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虽是冬至将至,天空却还是热情洋溢,仿佛是孩子们过周末的心情。一时间,竟有一种春归人间的幻觉。不过这丝毫阻挡不了孩子能过冬至的热情,瞧,超市里,大街上,厨房中,案板前,随处可见一个个采购准备包饺子的孩子们的身影,积极,昂扬,热情,一如他们的年龄,少年只识喜滋味,为包饺子街上走!</p><p class="ql-block"> 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p><p class="ql-block"> 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p><p class="ql-block">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p><p class="ql-block">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不少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p><p class="ql-block"> 其实,孩子们何止是参与一次包饺子迎接一个节气,更主要的是传承一种风俗,学习一种文化,体验挚爱亲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