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风再起,又是一年雪花飘,在绵长若水的日子里,我们不急不徐地划过2021年。</p><p class="ql-block"> 虽然新冠疫情还在周围不时恐吓我们、虽然我们还有着各种的生活羁绊与不如意、虽然我们还会有孤独寂寞与离愁别苦……</p><p class="ql-block"> 但是因为有阳光,我的天空,风轻云淡;因为有书籍,我的桃花源,灼灼其华;因为有家人,我的避风港,温暖如春……</p><p class="ql-block"> 生活教会了我健康平安比荣华富贵重要;教会了我长情的陪伴胜过浓情蜜意;教会了我与其纠结过往不如珍惜眼前人……</p><p class="ql-block"> 在这岁末冬日暖阳午后,整理这一年来的各种文字和心情,想起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这就是所谓的妥协。</p><p class="ql-block"> 岁月教会了我与生活妥协,与自己和解。现在的我,但求在柴米油盐的细水长流中安然地生活,默默的关心,浅浅的牵挂,淡淡的喜欢。伴着家人,一杯茶一本书一段旅途,守着一颗宁静的心,将岁月过得素然静好。</p> <p class="ql-block">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p><p class="ql-block">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p><p class="ql-block">不用周旋于别人情绪</p><p class="ql-block">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p><p class="ql-block">自己陪同自己,</p><p class="ql-block">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p> <p class="ql-block">春有百花秋有月 ,</p><p class="ql-block">夏有凉风冬有雪 ,</p><p class="ql-block">若无闲事挂心头,</p><p class="ql-block">便是人间好时节。</p><p class="ql-block"> ——无门慧开禅师(宋)</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初春时,</p><p class="ql-block">风染雨润催芽发。</p><p class="ql-block">韶光微醺乍泄处,</p><p class="ql-block">姹紫嫣红惹蝶来。</p> <p class="ql-block">春花如梦</p><p class="ql-block">岁月荏苒但凭花开花落</p><p class="ql-block">物是人非唯存赤子之心</p> <p class="ql-block">当你眼中只有鲜花</p><p class="ql-block">当你目中只有光影</p><p class="ql-block">当你耳中只存清风</p><p class="ql-block">当你衣袖沾满花香</p><p class="ql-block">这一个春日</p><p class="ql-block">是否你可以避开车马喧嚣</p><p class="ql-block">是否你可以心中修蓠种菊</p><p class="ql-block">是否你可以守着一抹暖阳</p><p class="ql-block">是否你可以伴着轻浅文字</p><p class="ql-block">让现实忧伤暂时剥脱</p><p class="ql-block">让颤抖的梦生活在别处</p><p class="ql-block">让诗和远方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让方寸之间心在天涯</p><p class="ql-block">陌上花开</p><p class="ql-block">徐徐归矣</p><p class="ql-block">我独自享受</p><p class="ql-block">这红尘陌上的浮世清欢</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居庸关下</p><p class="ql-block">穿行于漫山遍野</p><p class="ql-block">绚烂山花中的和谐号</p><p class="ql-block">浸着浓浓春之香雾</p><p class="ql-block">携红戴绿披白扶翠</p><p class="ql-block">舒展着春意</p><p class="ql-block">惹醉着游人</p><p class="ql-block">迷离之间</p><p class="ql-block">风化的长城与娇艳的花朵</p><p class="ql-block">又轻易地</p><p class="ql-block">将穿梭的岁月铺陈开来</p> <p class="ql-block">红砖黛瓦马头墙</p><p class="ql-block">半世古乐余音绕</p><p class="ql-block">风催海棠开有时</p><p class="ql-block">雨打古木问禅处</p><p class="ql-block">不知智化渡人寺</p><p class="ql-block">能渡天下几多人</p><p class="ql-block">尘渊迷离人苦短</p><p class="ql-block">唯求默然自渡之</p> <p class="ql-block">秋风萧瑟天气凉,</p><p class="ql-block">磐石苍山印青天。</p><p class="ql-block">草木摇落露为霜,</p><p class="ql-block">花叶浸染黄晕红。</p><p class="ql-block">渌水微漾荡暗藻,</p><p class="ql-block">鱼儿怯寒隐身形。</p><p class="ql-block">最是一年寒冷近,</p><p class="ql-block">举目灿烂慢赏心。</p> <p class="ql-block">昨日</p><p class="ql-block">西风凋黄枝头秋叶</p><p class="ql-block">今日</p><p class="ql-block">古道落白满地雪花</p><p class="ql-block">秋</p><p class="ql-block">依依不舍又如何</p><p class="ql-block">冬</p><p class="ql-block">狂傲撞入却霸蛮</p><p class="ql-block">季节</p><p class="ql-block">昭示更迭</p><p class="ql-block">时光</p><p class="ql-block">悄悄流逝</p><p class="ql-block">谁说</p><p class="ql-block">岁月无痕</p><p class="ql-block">它</p><p class="ql-block">就在天地</p><p class="ql-block">风霜雪雨间</p><p class="ql-block">春花秋叶中</p><p class="ql-block">它</p><p class="ql-block">就在我们</p><p class="ql-block">渐宽的衣间</p><p class="ql-block">渐白的发中</p><p class="ql-block">还有</p><p class="ql-block">渐行渐远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7日立冬</p> <p class="ql-block"> 热牛奶咖啡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昨夜一觉就睡到早上七点。打开窗户,连绵不断的大山撞入眼帘。北方天气寒冷,山上很少能长出高大绿色植物,突兀的岩涯更给人以壁立千仞的苍黄豪迈。大山在初升太阳照耀反射中,化身为金山一座。楼下庭院中一片片明黄灿红的叶子,或挂在树上或落于草地,诉说着秋的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 从紧张忙乱到进入状态以至找到适合的工作模式和节奏,我们用了两天时间。这两天,我们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大量繁重的工作,让我们身体上精神上都有一种透支感觉,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好在一切顺利。</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工作的第三天。昨天夜里12点才疲惫的上床睡觉,一晚沉睡让我今天又满血复活,我都有点惊叹自己的恢复能力。呼吸着早晨冰凉清新的山中空气,立时神清气爽。早餐竟然发现有热牛奶,惊喜呀。我是特别喜欢用热牛奶泡咖啡的,因为这里没有加热设备,所以只好用热水泡咖啡了。</p><p class="ql-block"> 热牛奶泡上咖啡,让房间里立时香气四溢。轻啜一口,口腔中充满了咖啡香醇丝滑。</p><p class="ql-block"> 美味的享受让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一天,有个人问“明天天气怎么样?”他朋友回答:“明天是我喜欢的天气?”问的人很奇怪:“你都不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就肯定是你喜欢的呢?”朋友答到:“因为不管明天是什么天气,我都会喜欢,所以我说'明天是我喜欢的天气'。”</p><p class="ql-block"> 想到此处,我会心莞尔一笑。虽然我不能时时刻刻做到让自己觉得“遇到的就是最好的”状态,我还是偶尔可以用此种心态对待生活的,“孺子可教也”,我暗自调侃一下自己。</p><p class="ql-block">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很有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决定,而另外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p><p class="ql-block"> 所以一朵花,一片云,一杯牛奶咖啡,还有这会儿工作间隙时间趴在窗台上的乱写乱划……就是那客观的10%,我可以用主观的努力完成90%的对待事物态度美好,这样它们就会成为我生活中的灿烂阳光……</p><p class="ql-block"> 20211114</p> <p class="ql-block">读书的事也分两种:</p><p class="ql-block"> 一种是从书中寻找黄金屋和颜如玉,所以读来读去,看到的都是欲望。</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是陶渊明式的读书,不求甚解,只为爱好而读,读到的都是知遇知己的狂喜。</p><p class="ql-block"> 简单舒服……</p> <p class="ql-block"> 罗曼罗兰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p><p class="ql-block"> 说的真好。其实我们好像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中喜怒哀乐荣辱得失投射到读书的感悟中……</p> <p class="ql-block"> 《呐喊》读中寻鲁迅先生</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鲁迅小说《呐喊》的阅读源自一个朋友提到的《狂人日记》。 从他那我知道了有两个版本的《狂人日记》,一个版本是众所周知鲁迅的《狂人日记》,而另一个版本则是俄罗斯作家果戈理所写的《狂人日记》。出于好奇,我将两个版本的《狂人日记》进行了阅读对比,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世人皆笑我独狂,我笑世人睡不醒”更让我喜欢。</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小说《狂人日记》又走进我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学生时代流行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其中原因除了因为年龄小读鲁迅的文章困难以外,还有就是只要有考试就会考到鲁迅文章的“中心思想”“引申意义”什么的……再加上后来将先生定义为什么“旗手”、“斗士”这些的……让我对先生的文章有了抗拒感觉,以至于在后来的阅读几乎未能涉及。</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不同,从《狂人日记》开始,我从试着阅读,到逐渐喜欢上,直至对小说《呐喊》爱不释手。</p><p class="ql-block"> 鲁迅作品中的反封建反礼教这些太深奥的意义我知识能力有限,不能十分看懂。感性的我阅读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何为人性,简单的说就是人的本能。鲁迅语言简练冷峻,寥寥几笔就能塑造出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仿佛吹一口气便能跃然纸上,这些活生生人物又将人性呈现在我的面前。重要的是,这些人性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人性”在那时如此,现在仍可时时窥见,将来也不会消失,我想这就是先生文章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近期读到一段先生的话很有意思。这段话出自1933年鲁迅先生的《经验》:“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读着数十年前鲁迅先生提出了我们现在社会仍然存在的“扶与不扶”的问题 ,我竟然有种拍案叫绝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呐喊》中在鲁迅先生辛辣嘲讽的剖析文字中,我看到许多至今仍然存在人的残忍丑恶劣根性的影子。比如《狂人日记》中“自己想吃,又怕被别人吃了”的狂人;比如《阿Q正传》中精神胜利法的阿Q;例如《祝福》中对谁都不停地说自己悲惨一生的祥林嫂;比如《伤逝》中打着恋爱自由至上的旗帜下,面对压力趋利避害懦弱的涓生……太多太多,这些真实的人性强烈打动着我。</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阅读中深深地感受到在黑暗中独自跋涉的先生孤独苦闷。他不断思考,不断质疑,不断徘徊,不断动摇,不断修正,更是不断前行。正如先生所写,“他孤独、寂寞、悲哀、痛苦,所以有的时候仍不免要呐喊几声聊以慰籍。”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p><p class="ql-block"> 非常喜欢先生在《呐喊》中一段文字:</p><p class="ql-block">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p><p class="ql-block">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p><p class="ql-block"> 拥有孤独、痛苦、绝望而抗争灵魂的鲁迅先生,用笔作武器惊醒沉睡中的人们,唤醒行尸走肉般生存的中国民众。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悲愤炙热情怀不停地在漆黑的荒野上摸索奔走呐喊。“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先生就是这样孤独地用生命热血寻找着救国醒民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说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让我非常享受的是鲁迅先生文字的优美。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是推动白话文的重要人物之一,《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与此同时,先生有着深厚的文言文功底,所以先生的白话文别有一番韵味。文字中除了辛辣简练以外,还有着沉实稳重、张弛有度、深情优美。时时流动着的缓缓的凄美忧伤更是将我带入他无尽的伤感中。特别喜欢先生的《伤逝》。</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的文字,是孤陋如我的不敢妄加评论的,只是庆幸还好我未与先生失之交臂太久。我想致敬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先生的文章,在先生的文字中逢着伟大深邃与款款神情。</p><p class="ql-block"> 文末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一段文字结束此篇阅读随感: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这是我文学和人生的最大愿望。</p><p class="ql-block"> 辛丑牛年正月初三</p><p class="ql-block"> 20210214</p> <p class="ql-block"> 读《四十自述》有感</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自从看完岳南的《南渡北归》后,我就对中国二十世纪那一批大师的命运变得关注,遇到相关的书籍总是喜欢翻翻看看,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 遇到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自然是要读的。</p><p class="ql-block"> 胡适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大师。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先生堪称开路的先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在北大任教期间,胡适先生秉持“学术自由”及“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以“教育救国”作为其教育作用论的核心,成为了北大著名校长之一。在抗日期间,先生出任驻美大使,以一己之力斡旋于英美之间,最终将美国拖入了太平洋战争,使中国有了“翻身”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先生在《自序》中说:这本书本打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留学以前(1891——1910),第二部分写留学七年(1910——1917),第三部分写回国后(1917——1931)。遗憾的是各种原因使得先生没有一气呵成,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第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书中记述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从中看到先生思想渐渐成长与成熟。特别喜欢先生记念母亲的文字。这位慈母兼严父的母亲,虽然出生在农村不识文断字,却独立坚强睿智明理和宽宏大量, 将唯一的儿子培养成一代文化大师。胡适曾说过:“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是我非常感兴趣一部分内容。这段文字讲述1915年—1917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在这段文字中我看到的作为新文化运动“两大领袖”之一(另为鲁迅)的胡适对文学的革命思想最初萌发、反复求证,不停实践的心路历程……先生在不断否定肯定的探索中,破除众多质疑与诘难,最终发起文学改良运动 ,成为文学改良的倡导者,以白话文为主的文化形式影响改变了当时的“文化远离生活”文化状态。阅读后让我对“白话文”及“新文化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p><p class="ql-block"> 另:我对读自传是“又爱又怕”。“爱”的是我愿意在作者的自述中与众多伟大的心灵为伴,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别人的生命里多活一次。“怕”的是自传作者由于人性原因选择“避重就轻”,甚至“混淆视听”,有失公允公正……</p><p class="ql-block"> 还好,《四十自述》没有这种担心的“怕”。</p><p class="ql-block"> 喜欢文字:</p><p class="ql-block">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另另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p><p class="ql-block">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p><p class="ql-block"> 20210505</p> <p class="ql-block"> 20210529</p><p class="ql-block"> 看许渊冲的采访视频,从看哭了到看笑了。已过耄耋之年老人,仍能热泪盈眶地谈他五十年前的一往情深,<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满激情地</span>谈到他的翻译,<span style="font-size:18px;">轻描淡写地</span>谈他病痛<span style="font-size:18px;">谈,孩童般可爱地谈他的“偷白天”,</span>……“生命不在于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多少日子。”老人一生的最大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 ,多好!我不能够“创造美”,不善于“发现美”,但可以多向美好靠拢,多远离丑陋不堪,这样让自己更多沉浸在美好中。心里多点阳光,到哪都是温暖明亮。老人的话,开启了我一天的好心情……</p><p class="ql-block"> 当此整理美篇时,许老已与我们天人两隔。这位百岁的中国翻译界泰斗,择一事,终一生地将美学融入翻译。他首先提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将翻译作为一门艺术终生去追求其极致之美。</p><p class="ql-block"> 斯人远去,唯留空谷足音。</p> <p class="ql-block"> 读《鞋带》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这本名为《鞋带》的意大利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的作品。推荐时他告诉我这是一本关于婚姻家庭的小说,其中挖掘了深藏其中的并不美好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本书中“不美好感情”让我陷入深深思索,经常我会望着书中的某段文字发呆,默默慨叹……一周来,我一有时间就抱着这本书,一遍不过瘾,我又读完第二遍。</p><p class="ql-block"> 我们经常口头上会说一句话“要活得明白”,可读这本书却让我觉得:当你寻求婚姻家庭生活的真相(正确与否)时,生活会告诉你没有真相。这本书读得我心中五味杂陈,更多的是如温水煮青蛙似的沮丧和悲哀。</p><p class="ql-block"> 意大利著名作家多梅尼科•斯塔尔内是展示暮年生活的高手。他的笔触犀利,深刻也揭示了婚姻家庭生活的错综复杂。在这段背叛的故事中,他通过丈夫的角度,妻子的角度还有两个孩子的回忆,从三个角度还原了整个事情的始末,揭示了家庭内部每个人的体验的迥异与无法交流的处境。读完你会发现,它吸引人的不是高超的写作手法,而是细腻的文字和感情,会戳中你的痛点,是迫使你直面婚姻生活的压抑和痛苦。</p><p class="ql-block"> 书中只有五个主人公:丈夫:阿尔多,妻子:婉妲,儿子:桑德罗,女儿:安娜,还有男主人公情人:莉迪娅。</p><p class="ql-block"> 妻子:这场在背叛中,她伤心过、挣扎过,委屈过、隐忍过、祈求过……甚至自杀过,可最终她发现“即使她死了,丈夫也会头也不回地继续走他的路。”就这样,妻子从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变成了一位咄咄逼人时刻控制着回归家庭的丈夫和孩子,变成让所有人喘不过气来的悍妇。神经质的她发出了“我不爱丈夫,也不爱孩子,甚至不爱自己的感慨”。在晚年她回忆他们的婚姻就是“在这场长达几十年的戏里,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生活在灾难中享受耻辱,这就是把我们捆在一起的东西。”我对这个曾经是受害者的妻子,怎么也同情不起来,甚至有些厌恶,觉得她狰狞可怕,强势地让人心悸窒息。</p><p class="ql-block"> 丈夫:他是这场背叛的始作俑者,看到他的许多为自己背叛开脱的自私想法让我齿冷。比如“我斟词酌句试着向她(妻子)解释,这不是背叛,我很尊重她,真正的背叛是背叛自己的本能,需要和身体,是背叛自己”、比如“我和别人在一起,我曾经和别人在一起,我现在和别人在一起,这话表达的是某种自由,而不是一种罪过”、比如“结果是我向婉妲摊牌,告诉她我和莉迪亚之间的关系,我只想从容度过这段时间,没有任何欺骗和隐瞒,一直到我们激情耗尽”……等等这些让这场背叛变成了堂而皇之大言不惭的遭遇真情。即使在回归后他依然是懦弱的,在妻子变态的控制下他无原则逆来顺受,为了息事宁人甚至牺牲了一个做父亲应有的责任……表面悔改,背地里他却为了报复妻子的高压,为了所谓的自由一直没有停止婚姻的背叛。在晚年他总结他们的婚姻就是“这几十年来一直我表示顺从,这下面掩盖着一个事实:这几十年来,我们没有任何共同的情感。”就是这个自私可恨的人,他的那点懦弱那点良心那点真情又让我可怜他。</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两个孩子的眼中,这对父母的婚姻家庭就是:“对我们的父母来说,把他们绑在一起的是让他们可以一辈子相互折磨的纽带。” 情感上的背叛,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人,甚至会折断家中天使的翅膀,这样的原生家庭也造成了这两个孩子成人后混乱不幸的人生。天下的父母应该都是爱孩子的吧?可是看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莉迪娅:这是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我想在现实中我也会喜欢她。起初,19岁因为爱情她与阿尔多走在一起。她不攀附,不依赖于自己的情人,就只是静静等待。以她独立自主的方式尽量不打扰到情人的家庭,她把选择的权利交到情人的手里。当看到情人挣扎在家庭的情感困扰中,她毅然选择了放弃,走自己的路,变成不去打扰爱人的人。这样的人终能获得幸福,因为她能将理智与情感掌控,即使后来男主历尽千辛找到她,她也只是有度地将他成为朋友。</p><p class="ql-block"> 书写的太好,太深刻,我只能简单说一些感触……</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优渥的,受人尊敬羡慕的,中产阶级高知家庭的生活故事,却让我读得沉重压抑悲伤无奈,让我想起了张爱玲的一句非常有名的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0222</p> <p class="ql-block"> 阅读乔治•奥威尔作品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近一月来,我集中阅读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动物庄园》和《巴黎伦敦落魂记》三本书。读完,心中五味杂陈,这类作品我读得不多,印象中好像那本《乌合之众》与其相似,但阅读性远不及乔治•奥威尔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过程中,我会不由自主地在字里行间寻找着作者影子,总是想窥探其人其风其经历其思想……宋朝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写道:“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人。”这就是“文如其人”的出处。那么我们就先知“其人”后闻“其文”吧……</p><p class="ql-block">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的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以其辛辣讽刺的政治寓言享誉于世。乔治•奥威尔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1911年,由于无力就读贵族学校,奥威尔只能进入一所二流的私立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预备学校。这是一所寄宿带有许多极权主义社会特点的寄宿学校,充斥着鞭子教育、等级制、恃强凌弱、规范化、反智等等。1917年,奥威尔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奖学金,进入英国最著名的中学——伊顿公学,但穷学生的背景使他备受歧视。早年的经历对他同情社会底层、呼唤平等和人性解放思想的形成以及对极权主义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后来他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时常会站在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p><p class="ql-block"> 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p><p class="ql-block"> 下面简单介绍这三部作品。我没有按照阅读顺序而是选择依照作者出版先后为序,我想这样可以窥见一些作者思想形成的脉络。</p><p class="ql-block">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报告文学,首次出版于1933年。《巴黎伦敦落魄记》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作者在巴黎的日子。他如何丢了钱财陷入绝境,如何挨饿,如何和鲍里斯一起去打工,又如何摆脱绝境,返回英国。第二部分写他在英国的流浪日子。他如何在收容所和廉价公寓之间穿行,结识形形色色的穷人。书中穿插了主人公的感想和评论,对贫困的真实含义做了深入剖析。该作品来源于奥威尔的真实生活,然后做了一些处理,能够看到作者对底层人群的无限同情和为这一被社会歧视的无地位群体的呼喊和思考。相对这部作品,我更喜欢后面两部作品。</p><p class="ql-block"> 《动物庄园》亦译作《动物农场》、《动物农庄》,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1945年首次出版。故事讲得一个农庄的动物们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冶者。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这是一部站在动物的角度,来批判统治阶级以及人性的神作,文字通俗易懂。看后既感叹作者脑洞大开,又对映射统治者的邪恶和人民的麻木感到心惊。读这本书让我想起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面那只追求自由生活的可爱的小公猪。</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极权下的生活状态是如此可怕恐怖,惊悚得让人窒息。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以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中自述其写作的四大动机结束此篇随笔:1.纯粹的自我中心。2审美方面的热情。3历史方面的冲动。4政治方面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20210620</p> <p class="ql-block">读《寻找死亡的男人》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相比较我曾读过的书,《寻找死亡的男人》这本书的叙事方式让我阅读很不适应。故事主要是通过不同人物的书信、电子邮件重组整合后逐渐浮现出来,这中间夹杂着许多主人公的主观表述。主人公为了显示思考的客观性,除了用第一人称“我”,还用第二人称“你”及第三人称"他”来陈述……这种非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多角度穿插印证叙述,使我几乎是晕晕乎乎地读完第一遍。但是书那些机智富于哲理性思考文字不停吸引着我,于是我忍不住开始了第二遍阅读。</p><p class="ql-block"> 再次的阅读让我能逐渐脉络清晰地体会书中的精华。虽然还会一段非常精彩的部分阅读后又碰到那些让我不知所云的内容(应该是我的阅读能力有限),但无所谓,即使这样这本书依然带给我许多人生感悟。总之,这是我喜欢读的书。</p><p class="ql-block"> 作者马丁•瓦尔泽是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瓦塞堡,是当代德语文坛的“文学君主”,是德国国宝级作家。他的作品也是莫言、李洱和邱华栋等著名作家推荐阅读的。</p><p class="ql-block"> 故事讲述一位年迈的成功商人遭遇背叛,寻觅爱情以及自杀死亡的故事。72岁的成功商人兼畅销书作家特奥·沙特,由于挚友背叛使得公司一夜之间破产。悲观绝望中他登录互联网上的自杀论坛,诉说自己寻找死亡念头的“不可逆转”,在虚拟世界他遇到死亡知音的“紫菀”。而此时现实中特奥在妻子的探戈舞商品店认识了光芒四射的西娜,他疯狂地爱上西娜,然而西娜和他的背叛者之间却存在着出乎意料的复杂关系等等。最后是极度绝望妻子自杀、背叛者被人杀死以及同为一人的“西娜”“紫菀”的自杀……小说结束在主人公徘徊生与死选择中。</p><p class="ql-block"> 故事仍然包含着事业失败、友情背叛、爱情出轨、家庭责任等等常见小说元素,但这些犹如果树的枝干,而书中对爱恨、背叛、衰老、死亡、信仰以及人性的发问思考才是这棵果树似锦的繁花和累累的硕果,特别喜欢作者对衰老死亡的思考论述。</p><p class="ql-block"> 在那里他谈到:</p><p class="ql-block"> …老年就是一场败仗,不是别的…</p><p class="ql-block"> …老年是一片荒漠,里面有一块绿洲,名叫死亡…</p><p class="ql-block"> …消磨时光被宣布为神圣事业…</p><p class="ql-block"> …假装自己不是正在死去的人。事不关己,世界想给你制造痛苦,但你把痛苦骗走…</p><p class="ql-block"> …准备死亡,这意味着减少生活内容,就是说,慢性自杀,思想准备无济于事。所以,活下去,假装长生不老…</p><p class="ql-block"> …死亡是割草机,我们是想要四处疯长的草…</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跌落和树叶的飘落没有任何区别…</p><p class="ql-block"> …和岁月一同消逝,别抗拒,在消逝中停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死亡”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课。我们恐惧它、排斥它,但“死亡”是人生必然而唯一的终点,我们又不得不学习接受它。试着与它的无情残酷共处,放过自己,与死亡和解……</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想到罗曼罗兰的那句有名的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精彩地方太多了,不是我的能力可以概述的,应该还会重读的。</p><p class="ql-block"> 用书中的这段文字结束这篇随笔:</p><p class="ql-block"> (我)用一堵文字的墙壁抵御现实世界,我在幻想中勾勒现实世界。永远如此。 </p><p class="ql-block"> 20210705</p> <p class="ql-block"> 阅读《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 感知生命逃避之美</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前段时间读完德国国宝级作家马丁•瓦尔泽的《寻找死亡的男人》后意犹未尽,于是又找来了他的巜逃之夭夭》,继续。</p><p class="ql-block"> 领教了瓦尔泽的作品的深奥晦涩, 这次我学乖了,先看了一些背景资料,再读正文就好理解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小说出版于2017年1月,写这本书时瓦尔泽已年近九旬。可以说这是一部浓缩了瓦尔泽思想和人生精华的生命之书,逃之夭夭是作者暮年回望,将对生命的隐喻领悟告知世人。</p><p class="ql-block"> 本书的译者黄燎宇在解释书名“逃之夭夭”时写到:“看见这一释义,读者的眼前多半会浮现出譬如细狗撵野兔或者豹子追羚羊的画面:在一片辽阔的原野,捕猎者对猎物穷追不舍,并逐渐接近后者。这时,命悬一线的猎物始料不及地闪弯。结果,一方望尘莫及,灰头土脸,一方逃之夭夭,得意洋洋。拜拜,亲爱的细狗,亲爱的豹子。”</p><p class="ql-block"> 读这本书的时候,会经常体会到作者生命中逃离的狡猾,逃离的无奈,逃离的恐怖还有逃离的幽默……</p><p class="ql-block"> 逃避批评。</p><p class="ql-block"> 瓦尔泽作品无数次被文学批评家们无情打击残酷批判,那些所谓“文学教皇”们恨不得把他逐出文学王国。这些都成为了瓦尔泽的梦魇和挥之不去的痛苦回忆,甚至他为此看过心理医生。所以他逃离,逃避文学批评。在这书里有关这方面的反讽和怪诞描写非常精彩:</p><p class="ql-block"> 比如:作家坐在椅子上读报,读到批评家对自己的恶评的时候,他的身子悄然缩短一截,原本放在地上的双脚只能在空中打转。相应地,批评家写完恶评之后身体立刻大了一圈,需要穿大一号的西服。但是当作家跑到美国、从而逃出批评家的势力范围之后,作家又恢复了原先的身高,批评家的身形则明显缩小。</p><p class="ql-block"> 比如:作者设想卡夫卡妹妹“威廉玛”如何打败批评家……</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读到卡夫卡《变形记》感觉)</p><p class="ql-block"> 这些黑色幽默的文字让读者不觉会拍掌叫绝。</p><p class="ql-block"> 逃避政治。</p><p class="ql-block"> 瓦尔泽一生在政治的飓风大浪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颠簸沉浮</span>,无数次的打击让他领会到“何为政治正确”,尝到了“政治专治的厉害”。他变得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p><p class="ql-block"> (在这部分我看到《一九八四》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逃避爱情</p><p class="ql-block"> 同样瓦尔泽对爱情也是逃避的。他写的“旧爱花园”,让人读得有点不寒而栗……</p><p class="ql-block"> 我不太赞同书中作者一些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这可能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生活造成的,无关正确与否。另外,作者很多地方写得非常隐晦,读时会有不知所云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书的最后一页译后记中的一段文字,我释然了:“ 读着这本小说,我们自然要浮想联翩,问题连串:这说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这应作何理解?自己猜吧,你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瓦老笑而不答。瓦老喜欢在雄辩中保持沉默,他还是公认的当代文学君主,完全有资格顾左右而言他。”</p><p class="ql-block"> 抄录一小段我喜欢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我的日子有点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我对理论失去了兴趣。凡是让我上瘾的事情,我都轻松避开。我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我发现自己对一切繁琐之物失去了兴趣。我已偃旗息鼓,不再刨根问底。(刨根问底,这是你面临的最大诱惑。你一刨根问底,外界就在你心中安营扎寨。)</p><p class="ql-block"> 我还需要句子,这不是好事。我本应追求无言状态。追求沉默,以免继续唠叨,而且我听见自己在说:宛若浮云,远在天边。</p><p class="ql-block"> 沉默不语,是我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我望着一垛光溜溜的白墙发呆。我的内心很充实,过去我总是若有所失,现在我无所期待。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福。幸福还是不幸,这已是别人强迫你做的区分。</p><p class="ql-block"> 结果我们对各种理论亦步亦趋,与生活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 有点遭遇,你就想往外说,你又不好意思往外说,你的羞怯请你保持沉默。</p><p class="ql-block"> 我可以对天发誓,我们沉默者,我们不构成危险,不对人恐吓,不做这类勾搭,我们只想自己已经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内涵深刻的生命之书,我喜欢。</p><p class="ql-block"> 避而不谈,抑或逃之夭夭——太美了的胜利大逃亡!</p><p class="ql-block"> 20210810</p> <p class="ql-block"> 读《白夜行》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p><p class="ql-block"> 这是印在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白夜行》封底的一段文字。它出自女主角雪穗的口中,也是她和亮司所有犯罪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三个晚上的时间,我看完了这部东野圭吾著名的长篇小说。读着书中那些发生在看似优雅美丽的雪穗周围与她相关人员各种意外、伤害和死亡……凌乱压抑的连环案件使我时时感到不寒而栗的恐惧害怕……我对书中每一个新出现的名字都好生担心,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受到伤害,尽管他们大多数都是无辜的。这些伤害的都是出自桐原亮司之手,而它们地实施又或多或少离不开雪穗的主观意图。对于亮司来说,所做这一切是为了“只希望(他们)牵手在太阳下散步”。</p><p class="ql-block"> 书的最后部分告诉读者雪穗在幼年受到可怕地出卖侵害以及亮司为她杀害自己的亲生父亲悲惨故事,两个小孩子因此踏上为了爱能够在太阳下行走目的不停犯罪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对于雪穗受到极端童年伤害,我无法要求她善良美好。但那些被她伤害的无辜的人们,却让我十足地觉得她罪恶得可怕。特别当读到爱她、为保护她宁愿永远生活在犯罪黑暗里的桐原亮司自杀在雪穗面前,我看到的只有令人齿寒的自私,“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她一次都没有回头”……我想对雪穗来讲,所有这些只是雪穗“不怕失去”地成全她“一个人在阳光下行走”。</p><p class="ql-block"> 想起了东野圭吾特别有名的一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p><p class="ql-block"> 20211123</p> <p class="ql-block"> 读鲁迅《野草》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鲁迅先生在《野草》题词的第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自从阅读完《呐喊》后,我就喜欢崇拜上鲁迅先生的文字,于是买了《鲁迅作品出版典藏》影印本。</p><p class="ql-block"> 所谓影印本是以当年的出版的书为模板影印再版刊发,所以我买的书是竖版繁体字的。正如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杨阳所说:“影印本给读者以历史感和实在感。说得神秘一点儿,这是旧书的还魂。”虽然读竖版繁体字对我有些难度,但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会有一种带入感,“觉得自己仿佛被顷刻带回到了1920年代中国激荡、凝重而又’彷徨’的社会氛围里”。另外,我也会觉得这种阅读方式能让我离先生更近一些,也是对先生无限尊敬的一种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 《野草》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诗集,它是中国散文诗的开创之作,是诗与哲学的高度凝炼和升华。书中共23首散文诗,我一共读了三遍。第一遍粗读,读后会经常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于是有了第二遍,从网络中找每一篇的各种解读再读。这一遍在领会了文中的潜在意思后,时时惊叹先生犀利的笔锋辛辣的讽刺和深厚的内涵。先生把象征与暗喻,梦境与现实,魔幻与写实用诗、散文,戏剧,小说的形式呈现在我面前,让我沉迷于这座被称为“20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中,心生无限敬佩。第三遍,就是朗读,我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先生文字特有与众不同诗意的语言魅力。</p><p class="ql-block"> 《秋夜》、《复仇》、《雪》、《好的故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颓败线的颤动》……太多了,几乎篇篇都爱。</p><p class="ql-block"> 就将我读到的一段有关《野草》这本书的评论文字作为随笔的结尾吧:</p><p class="ql-block"> 殷海光先生曾说,鲁迅既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又要在为虚无的压迫下致力于求索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新生之路。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更痛苦的是鲁迅在求索民族新生之路上又是这样四处碰壁。这样的鲁迅我们可以把他描写成一位举着盾牌的战士,盾牌的后方是生命的虚无,盾牌的前方是出路的虚无。战士要博击的是双向的虚无。这种战斗就尤其惨烈。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够味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才配称中国在二十世纪的精神高峰。</p><p class="ql-block"> 还会读鲁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1213</p><p class="ql-block">附吴冠中《野草》</p><p class="ql-block"> 木版画《颓败线的颤动》</p> <p class="ql-block"> 读《刺猬的优雅》随笔</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p><p class="ql-block"> 在最终不可预知的死亡是人类生命结局的底色下,具有悲剧色彩的文学作品就更能打动我的心。它们能够更为深刻地让我品位到生命无常和悲哀的苦涩,我是比较偏爱这一类作品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曾经读于华的《兄弟》时,让我痛心得在梦中哭醒;读严歌苓的《陆犯焉识》时,悲愤得我内心撕裂;读《南渡北归》时,由于承受不住书中人物命运痛苦的我每天只能读一个章节……而读这部法国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刺猬的优雅》,却犹如往伤口上不停地撒盐,时时的疼痛提示着无尽的淡淡忧伤。</p><p class="ql-block"> 有一句活:“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刺猬的优雅》中的主人公,五十四岁的勒妮就是一个有着有趣灵魂的人。她是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的管理法国高档住宅的寡居门房人,任何业主都可以趾高气昂地将她呼来喝去。她故意以冷漠迟钝,邋遢丑陋,笨拙无知的形象示人,以满足这个精英社会对于看门人的人设。而在内心中,勒妮是骄傲的,她珍惜生活,酷爱艺术,她将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用于读书,看电影和听音乐。她对待艺术生活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和造诣。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名字、地位和外表上我是个穷人,但论聪明才智的话,我是一个百战不败的女神。”</p><p class="ql-block"> 正如这栋楼楼里住着的另一个有趣的灵魂——12岁是天才少女帕罗玛所认为的:“米歇尔太太(勒妮),她有着刺猬的优雅: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从内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猬一样细腻,刺猬是一种伪装成懒洋洋样子的小动物,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禁锢在权利与空间的冰封僵化的社会里,所谓上流社会的精英人群——他们带着甜蜜又温文尔雅的面具,但内心却是丑陋冷酷,愚昧骄奢而自命不凡的。上流社会的两位女子甚至为了一条打折的内裤而你争我夺,毫无优雅而言……而勒妮,这个怪诞制度下的另类,却在无人看破的内心深处笑看红尘,用如山茶花般的艺术打开美好的激情空间,呡上一口茶就可使光阴升华……在她勒妮看来“生命或许便是如此吧,有很多的绝望,但也有美好的时刻,只不过在美好的时刻,是时间不同于以前的。”她就这样默默不断学习完善快乐自己,思考追求着永恒的艺术和生命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这只孤独的优雅刺猬,终于等到了频率相同的人,这个人就是新住客——温文尔雅的退休音响设备商小津格郎。他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待人真诚。只有共頻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他们相互的第一眼,就仿佛做到了穿越世俗看透。这无关情爱,只是精神上的吸引。当心有灵犀地对答,“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便打开了他们红尘密码,确定了彼此精神的匹配。怦然心动的吸引契合,将心灵旋律共舞的絮片飞扬……于是有了暗暗滋长的情,于是有了超越世俗的爱……就当拥有这样美好精神世界的善良勒妮,走出她的门房室,冲出心灵的禁锢,去迎接终与之匹配的真正欣赏爱她的人,并准备与之共度余生时,为了保护流浪汉仁冉的,她倒在车轮下,生命静止在善良上。</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这是命运的残酷还是不忍。当你觉得如此美好应该永远时,命运无情地毁灭一切,毁灭得如此猝不及防。而这种在最美好的开端毁灭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忍,它用画面的方式去将所有的美好瞬间定格。难到真是“此情只应天上有”,人间容不下这样卑微孤独又高傲纯洁的美好,我无语唏嘘。</p><p class="ql-block"> “妙莉叶•芭贝里让两位女主角沉浸在生命的荒诞与美妙中,透过幽默,以艺术礼赞生命”(法国《生活杂志》),致敬这些高傲有趣灵魂。</p><p class="ql-block">注:特别特别喜欢这本书,虽然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但人物关于艺术、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探讨文字,既幽默有趣温暖深情,又忧伤安静引人深思。</p><p class="ql-block"> 20211219</p> <p class="ql-block"> 突然发现今年读的书好少呀?时间都去哪了?</p> <p class="ql-block"> 依然喜欢现场观看话剧。</p><p class="ql-block"> 一年的疫情不断反复,时不时的管控隔离,竟然还能看了五场话剧,没想到。</p><p class="ql-block"> 感谢所有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附注:这张相片是濮存昕老师2021版《雷雨》话剧剧照,新版话剧非常唯美。</p> <p class="ql-block"> 人艺的《吴王金戈越王剑》,让我们穿越时间的尘埃探看卧薪尝胆的勾践、沉鱼落雁的西施、急流勇退的范蠡、至死愚忠的文种,还有那段尘封的春秋末期历史……</p><p class="ql-block"> 濮存昕老师的台词真好,第一幕最后一句告知国人故土的“越国罪人勾践回来了”,听得人心酸眼热……</p><p class="ql-block"> 越来越喜欢话剧台上台下的专注感觉,非常棒!</p> <p class="ql-block"> 虽然《雷雨》电影、剧本和话剧录像我都看过了,各有千秋。但知道真正要领会其中精髓,那必是要到剧场看一场现场版的话剧。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地满足了我的这一心心念念。人艺艺术家们满怀激情三个半小时话剧《雷雨》精湛演出,带我走进那幕惊心动魄的家庭悲剧。舞台演绎的情感压抑和人物悲剧强烈冲突让我喘不上气来,我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阴郁氛围中,甚至剧终都有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太精彩了!不愧为中国话剧里程碑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简单去説谁对谁错,谁是坏人谁是无辜……只是体会着曹禺先生笔下人物“他们怎样盲目争执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却不知道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我试着按着曹禺先生的“悲悯”角度体会着作品中的人物们,感受着“命运”可怕无常的捉弄和人类渺小无力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写人,我爱人,我写出我认为是英雄的、可喜的人物;我也恨人,我写过卑微、琐碎的小人。我感到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讲这句话——‘我把人说清楚了’。”——曹禺</p><p class="ql-block"> 引用先生这段话致敬这部伟大作品。</p><p class="ql-block"> 剧终人散已是子夜时分,独自开着车在回家路上。车内飘荡着轻柔的音乐,看着城市霓虹静静地闪烁,如水般夜凉的安之如素漫上心头,岁月就这样简单划过多好!</p> <p class="ql-block"> 今晚北京人艺实验小剧场《丁西林的三部独幕喜剧》让我非常惊喜。 </p><p class="ql-block"> 丁西林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一个有这么高成就的物理学家,在戏剧创作上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他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还当过文化部副部长。自1923年发表处女作《一只马蜂》开始,陆续发表了十余部独幕剧,被誉为“独幕剧圣手”。</p><p class="ql-block"> 北京人艺挑选了丁西林的三部独幕喜剧上演,分别是《一只马蜂》、《酒后》、《瞎了一只眼》。这三部喜剧的主人公都是正面的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 正如导演所说的:丁西林喜剧的灵魂,不在嘲讽,不在抨击,而在持续不断地、确认着人与人之间某种神圣的联系。任何人与人之间,亲密、自然、健康的联系,不仅是愉快的,也是神圣的。</p><p class="ql-block"> 小提琴舒缓略含忧伤的音乐带我穿过时间的隧道走进民国的风情。经过人艺艺术家的再创作,让尘封的民国喜剧故事焕发了璀璨的光彩。整场话剧温婉的幽默,不浮夸,不做作,却让观众笑声不断。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这部小剧场话剧出乎意料的精彩好看!特别棒!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从2007版《骆驼祥子》开始,今晚是第100场演出。就如导演顾威所说的“没忘的,温故知新;忘了的,一起追忆。”让我们暂时躲开现实中零零碎碎的无奈,在这一方戏剧的舞台上看着经典作品中的人间生死离别喜怒哀乐吧……</p> <p class="ql-block"> “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p><p class="ql-block"> 在这澄澈的初秋之夜,真心心疼陈白露、小东西、还有那个没有出现在舞台上叫“小五”的早夭孩子,以及许许多多没能看见太阳,就被黎明前黑夜吞噬的人们。愿他们都能长出翅天使的翅膀,飞往那没有黑暗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有幸在人艺新落成的“北京戏剧中心”中的“曹禺剧场”,观看人艺精典话剧《日出》,惊叹于优秀艺术家们精彩表演的同时,再一次由衷地向伟大的中国现代著名话剧家曹禺先生隔空致敬!</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4日</p><p class="ql-block"> 第一届高崚体育中心女神杯女双比赛,采用现场抽签组队,打无与伦比团体积分赛。全场34名队员鏖战了近5个小时,最终,实力不出众的我们小队以绝不放弃的顽强拼搏精神,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我们队员点赞!(五个小时比赛,累疯了……)</p><p class="ql-block"> 羽毛球依然是我的最爱,但已不在纠结比分的输赢。现在自觉最舒服是以两、三分输给队手的状态,这样既我们成全了对手,又可证明自己的实力。对手高兴,我们也快乐,双赢状态,其乐融融,岂不快哉!这是一位队友教会我的享受羽毛球,但正式比赛除外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善待唯一的你 </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云</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人是不能选择出生。你的“出生”,对世界来说可能是个微不足道的意外,对你来说就是无法回避无法挣脱的单程旅行。</p><p class="ql-block"> 你懵懵懂懂地来到这个世界,希望这个人间能够接受你,能够拥抱你。你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向世界挥挥手,怯怯地打个招呼:“嗨,你好,我来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个世界无动于衷,只是冷眼斜睨了一下,就裹挟你踉踉跄跄前行。若随俗沉浮,你可能就变成众多木偶中的一个;若努力保持本色,你可能又变成别人眼中的怪人。</p><p class="ql-block"> 你在求得世界的认同过程中苦闷挣扎着。于是太在意生活在别人眼中和世界定义中的你,变得焦虑不安。带着尼采所说“人们总是喜欢戴比自己漂亮的面具”游走在人间。面具戴久了,就长在你的脸上,你恐惧地分不清那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你没有了当哭的长歌,更没有了诗和远方。迫切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完美,使你自带枷锁。这样活着活着,你就没有了情绪,没有了自我。</p><p class="ql-block"> 太在意外界的反应,无法诚实地面对自己,使你焦虑。而承受不负责任的评价猜忌和无端的打击伤害,更使你踯躅迷茫。于是你自我怀疑,自我否定。</p><p class="ql-block"> 你彷徨,你无助于时间的经纬中。有一天你突然明白:是你的自卑虚荣又无知自大,给了那些伤害你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你慢慢发现,与这个世界保持一段距离可能是一种解脱。</p><p class="ql-block"> 你发现一个人世界真的很小,容不下那么多的人,挤不下那么多鸡肋的事。把重要的角落留给重要的人。即使生命中没有这样的人,还可以把这个角落留给自己,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记得蔡康永说过:“红灯停止绿灯走,这是我们都要听从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顺利地在马路上通行。但我们内心不是马路,在我们内心通行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该为自己建立内在的交通规则,我们要认出我们的红灯与绿灯。”</p><p class="ql-block"> 余生不多,不要委屈自己,把自己活成别人的“盗版”。世上的繁华太多,可与你无关。你只需有安静的一隅存身,身闲可看庭前花开花落,心轻可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当你的心灵是干净的,你的眼睛是干净的,你的世界必定是干净的。</p><p class="ql-block"> 做自己的靠山,为自己打伞。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无需辩解。你就是世界的全部,你就是这个世界的唯一。</p><p class="ql-block"> 善待自己,春暖花开。你心若不动,风雨又奈何;你身若不伤,岁月便无恙。</p><p class="ql-block"> 特别喜欢三毛的一段文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p><p class="ql-block"> 没有悲欢的姿势,</p><p class="ql-block">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p><p class="ql-block"> 一半在风里飞扬;</p><p class="ql-block"> 一半洒落荫凉,</p><p class="ql-block"> 一半沐浴阳光。</p><p class="ql-block">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p><p class="ql-block">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p>