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

陈虹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9日离开漳州来到了莆田。</p><p class="ql-block">晚餐就在这家了</p> 第二天一早坐船前往湄洲岛 湄洲岛,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 是妈祖的成神地。湄洲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人口3.8万,年均气温21℃,海岸线长30.4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全岛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4公里。 全镇包括乌丘都使用莆田话,其南为莆田乌丘乡。<br><br> 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br>1998年湄洲岛被辟为 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2020年12月被列入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 “妈祖文化 ”一词最早是在1987年莆田举行妈祖千年祭学术研讨会上由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率先提出并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妈祖信仰最初仅限于湄洲区域,后逐渐传播至外。 仪式结束后,是合照时间 据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独为女神人壮者尤灵,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 ……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 祖文化包含了从妈祖信仰到从信仰而产生的一系列派生文化和派生文明。妈祖文化包含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信仰内涵和多学科文化内涵。 妈妈祖信仰内涵主要包括妈祖的各种信仰活动和信仰习俗;妈祖文化的多学科内涵是指妈祖文化所包含的涉及各学科的文化内容,如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等,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 妈祖信仰历经千年不衰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信仰正是由于妈祖文化所蕴含的妈祖精神的存在。 虔诚的信徒 紧跟时代步骤 湄洲妈祖祖庙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扩建,日臻雄伟。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明成祖圣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每逢妈祖诞辰,更有成百上千的港澳台同胞组成进香团来岛上是谒祖进香。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随着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活动,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广至东亚及东南亚各地港口(尤其是沿海地区)多可见妈祖庙的踪影,譬如日本长崎、横滨的妈祖庙、澳门妈阁庙、马来西亚吉隆玻天后宫、菲律宾隆天宫、香港铜锣湾天后庙。 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妈祖信仰最盛的地方,仅在妈祖的家乡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妈祖庙,在民国以前,福建沿海各府县,每县都有几十座妈祖庙,如今,福建各地的妈祖庙数量仍十分庞大,香火旺盛。妈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内陆的闽西客家山区。福建的妈祖庙中有三座被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认真工作 给妈祖供奉 香火很旺 观看 妈祖庙的屋檐上 走道旁 如意 金大哥也沾沾 福、禄、寿齐全 出了庙门,就有小贩兜售 继续前往 海上布达拉宫 参观博物馆 中餐时间 那像东海卧佛吗? 周大哥摆造型 来到了妈祖的诞生地 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相传,妈祖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曰“默”。终生未嫁。她生前兰心慧质,聪明好学,8岁能诵经,10岁能释文,13岁学道,16岁踩浪渡海,懂医术,识气象,通航海,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 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28岁时,辞别家人,在湄洲岛湄屿峰归化升天。人们敬仰她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为了纪念她,当年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迹”旁立庙奉祀,尊她为海神灵女、龙女、神女等。宋徽宗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这是朝廷对妈祖的首次褒封。以后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站在湄洲祖庙山巅,秀峰奇石、幽洞静林衬托下的湄洲祖庙巍峨壮观;那巍然屹立的妈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恒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征。妈祖精魂,古今中外无处不在。 这是人造的龙宫 最后一个景点 还是挺美的 景色真不错 唐姐姐很认真的选拍摄角度 来一张集体照,结束湄洲岛一日游。 离开之前,农贸市场转转--<div><br></div> 满载而归 再见了湄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