川百亩生香果,屋宇千幢出俊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钹鼓铜锣同喜庆,妇孺老幼共呈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倾情志愿兴公益。力建乡村盛世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律~肖荣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龙化今朝有俊良,一腔热血似骄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声名不计捐书室,道德分明立讲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留守孩童多快乐,孤居老者少凄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疆大爱余生志,但使人间孝善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唱龙化好地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锣鼓喧天喜气洋,山歌荡漾乐儿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天我把龙化唱,请友留足细分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唱龙化地方好,依山傍水美村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清野谷出神水,甜润人心身健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唱龙化风光最,云轻雾绕满田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年四季浓浓绿,生态和谐人向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唱龙化家乡美,乡村干部有担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明智慧齐心建,男女老少奋力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唱龙化新裳换,村容村貌著春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泥道路门前过,晚上路灯亮堂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唱龙化学校亮,爱心师长办学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循循善诱不辞累,教育人才作栋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唱龙化郎多志,经商创业有良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勤劳致富工坊立,回馈桑邻溢芬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唱龙化蒸米酒,来宾醉里梦还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娘手巧珍珠粉,米果黄元遍四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唱龙化姑娘靓,兼修内外善心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书达礼人人爱,俏俊聪明情义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唱龙化民质朴,同心携手路同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赖肖肩勉各姓氏,和睦相处事业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唱龙化鸿图展,家家户户奔小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歌唱出真心话,都把党恩来赞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把党恩来赞扬,党的关怀记心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论身居在何处,不忘龙化是家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请欣赏龙化山歌一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作词:赖加福 演唱:廖小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